在秦国庶人触犯秦法后,大部分情况下缴纳一副盔甲就算抵罪了,根本不是动辄“腰斩于市”、“车裂”那样的残酷刑罚,那都是为“商鞅”这类位高权重的权臣准备的。战国时期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榨取劳动价值才是最重要的事。罚一锤、罚一甲、罚一盾,是秦简上经常出现的处罚标准。罚一甲就相当于一个“公士”一年的收入。“陈胜吴广起义”要么是陈胜把“戍卒”们骗了,要么是司马迁把后人骗了。睡虎地“秦简”写道:为朝廷征发徭役,如耽搁不加征发,应罚2副甲。迟到2-5天,斥责;6天到10天,罚1面盾;超过10天,罚1副甲。降雨不能动工,可免除本次征发。甚至允许待罪立功,战场取敌首级可免家人罪行! 感谢盔甲修复师“武阵天王杰哥”科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