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阳老街上的棉布店,有着精通“十八般武艺”的三姐妹…

金台资讯 2024-09-18 17:06:00

在山阳镇的老街上,有一家经营了近三十年的棉布店,店主是精通“十八般技艺”的三姐妹,缝纫、剪纸、编织、钩针,她们样样在行。最近,姐妹仨绘制了20幅记录渔民生产生活场景的麦秆画作品。

走进姐妹仨新开的工作室,一幅幅精美的麦秆画整齐摆放着,作品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色泽莹润,在不同的光线下呈现出不同色泽,十分吸睛。姐妹仨中的三妹杨红霞正忙着挑选麦秆,她告诉记者,麦秆画的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需要经历选料、熨烫、剪裁等多道工序。

“我们首先要选取优质的麦秆作为原料,经过浸泡、软化处理后,利用刀片将麦秆剖开整平,并刮去背部的粗糙物质。这里要很注意的,不能让它裂掉断掉,麦秆要又光滑又平整,这样做出来的麦秆画才好看。”杨红霞说道。

对于家住山阳镇的姐妹仨而言,过去金山嘴渔村渔民们生产生活的热闹景象给她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这次她们以渔民画为参照,用麦秆画技艺绘制了劳作、赶海、捕鱼等场景,迎接秋天这个丰收的季节。但把渔民画变成麦秆画并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需要对构图分布、颜色层次进行二次创作。

二姐杨红梅向记者演示了熨烫的过程,她告诉记者:“因为渔民画颜色比较丰富,但麦秆画就只有麦秆本身的颜色,因此我们要通过电烙铁的温度高低变化,使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层次和色变,从而使它产生立体的效果。”

除了麦秆画,在坚守老店的日子里,姐妹仨还学习了剪纸、扭扭棒、编织、钩针、制作手工包等手艺,并开设了相关课程带进社区,受到了周边居民的喜爱。

山阳镇居民杨小红是这些课程的老学员了,她表示自己只要有空就会过来学习。“这样的课程很好的,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一起学习传承非遗技艺。”

姐妹仨常说,开这家棉布店,她们没有远大的理想,这些手工活是她们自己的爱好,希望用自己的手艺更好服务周边居民,并通过努力激发大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帮助把这些技艺传承下去。

“我在开棉布店修修补补的这些年里发现,有很多年轻女孩男孩都不会缝纫,希望能够把我们掌握的这些技艺传授给他们,让他们在自己动手中感受到这些传统技艺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大姐杨红兵表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