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影像志》第十三辑月亮代表我的心

新华报业网 2024-09-18 21:33:30

2024年中秋前夕,新疆吐鲁番市民阿依古丽·卡哈儿的月饼店格外火爆。凭着钻研与巧手,她从模样到口味全面“复刻”了从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宝相花月饼”。虽然这款复刻月饼的口味有不少细节因为缺少资料,只能靠阿依古丽自己“猜”,但仍有不少本地外地的消费者想方设法地订购这款月饼,热切希望在这个阖家团圆的节日里,与至亲好友们共同品一品“千年时光”里的醇滋厚味。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中,一枚唐代宝相花纹月饼重见天日。它以小麦粉为原料,模压成型,烘烤制成。呈圆形,为土黄色,表面花纹轮廓清晰。中心为圆圈,由两组联珠纹组成,并环绕有一周连瓣纹;外侧装饰似松针纹。专家们说,之所以得名“宝相花纹”,是因为它的身上兼具隋唐时期中原地区最为普遍的佛教审美纹饰与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植物花卉纹案。可见彼时中华文化已在西域生活中深深扎根、枝叶繁茂了。

明月出天山,捧着宝相花纹月饼的古人,与抢购宝相花纹月饼复刻品的今人,观看的是同一轮明月,品尝的是同样一款月饼,浑然不觉1400年已悄然过去。这就是文化传承赓续的力量。

过中秋,赏明月,吃月饼,盼团圆。这是中华儿女千年不变的文化传承。

不光是审美,“味蕾”的选择同样成为中华儿女即便天涯远隔也能血脉相连的基因。这是收藏于新疆和田地区博物馆中的一副当地清代月饼制作模具。有意思的是,模具上清晰地刻着“广式旦黄”四个字。东南沿海的佳节好味,却早已在大漠西域登堂入室,佳节同欢,共赏一味,这是真正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家,是中秋节永恒的主题。明月出天山,照见了无数新疆人对家庭和美、家人团圆的诚心祈盼,也照见了新疆人理解“家”时,更丰富的心情。

这张照片中,新疆哈密市伊州区城北街道机辆路社区一位汉族居民正在为少数民族邻里传授做月饼的技巧。当天,社区各族居民欢聚一堂一起做月饼吃月饼,像家人一样,过个团圆和睦的中秋节。多少年来,这样的中秋节在全疆各个地方各个小区各个家庭里都不少见,团圆的家人们可能是左邻右舍,可能是社区干部也可能是结对亲戚,他们的血缘也许各不相同,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家人。

这就是新疆人眼里的“家”,血脉联通却又超越血缘。在这块自古以来民族众多、风俗多样的土地上,人们选择了在共同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与情感认同指引下,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浮云散,明月照人来。浓厚炽热的亲情氛围,带给新疆的中秋节一份独特的欢悦。这些照片定格下了那些美好的瞬间。新疆的中秋节,城乡市镇随处可见唱跳麦西热甫的人们热烈洒脱;在塔里木河、伊犁河水面上不时可见星星点点的盏盏河灯;纵马骑射、奔马追月如今已不再是蒙古族骑手们的独门绝技,壮健勇士都能一展身手;各式各样的月饼糕点、烤肉烤馕、瓜果等美味依然老少咸宜,让人欢度佳节时大快朵颐、齿颊留香……多元一体,淋漓尽致。

斗转星移、时至今日。皎皎中秋月,照见万家欢悦更照见新疆飞跃。

今天,传统的和田土月饼、广式月饼之外,新疆的各色月饼、特色月饼已是五花八门。奶皮子月饼今年中秋已在多个网络平台上卖到爆仓断货;酸奶月饼、切糕月饼成为深受广大食客追捧的标志性“新疆味道”;甚至还出现了主打融合创新不走寻常路的“大盘鸡月饼”成为新一代网络爆款……不仅是月饼,今天,新疆人的中秋餐桌空前丰富,产自新疆本地的三文鱼、澳洲龙虾、大闸蟹已经成为饕客珍馐,各类绿色无公害食品更已走进千家万户。

团圆的主题不变,欢度中秋的方式却越来越多元。有些人为自己赋能,选择走进图书馆、书店,用一顿“阅读大餐”为佳节提味;有些人为幸福奔忙,新疆越来越多的赏月航班,为他们提供用特殊方式与家人共月过节的选择;如今,旅游过节、公益过节、艺术过节等等全新过节方式也为越来越多的新疆人所熟悉喜爱。明月不言,却是新疆实现跃向现代、跃向富强、跃向幸福的信心见证。

一年最是月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万家灯火,中秋月明,更照亮了那些离家万里、扎根边塞的脊梁。这些照片里,有守护边境国门的边防军人、有为建疆兴疆奔忙的援疆干部、有世代扎根新疆化沙为城的兵团战士……他们将家国衷心寄付明月,任由月光倾诉他们战天斗地的慷慨、改革创新的壮志、儿女情长的缱绻、国泰民安的夙愿。

我愿将心照明月,月亮代表我的心。中秋佳节,祝愿新疆和所有新疆人,花常好月常圆人常乐。

出品人:成立新

总策划:石锋肖春飞

监制:晁瑾梁伟杰文津

统筹:宋君于雷

文案:杰文津

制作:缪蓉

解说:何威威

图片:新疆图片总汇

部分音乐来自MV《天山醉明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