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错字,沈括的签名,孔庙碑林新展里的“石头”有故事

钱江晚报 2024-09-19 17:11:07

潮新闻客户端陈叶雨记者马黎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研究团队综合分析和比较了大量方案,得出了把信息保存一亿年左右的唯一可行方法——把字刻在石头上。

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这样说,把想忘记的事写在沙滩上,把想永远记住的事写在石头上。

1699年,康熙帝第三次南巡,在杭州留下西湖十景的题名,钦定了西湖十景的位置。17年后,康熙帝取“君子博学于文”之义,为万松书院书“浙水敷文”匾额。

300多年后的今天,“浙水敷文”成为形容浙江水土与人文关系的重要词汇。最近,正在杭州孔庙碑林举行的《浙水敷文——浙江名碑名刻拓本展》,让这四个字回到了它最初的语境——浙江的碑和刻。

2023年7月,国家文物局公布《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全国共有1658通(组)碑刻石刻入选,其中浙江省占41通(组),类型有碑碣、帖石、发愿文、买地券、墓志、星象图、经幢、摩崖题记等,时间跨度长达2200余年。

孔庙的这个新展览,是由杭州市文物遗产与历史建筑保护中心跨地域搜集、制作了这41通(组)名碑名刻的拓片,并附以所藏相关石刻而成就的。正值全国首次名碑名刻对外公布一周年,非常应景。

41通看着数量不多,但来头都不小。碑刻的故事从文字中来,又超越文字本身。这里的每一幅碑刻拓本和照片,有帝王将相登高所书,也有平民百姓家长里短的契约书,都值得细品。

中秋节前,这个展览的策展人之一、浙江省博物馆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魏祝挺,做了一次室内导览,又带大家去玉皇山读了一次石头,今天,我们跟着小魏老师的步子,听听熟悉的碑刻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1]秦始皇的没想到

展览从“会稽刻石”开始。

为啥?

《雍正浙江通志》记载,“浙自会稽刻石以来,丰碑巨碣,制作如林,然浸寻岁月,磨灭而仅存者,盖千百之什一尔。”

“会稽刻石”又称李斯碑,刊刻于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使用始皇统一四海的字体,小篆。这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来到越地的会稽山祭拜大禹。和封禅泰山相似,这是一个宣扬自己统一天下的功绩,理应留下将存留千秋万代的文字:“皇帝休烈,平壹(一)宇内,德惠攸(修)长。卅(三十)有七年,寴䡅(亲巡)天下,周览远方。”

在最后这次东巡途中,秦始皇突然去世,沙丘之变发生,赵高拥立秦二世胡亥继位。第二年,秦二世为威服海内而效法秦始皇巡视郡县,在始皇的每一块刻石旁上刻二世诏书。

秦始皇和秦二世没想到自己的统治会如此短暂,他们也没想到,七块秦刻石中的五块都没能长久保留下去,其中就包括“会稽刻石”。

“会稽刻石”原石是一块四面体的石头,宋代时已不存,元人申屠舸以家藏旧拓本摹刻上石,形成如今碑的形式,同时,将秦“峄山刻石”长安本复刻于碑阴。清初,碑阳面被石工磨去。乾隆五十五年,绍兴知府李亨特命人依据元刻石之旧拓本,复刻于该碑之上,但撤去申屠舸旧跋,另撰新跋。在大禹陵的这块碑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层层历史书写的全部信息,非常完整。

“会稽刻石”局部

[2]变化中的山川祭祀

“岣嵝碑”也被认为与大禹有关。

早在唐代就有关于衡山大禹碑的传闻,韩愈曾作诗记录自己遍寻不得的遗憾:“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道人独上偶见之,我来咨嗟涕涟洏。千搜万索何处有,森森绿树猿猱悲。”

南宋时,何致从一位樵夫处得知了“岣嵝碑”的位置,当即上山用纸拓摹,后来刻在湖南岳麓书院的后山上。此后这块碑再不见天日,岳麓书院的摹本成为孤本。考古学家曹锦炎先生释出全碑77字,提出岣嵝碑是越王朱勾为太子时所刻。沙孟海认为曹锦炎的研究,“解决了几百年的悬案”。

展览展出的绍兴大禹陵禹庙刻本,来自岳麓书院的明代翻刻。之所以从湖南来到绍兴,是因为明代学者杨慎识读文字,确认碑文讲述了大禹的功绩。杨慎识出的四个字很重要:“华岳泰衡”。

岣嵝碑

[3]大禹陵的葬具

大禹陵霸榜前三,第三件是这块秤砣一样的窆石。

窆石一人多高,是下葬时用于平衡棺木的葬具。千百年来,没有人知道大禹的墓穴在哪里,但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都以窆石为地标,来此凭吊大禹,并在石头上留下题刻,早至汉代,晚至现代书法家徐生翁,都这样“到此一拜”。

窆石

展览所用的拓本是禹陵窆石最早的拓本,早于乾嘉年代。禹陵窆石是浙江以原石保存下来的最早的石刻,但请注意,直到这个时候,严格意义上的碑还没有出现。

[4]不能说的秘密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约刻成于东汉建武二十八年。东汉时,碑的形式出现,厚葬风气与留名心理驱动下,民间立碑颂德一时成风。“三老碑”就出现在这样的时期,它是现存最早的东汉石刻之一,被誉为“浙东第一古碑”。碑清咸丰年间于余姚客星山出土,现藏于西湖孤山,西泠印社专门为它建了一座亭子。

汉代以孝治天下,“三老”是地方上职掌教化的乡官。作为“孝”的一部分,东汉人认为,先辈的尊名是不可以说出来的,遇到读音相同的字也必须避讳过去。碑刻不会说话,正适合长久记录这些“不能说的秘密”。

三老碑

“三老碑”碑刻以界线分左右两直列,右框再横向界分成四块,刻三老“通”祖孙三代的名字及祖、父辈忌日。左框分三直行,刻立碑本义一篇。立碑人是“通”的第七孙“邯”,他告诉整个家族,祖父任职三老,品德功业显赫,始终指引着子孙后代。祖辈去世时光尚不远,但他们的讳字忌日已将遗忘,所以小辈说话做事往往触犯忌讳。现在重要的是要列明忌讳,才能严格遵行。

魏祝挺说,汉代选官有一项很重要的制度是“举孝廉”,这个不知道姓氏的家族严格遵行避讳,可能也是做给外人看的。

[5]求下雨

“唐李阳冰缙云县城隍庙碑”则记载了缙云县一则轶事。

李阳冰在担任缙云县令时,发现吴越地方普遍有城隍神信仰,这在唐代的官方祭祀规范《祀典》里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城隍祭祀是一种“淫祀”。

李阳冰心想,我不信。

乾元二年(759年)秋,缙云县一个半月没有下雨了,李阳冰和城隍神约定:五天之内不下雨,我把你的庙烧了。结果“及期大雨,合境告足”。这次“显灵”之后,城隍神进入《祀典》,从民间信仰变为官方信仰。

唐李阳冰缙云县城隍庙碑

[6]茶叶早点发货

来一发三连问。

唐代浙东道最著名的贡品是什么?

青瓷。

浙西道最重要的贡品是什么吗?

茶叶。

个么,浙西道的茶叶产自哪里?

长兴顾渚山。

但一开始不是这样。茶圣陆羽最早把阳羡(今宜兴)紫笋茶推荐给皇帝,成为贡品。后来,阳羡产能不足,朝廷下诏接壤的长兴“分山析造”,与阳羡山一岭之隔的顾渚山逐渐成为更重要的紫笋茶产地,大家发现,原来这里的茶更好喝。

向朝廷进贡是大事,历代湖州刺史在每年春天都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做一件事,就是从湖州去长兴顾渚山亲自监督当地农民采茶。

刺史们一般被要求在立春后四十五日亲自进山督造,谷雨后才完贡返回。长安的诏书在农历二月就到了湖州,写明了ddl(最后期限):第一批清明前必须送到长安。是的,皇帝要喝明前茶,不是龙井,紫笋茶也要喝明前的,也称为“急程茶”。其余的可通过水路分批次送往长安。

但是,诏书来时,顾渚山的茶还没有吐芽。

当时的紫笋贡茶一般须经采、蒸、捣、拍、焙、穿、封七道工序而成茶饼,为了赶工期,百姓苦不堪言。784年,刺史袁高看不下去了,完成发货任务后,作诗一首:“阴岭芽未吐,使者牒已频。”

后来于(唐宰相)也来干活了,完成任务后,他看到了袁高的题名,就写在右下方。

851年,同样背着督茶任务的杜牧也来了,在袁高和于的题刻旁,留下顾渚山唐代题刻中最晚的一方,也是他离世前的绝笔之作。三方题刻的时间都是农历三月中前后。刺史们终于完成了发货任务,可以在周边小玩一下。

原石,三人题名都在上面

袁高题名

于题名

杜牧题名

[7]领导的签名

在展厅二楼的南宋时期“敕赐开化之寺碑”上,也能看到溢出来的“班味”。

这块碑位于杭州六和塔第一层内回廊,记录了开化寺住持智昙的陈情和赐寺额的经过。除了碑额之外,整块碑是一串诏书。秘书在日复一日的书写工作中,把每一封诏书上都会出现的“牒奉敕”“牒至”“准敕故牒”写得极为舒展漂亮,而领导的职务名需要压缩进同一列,因此字与字黏连在一起,组成一种特殊构造。

领导的签名呢?是职务名下不起眼的几个点。

敕赐开化之寺碑

[8]“杭州地表最早”

一层展厅里还有一件重磅题刻,杭州地表最早的建筑物,曾被誉为“武林城中罕见的唐人遗迹”的龙兴寺经幢。它建于唐开成二年(837年),现位于延安路北段西侧灯芯巷口,凤起路地铁站旁边。

为了避免发音不准而无效念经,人们发明了经幢,用转经代替念经。

幢是梵名“驮缚若”的译名,原是一种丝帛制成的伞盖状物。初唐时期,为了让百姓能在城市里转经,就要发明一种低成本又耐久的经幢,石头成为最好的载体。龙兴寺经幢就建于这一时期,上面刻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为了保护文物,如今的龙兴寺经幢表面加了一个玻璃罩子。

龙兴寺经幢

[9]沈括的签名

展厅二楼的碑刻石刻集中在两宋至清代,形式上与唐以前变化不大,使用范围更广泛,文字内容更丰富,也更鲜明地体现时代特征。如宋代摩崖题刻多有游览题名,追求意趣,个性鲜明;元、明、清的书法审美不同,在排版、布局以及用笔上形成了特有的风格。

以此为背景,我们可以在二楼疯狂“遇到”名人。

《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是浙江钱塘人,他是北宋著名的官员和科学家。熙宁六年(1073年),经王安石推荐,沈括任两浙察访使,察访新政推行后两浙的水利、农田、差役等事务。根据他在浙江境内留下的石刻推断,沈括应是按照缙云(仙都)、处州(南明山高阳洞)、青田(石门洞)的顺序,经过处州后,继续前往温州。沈括等人留下的“高阳洞题名”和“雁荡山龙鼻洞提名”很简单,主要内容就是“沈括过此”,可见刻下“到此一游”是一种写在人类本能里的冲动。

南明山高阳洞沈括摩崖题刻

[10]苏轼的忘年交

沈括察访两浙期间,苏轼正在杭州当通判。让沈括背上“乌台诗案”始作俑者骂名的“告黑状”事件,据传就发生在这段时间。

苏轼有一位忘年交,名叫赵抃。此人早年间被称为“铁面御史”,且是个工作狂,任杭州知州期间没有留下一个游玩的题刻。但他留下了表忠观,也就是今天的钱王祠。

当时,“故吴越国王钱氏坟庙……皆芜废不治”,1078年,赵抃奏请朝廷修治钱氏在钱塘及临安的坟庙,并改龙山废佛祠妙音院为表忠观,给钱氏后人主持并负责坟庙管理。朝廷批准后,苏轼应赵抃邀作了著名的“表忠观碑”,此碑现仍立于钱王祠内。

元丰二年(1079年),72岁的赵抃以太子少保致仕居乡。退休后,在游览缙云仙水洞时,赵抃作诗一首并题名作为纪念:“路入云端步步轻,洞中涓流一泓清。不逢真侣仙踪在,犹喜磨崖纪姓名。”

表忠观碑

[11]范成大的水利项目

丽水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灌溉水田二十多万亩。南宋时整修、规划它的人是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范成大。

通济堰是范成大在处州(丽水)知州岗位上的大项目,为了让它可持续,范成大还一并修订了《通济堰规》。《堰规》共20条,2600多字,对水该怎么用、通济堰如何管理、工费摊派开支、监督追责等内容都做出了详细规定。

这部规章是宋代水利法规中区域水利的专门法,《括苍金石志》称:“范公条规,百世遵守可也。”

的确如此,继宋之后,元、明、清各朝,基本上都沿袭了范成大制定的堰规模式。

通济堰规

[12]陆游78岁时的信

陆游与范成大都是南宋四大诗人之一,两人也是好友。南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陆游78岁,他应仲玘禅师之约,为重修北山智者寺撰文,并书写“重修智者广福禅寺碑”,这座他晚年唯一存世的石刻作品。

碑阳面有楷书626字,记录了智者寺的历史和重建过程,并盛赞仲玘的才智和器局。

有意思的是碑阴。

这是一面信件展示墙,仲玘请人刻写了陆游手札八件。在书信中,陆游与仲玘深入探讨智者寺碑的规格布局、碑文落款、刻碑工艺等细节,比如:“碑上切不须添一字,寻常往往添字坏却”,“碑样只依明州宸奎阁碑最妙”。

重修智者广福禅寺碑

[13]康熙的错别字

开头说到,1699年康熙第二次来杭州时,在石碑上留下西湖十景的题名。十块御碑如今只剩下两块,曲院风荷碑和苏堤春晓碑。

“康熙大字都写得很好,就是‘曲院风荷’的‘曲’字不应该这样写。”魏祝挺说。

这个字本应写作“麯”,意为酒麯。原因是南宋时“麯院风荷”位于九里松洪春桥附近的一座酿酒坊中,后已不存,康熙南巡所见的“曲院风荷”是地方官修复之后的结果。

因为这个“错别字”,康熙被杭州人嘲笑了五十多年,直到乾隆第一次下江南。

爷爷被嘲笑,乾隆很生气。于是,他在背面写了一首诗,为爷爷辩解:“九里松旁曲院风,荷花开处照波红。莫惊笔误传新榜,恶旨崇情大禹同。”

西湖十景碑

前两句,先描述曲院风荷的风景,后面接着说,你们不要以为我爷爷写错字了,他是因为有崇高的追求,像大禹一样讨厌酒——相传杜康献酒给大禹,大禹认为这是糟蹋粮食。所以我爷爷也不喜欢酒,不愿意用和酒有关的字题字。

同时,乾隆写了十首《题西湖十景》,刻在了爷爷十块碑的背面。

乾隆爱写诗,而且喜欢“填满”和“对称”。

魏祝挺分析:“他不知道自己要来多少次,所以当他第二次来的时候,他又写诗了,只能写到碑的一个侧面去。第三次来的时候写到对面的侧,第四次来的时候把碑额背面凿平了。乾隆后来每一次来杭州,一定都会想一件事情:我在西湖十景碑对面还剩多少空间?他一定是抓心挠肝过的。”

第六次题刻之后,碑上已经没有地方可以再写题刻了,魏祝挺在想,乾隆帝也可能觉得他的艺术品已经完成,就没有第七次下江南。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