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把老百姓推到了对立面?
100年前,八国联军1.8万人攻入北京城。
作为当时清政府的首都,北京城墙不可畏不高、不可畏不厚;守卫北京的有60万军队,不可畏不多。
但,依然防不住区区1.8万的入侵者,为何?
面对又高又厚的城墙,八国联军也束手无策,但围观的群众不但围着看热闹,还帮八国联军出主意想办法,给入侵的八国联军带路找捷径。
就这样,八国联军在当时围观群众的帮忙下找到了入城的办法,围观的群众还兴高采烈地为入侵者们送去了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大米、猪肉。
为何?你只要了解清政府的做法就对此不以为然了,当时清政府“家天下”的做法害苦了全国百姓,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官民对立已势同水火。
老百姓也普遍认为,洋人打的是你皇帝,割的是你皇帝家的地,赔的是你皇帝家的钱,抢的是你皇帝家的人,与我何干?
1943年,当时5万日军进攻河南,驻守河南的50万汤恩伯军队溃败西逃,河南老百姓在路上不断阻击汤恩伯的军队,使汤恩伯部受到了极大的损失。
为何?当时河南有四大害。水、旱、蝗、汤,其中的前三项就是天灾。
俗话说,天灾好度,人祸难挡,水、旱、蝗、汤,最后的一项汤,就是指汤恩伯。
汤恩伯对河南的祸害太深了,他的军队连土匪都不如,土匪还只抢东西不杀人,但汤恩伯的部队不但抢,还奸、淫、掳、掠、杀人放火,绑票勒锁,可以说无恶不作,直到现在,河南人提起汤恩伯还骂他十八辈祖宗。
这样的部队,人民能饶过他吗?所以汤恩伯50万部队逃出河南时只有30万。
是谁把人民推向了当权者的对立面,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
走进新时代,面对韩国三星对中国用户的不理不睬,不用国家出手,才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经过短短的三年,三星就在中国市场中销声匿迹。
有些喷子说三星虽在中国没有了市场,但手机业务依然在全行业排名第一。
但不管你第几,他在中国的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市场丢了,再想回来可就难了。
中国的市场你没有了,这不就是他最大的损失吗?以前你能赚100元,现在少了最大的市场,只能赚50元,少赚一半,不是损失吗?
这来自群众的自觉行动,不就是国与家深度结合的意识吗?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