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一位男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开着奥迪回家,却被保安拦在了小区门口。原因竟是,他曾送过外卖,保安认为他不配住在这个高档小区! “你一个送外卖的,能住这?”,一句轻飘飘的话,却像一记重锤,砸碎了杭州某高档小区看似平静的表面,也砸开了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偏见。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咱们接着往下聊~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兼职送外卖的奥迪车主,姓程。2021年8月18日,对他来说本该是普通的一天,送完单回家,准备好好休息一下。然而,小区门口的保安却成了他“回家路”上的第一道关卡。 “小区规定送外卖的要登记、测体温、戴口罩”,保安一边说着,一边上下打量着程先生,语气里满是毫不掩饰的质疑和轻蔑。 程先生虽有不快,但还是耐着性子解释自己是小区业主。本以为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却不想对方压根不信,一句“你一个送外卖的,能住这?”,彻底点燃了程先生的怒火。 “你一个保安算什么?”,带着愤怒,程先生丢下一句话,转身回了家。 原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谁曾想,这仅仅是个开始。第二天,当程先生送完外卖再次回到小区时,等待他的却是保安队长的拳脚相向。 忍无可忍的程先生选择了报警。然而,更让人心寒的是,面对警察,保安队长竟然倒打一耙,一口咬定是程先生先动的手。幸而,监控记录下了事情的真相,保安队才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最终,在警方的调解下,保安队长向程先生道歉并赔偿了医疗费。 事情发展到这里,在外人看来,有了道歉,有了赔偿,似乎也告一段落了。可让人没想到的是,这起看似简单的冲突,背后的暗流却远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加汹涌。 当天,物业经理就在业主群发布了一则公告,将程先生描述成一个不配合防疫工作,甚至辱骂工作人员的“问题业主”。更过分的是,物业公司竟然将程先生的奥迪车拉进了黑名单,禁止他进入小区。 一夜之间,程先生仿佛成了众矢之的。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不过是利用闲暇时间送送外卖,怎么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异类”?他买的起奥迪,住得起高档小区,怎么就不能送外卖了? 面对物业公司蛮横无理的态度,程先生心中的委屈和愤怒可想而知。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与物业沟通,希望能要回一个公道,然而,得到的却是冷漠的拒绝和敷衍。 无奈之下,程先生只能再次选择报警,并联系了媒体,希望借助社会的力量,让事情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 在民警和记者的介入下,物业公司终于松了口,承认将程先生的车辆拉黑是因为他“违反了业委会的车辆管理方案”。然而,对于业主群里的不实信息,他们却始终避而不谈。 最终,在多方努力下,这场闹剧终于落下帷幕。程先生的车辆可以自由进出小区了,但事情的真相却依然像一层迷雾,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起看似简单的纠纷,折射出的却是社会的偏见。保安轻蔑的语气,物业公司颠倒黑白的公告,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在一些人眼中,职业贵贱,身份有别。 送外卖的,就活该被区别对待吗? 开着奥迪的,就一定高人一等吗? 在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一边高喊着“劳动最光荣”,一边却又习惯性地将职业与身份、地位挂钩。我们歌颂辛勤的快递小哥,却对送外卖的邻居冷眼相待。我们标榜人人平等,却无意识地将偏见和歧视深深刻进了骨子里。 程先生的遭遇,其实也是无数普通劳动者的缩影。他们勤劳、善良、正直,却因为职业的“标签”,被迫承受着不公正的待遇和莫名的恶意。 这起事件,也给所有物业公司敲响了警钟。作为服务行业,物业公司本应以业主为本,为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然而,在这起事件中,我们看到的却是物业公司傲慢的态度、推卸责任的行为,以及对业主正当权益的漠视。 构建和谐社区,需要物业公司和业主共同努力。物业公司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真正做到想业主之所想,急业主之所急。业主也应该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与物业公司坦诚沟通,共同维护和谐的社区环境。 尊重,是相互的。 理解,是双向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摒弃偏见,尊重劳动,用真诚和善意,去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原文刊载于一案一论 2024-07-24关于“浙江,程先生开着奥迪,却回不了自己小区,原因是他送过外卖,对方认为他不配住这么高档的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