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除了铅笔橡皮,童年时的文具盒里还少不了一种五颜六色的“香香豆”。这些小颗粒长得像爆珠,掐一下很有弹性,它们被装在各种形状的可爱塑料盒里,一打开盖子就香气扑鼻。
尽管现在香香豆已经在小学门口绝迹了,但每个80后90后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和香香豆有关的珍贵回忆,不管是“邻桌同学把香香豆吸进鼻子被送到医院”,还是“生日时最好的朋友送我一罐香豆”,香豆的味道是童年的注脚。
曾经有网友表示,自己打开了小时候的文具盒,从里面掉出小学时期放进去的香豆,“我今年已经33岁了,香豆竟然还有香味”。这个小时候的未解之谜也跟着留到了今天:香豆到底是什么做的?为什么会这么香?
香豆的豆,香豆的香
说起来可能会让不少人失望:为我们匮乏童年带来色彩、香气和回忆亮点的香豆,本质上就是加了香料的塑料颗粒。从工艺上来说,是一种平平无奇的工业产品。
其实这也不奇怪,想想80后或一部分90后的童年,当时物质生活还不是很丰富,一个卡通卷笔刀一个自动铅笔盒都能让同学们羡慕,哪还会有高端的材料被用来做文具盒的香味之源?
即便如此,香豆还是有着属于它自己的个性。
正宗的童年香豆用的塑料是聚氯乙烯(PVC),和大多数橡皮的材质是一样的。但是PVC本身是脆脆的,很难塑形,需要加入增塑剂(也叫塑化剂)再混合加热,才能定型成豆豆的形状。
在PVC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增塑剂,可以制作出不同特性的“香豆”,增塑剂添加得越多,最终得到的塑料就越软、越有弹性。添加量在10%左右时的PVC很硬很脆,通常被用来做水管,添加到50%左右时,PVC就会变得柔软,甚至还有些弹性,这时的PVC就可以拿来制作香豆了。
添加在PVC里的增塑剂相当于溶剂,刚好可以把香料一同添加进去,香味被这样被“锁”在了PVC内部。理论上来讲,除非基底材质彻底降解,否则香料的气味会一直存在,这就是香豆历久弥香的原因。
但PVC香豆也有一个缺点,长时期放置或受热以后塑化剂会出现分离,渗出来的塑化剂会溶解其他的PVC,让香豆们粘连在一起。一些同学会把香豆贴在橡皮上,一段时间后,香豆就会和橡皮融合在一起,这样是因为很多橡皮也是PVC制作的,自然也会被渗出的塑化剂溶解。
除了PVC,聚乙烯(PE)有时也被用来做香豆,不过聚乙烯的结晶性强,质地坚硬,一般只能通过浸泡的方式加香,香料没办法和PE均匀地融合在一起。这种香豆会味道越来越淡,最终变成普通的透明塑料颗粒。
添加在香豆中的香料有很多种,具体来说,这些提供香味的物质包括:芳樟醇、柠檬醛、香茅醇、香豆素[1]等等,或许“香豆”这个名字的来源,就和“香豆素”有关呢。
现在的香豆,还是童年的香豆吗?
现在,很多人会抱着怀旧的心情,到处收罗那些难忘的香豆。在电商网站上就有专门销售香豆的怀旧商店,大多数买家会因为童年情怀给予好评,不过,也有不少买家指出——
这不是童年的那种味道。
其实排除记忆的偏差,现在的香豆和童年时代的香豆也确有不同。
现在香豆所用的材料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简称EVA。和PVC不同的是,EVA不需要添加增塑剂,本身就可以塑型。农业大棚上用的薄膜,生活中用来做拖鞋、爬行垫的泡沫塑料,甚至电缆上,都可以找到EVA的身影。如果在加工过程中添加香料,切割成特定的形状,就可以得到EVA材质的香豆了。
不过,我们感觉现在的香豆和童年记忆有所不同,最大的可能性还是香料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尽管大多数用于这类香氛的香料对人体的危害并不大,但是对少年儿童来说,过浓的香味还是存在一定威胁。在2008年,我国出台了相关标准,又在2020年更新为GB21027-2020《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该标准对很多物质都进行了限定,包括苯、甲醛、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VC材质常用)、芳香胺等……在新标准下,大量添加增塑剂和香精的复古的香豆也就不再适合用在小朋友的文具中。
由于熏香市场仍然存在,香豆虽然离开了文具盒,却没有离开生活,例如一些卫生间里会用到的空气清新剂就和香豆是差不多的原理(实际上当年香豆被用来做文具,很可能也只是熏香产业意外发展出来的业务)。
所以,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还是把香豆当作美好的回忆。实在想它们了,还可以去卫生间找寻它们的近亲。
参考文献
[1]苗培果,塑料文具中30种芳香剂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