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狗情未了!美国军犬二战时救人无数,70年后追授最高勋章。 荒原上,硝烟弥漫,枪声、爆炸声交织成死亡的协奏曲,突然,一道黑色的闪电划过战场,它不是炮弹,而是一条军犬,它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的机枪阵地……这不是电影,而是二战时期真实发生在西西里岛登陆战的场景,这条军犬名叫奇普斯。 奇普斯原本只是一条普通的德国牧羊犬和哈士奇混血犬,生活在美国纽约州普莱森维尔的一个普通家庭里。 1943年,战争的阴云笼罩全球,像无数年轻人应征入伍一样,奇普斯也被主人送进了军营,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狗生”。 1943年7月,奇普斯跟随美军登陆西西里岛,正式踏上了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它毫不畏惧,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在登陆作战中,奇普斯所在的排遭到敌军猛烈火力压制,千钧一发之际,奇普斯奋不顾身地冲出战壕,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敌军机枪阵地,虽然它身受重伤,但成功的将敌军制服,拯救了整个排的战友。 无独有偶,在遥远的东方,一条名叫“炸弹”的军犬,也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和奇普斯的“被动参军”不同,炸弹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和残酷的训练,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从宠物到战士,这其中的转变不可谓不艰难。在军营里,军犬们失去了往日的自由和宠溺,取而代之的是严苛的训练和铁的纪律。但它们以惊人的毅力和适应能力,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从家犬到军犬的蜕变。 2016年1月,炸弹在一次夜间巡逻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战斗力。当时,几只野狼悄然靠近巡逻队,炸弹凭借敏锐的嗅觉,第一时间发现了危险,并毫不犹豫地冲上去与野狼搏斗,最终成功保护了战友的安全。 奇普斯和炸弹的事迹,只是战争年代无数军犬英雄的缩影,它们用行动证明,在战场上,军犬不仅是人类的忠诚伙伴,更是勇敢无畏的战士。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军犬与战士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炸弹的训导员周亮,对它的爱护和信任溢于言表。为了训练炸弹的扑咬能力,周亮甘愿让自己成为活靶子,忍受着被咬的疼痛,最终将炸弹训练成了一名优秀的战士。 无论是严苛的训练场,还是危机四伏的战场,军犬与战士之间始终相互信任、相互扶持。这种超越物种的情感纽带,是他们在残酷环境中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柱。 战争结束后,奇普斯回到了美国,但由于当时的政策,它并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直到2018年,奇普斯才被追授“PDSA迪金勋章”,这枚迟来的勋章,是对它在战争中英勇表现的肯定,也是对所有军犬英雄的致敬。 奇普斯和炸弹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们所代表的忠诚、勇气和牺牲精神,却依然闪耀着永恒的光芒。它们的事迹,不仅是战争史上的传奇,更是人类与动物间非凡情感的最好诠释。 今天,当我们歌颂英雄,铭记历史的时候,请不要忘记那些曾与我们并肩作战的军犬,它们的事迹,同样值得被永远传颂。 信息来源:《美国军犬二战时救人无数 70年后追授最高勋章》新华网、《人狗情未了!新疆边防兵巡逻险坠崖 军犬咬住树用尾巴救人》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