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乱来的代价太大了!广东一男子,发现妻子和他人去了宾馆开房,把两人堵在房间里,并拍下了照片,为了脱身,女子在离婚协议上签字,答应不要一分财产。可之后女子突然反悔,要求分得600万财产,男子一怒之下,把照片发在家族群里,女子颜面尽失,跳楼身亡。女子父母将男子告上法庭,要求分得一半家产,并要求男子赔偿124万,法院判了。
刘浩文和贝娜的婚姻,曾经是朋友圈中的典范。两人结婚五年,育有一男一女,生活看似幸福美满。刘浩文事业有成,早早购置了房产和车辆,给家庭提供了舒适的物质条件,而贝娜则是一位全职母亲,主要负责照顾孩子和打理家务。两人的生活,本该是充满温馨的。然而,隐藏在日常琐碎背后的,是一场逐渐酝酿的危机。
刘浩文一度沉迷于工作,他认为,自己越拼搏,家庭的生活条件就会越好。然而,这种对家庭物质保障的执念,却无形中加剧了夫妻间的情感疏离。贝娜经常感到被忽视,尤其是在生完二胎后,生活重心完全倾斜到了孩子身上,而夫妻间的沟通和陪伴几乎降到最低。
有一天,刘浩文决定提前结束手头的工作,回家陪陪妻子和孩子。他希望用一次突然的回归,打破彼此间的沉默与冷漠。当他回到家,却没有看到妻子的身影。母亲告诉他,贝娜去了健身房。刘浩文没有多想,便想着趁机去接她,一起吃个晚饭。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彻底颠覆了他的信任。
在健身房门口,他看到了贝娜和一名男子,二人挽着手,亲密无间。刘浩文的心一沉,但他并没有立刻做出任何过激反应。他告诉自己,也许是自己多想了,或许这只是普通的朋友。然而,当他跟随二人来到一家酒店时,事情已经显然不再是简单的健身伙伴关系。
当夜,贝娜回到家,表现得与往常无异。刘浩文尽量保持冷静,他没有质问,也没有暴露自己的情绪。躺在床上装睡时,枕边传来的轻微鼾声让他意识到,贝娜已经安然入睡。此时,他心中怒火难以平息,便悄悄打开了贝娜的手机。
聊天记录无比露骨,贝娜与那名健身教练陈某早已陷入了一段长期的情感纠葛。言辞中的暧昧与亲密,无一不刺痛着刘浩文的心。为了保留证据,他将这些对话内容一一拍了下来。
这并没有让刘浩文立即行动。他需要时间冷静下来,策划接下来的每一步。与妻子对峙并非他的目的,他要的是一场毫无争议的胜利,一场让贝娜无法逃避的结果。离婚,且让她净身出户,成为他脑中唯一的选项。
几天后,贝娜再次以健身为由出门,刘浩文决定动手了。他悄然跟踪妻子,目睹了她和陈某再次进入酒店。他通过合理的方式——出示身份证和结婚证,向酒店前台要到了房卡。进到房间的一刹那,看到二人衣衫不整,刘浩文并没有失控。他一言不发,默默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
刘浩文没有愤怒的质问,也没有动手。他平静地递给贝娜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离婚协议,内容简单明了:贝娜净身出户,放弃所有夫妻共同财产和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贝娜在惊慌失措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暂时脱离这个困境。
签完协议,刘浩文拿走了贝娜的车钥匙、银行卡,并把她手机账户里的余额全部转走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贝娜在回到父母家后,开始后悔自己草率的决定。陈某在得知她失去了经济来源后,迅速与她断了联系。
失去了情感依靠,贝娜觉得自己无路可退。她提出反悔,不仅拒绝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还要求刘浩文分给她600万元的财产,并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刘浩文的忍耐已到极限。屡次沟通无果后,他愤怒地将那段拍摄的视频发到了双方家庭的微信群中。群内包括双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视频在家族内部引发轩然大波,贝娜成为了所有人的指责对象。家人的失望与批评将她逼向了绝境。当天夜里,她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贝娜的父母在悲痛中愤而起诉刘浩文,认为他公布了女儿的隐私,直接导致了她的自杀,要求分得一半夫妻共同财产,并索赔124万元。案件被推上法庭,刘浩文面临的不仅是财产分割,还有对自己行为合法性的质疑。
法庭上,贝娜的父母坚称,刘浩文将视频发布在家族群里,侵犯了女儿的隐私,给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导致她自杀身亡。他们要求对刘浩文进行经济赔偿,并分割贝娜的财产。然而,刘浩文的辩护律师则强调,这段视频只发到了由7名亲属组成的家族群,没有更广泛传播,也没有不雅内容,属于家庭内部纠纷的证据,无法构成隐私侵犯。
法院经过审理,最终认定刘浩文的行为不构成民事侵权,贝娜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自杀行为承担责任。法院同时指出,贝娜在婚姻存续期间的出轨行为已导致她在财产分割中处于不利地位,且她自愿签署的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法院驳回了贝娜父母的所有诉求。
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虽然法院的裁决终结了这场婚姻悲剧,但背后涉及的家庭、法律、道德问题,依然引人深思。
贝娜在婚姻中的背叛无疑是这场悲剧的导火索,而刘浩文的处理方式,也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在婚姻破裂时,夫妻双方应当如何理智应对。
(案例来源:裁判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