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桥墓群:南方地区最早的穆斯林墓地,葬俗接近北非与现代迥异

乌何有之乡大树上 2024-10-28 11:30:12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悠久,中国海外贸易的繁荣吸引了众多外国商人来到中国,这其中就包括阿拉伯商人。当时,这些阿拉伯人从波斯湾出发,经印度洋,到达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广州、泉州、扬州和海南岛等地。

在泉州、广州、扬州、杭州等地也发现了很多古代阿拉伯人的墓地。但是与东南沿海的穆斯林墓地不同的是,在海南省的三亚市一带,还发现了一些独特的穆斯林墓地。他们的年代更早,且更接近东非和阿拉伯半岛的穆斯林葬俗。

此行三亚,笔者寻访了藤桥墓群。这处穆斯林墓地位于海棠湾镇东溪村的番岭坡,一直延伸到陵水与三亚市交界的陵水湾畔海滩上,共发现墓葬45座,以其特殊造型、丧俗、文字、图形等以及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闻名于世。是一处迄今为止在中国南方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徒墓地。

这处古墓群发现于1987年,当时东溪村的三名村民承包了海边一片荒地种植海防林,他们在用推土机清除沙丘地里的杂草时,发现有许多排列整齐的珊瑚石,再仔细看时发现有阿拉伯文。于是将情况向文物部门汇报。至此,藤桥墓群重现世人面前。

据考证,这处穆斯林墓地的时间可以上溯至唐代,晚期则属元代。古墓群位于番岭坡海滩沙丘上,其范围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500米,占地20.1亩。这些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上无封土,没有葬具和随葬品。

最具特点的是就是珊瑚石雕刻的墓碑,碑高36—60厘米,宽35—58厘米。碑首有玉圭、双峰、山字等形状,碑上刻圆月、卷云、花朵、生命树等图案。碑文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阳刻,内容大致为墓主姓名、死亡日期,或阿拉伯经文。

陵水一墓葬出土的珊瑚石雕人像(图片摘自网络)

陵水土福湾珊瑚石椁墓(图片摘自网络)

珊瑚石墓碑(笔者摄于海南省民族博物馆)

当年,广东省考古队曾对这些墓葬进行发掘,发现墓坑长1.8—2米,宽0.8—1米,深1.2米,墓主的遗体被安葬在沙坑里,头朝西北(或北),脚向东南(或南),侧身屈膝,面朝西,朝向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是典型的伊斯兰教葬俗。

藤桥墓群以及周围的5处穆斯林墓群(羊栏古墓群、土福湾古墓群、大蛋港古墓群、梅山古墓葬、番人岭古墓群)的葬俗、形制和墓碑风格均带有早期墓葬特色,是典型的海洋文化艺术的代表。现在这些墓被圈在了围栏里,保护得很好。此行寻访时,仍然可以看到头戴白帽的穆斯林在周围寻觅。(琼7,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3月27日)

0 阅读:0

乌何有之乡大树上

简介:冷眼观世,仅做我们所经历时代的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