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感动!河南三门峡,小伙入伍,奶奶特地包了66个饺子送到车站,可紧赶慢赶还是晚了几

感动!河南三门峡,小伙入伍,奶奶特地包了66个饺子送到车站,可紧赶慢赶还是晚了几分钟,孙子已经进站了。想到孙子吃不到饺子,奶奶急得快哭了。 2024年秋季征兵,河南三门峡一位奶奶,着急忙慌地冲进高铁站,手中紧紧攥着一个保温盒,盒子里装着66个饱满的饺子,每一个都包裹着她对孙子的爱和期盼。然而仅仅几分钟的差别,她却错过了与孙子的道别。 这一幕,只是无数军人家庭缩影中的一帧,在他们毅然背起行囊,奔赴祖国需要的地方时,背后是家人的默默支持和深情守望。 老人没赶上送别孙子,内心五味杂陈。看着手中还带着余温的饺子,老人强忍着泪水,做出了一个决定:将这份爱和祝福,传递给其他即将踏上征程的新兵。 她走到队伍边,挨个给新兵们递上饺子,慈祥的脸上写满了骄傲和期盼,仿佛看到了他们未来守护边疆的模样。 这碗饺子,连接的是无数家庭对军旅生涯的理解和传承,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 2024年3月,在遥远的泉州,21岁的苏耀艺也穿上了梦寐以求的军装。 与其他新兵不同的是,苏耀艺来自一个特殊的家庭。父亲双目失明,母亲患有侏儒症,身高只有一米出头。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们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也从未给儿子增添过负担。 为了维持生计,母亲经营着一家服装店,苏耀艺从小就非常懂事,他会利用课余时间打零工,补贴家用,减轻父母的压力。 在苏耀艺心中,父母是他的骄傲,也是他最大的牵挂。新兵欢送仪式上,苏耀艺紧紧握着父母的手,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不舍,他知道穿上这身军装,意味着责任和担当,也意味着将要离开父母,独自面对未来的挑战。 无论是河南三门峡的老人,还是泉州的苏耀艺一家,虽然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却有着相同的信念。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家庭与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爱国情怀的代代传承。 对于老人来说,66个饺子,不仅是对孙子的爱,更是对所有军人的敬意,是对国家未来和希望的寄托。 对于苏耀艺来说,参军入伍,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更是为了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他们心中,“家”与“国”从来都不是两个孤立的概念,而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 正是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家庭,用爱和奉献,筑起了保卫国家安全、守护人民幸福的钢铁长城。 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我们要像老奶奶那样,用实际行动支持国防建设,关心关爱军人家庭,让军人成为全社会最受尊崇的职业。 我们也要像苏耀艺那样,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每一个军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信息来源:《孙子入伍奶奶煮66个饺子送行,一路小跑仍没能追赶上孙子,在高铁站挨个投喂参军小伙》新浪网、《残疾父母送儿去参军》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