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赵奢认为赵括不行, 赵母认为赵括不行, 蔺相如认为赵括不行, 范雎认为赵括不行,

赵奢认为赵括不行, 赵母认为赵括不行, 蔺相如认为赵括不行, 范雎认为赵括不行, 后世人也认为赵括不行, …… 但赵王认为赵括行,所以坚定地选择让赵括换回廉颇老将,按照所学历史,都说赵括纸上谈兵,如果赵王不换回廉颇,或许秦国不会赢。

但真的是这样吗?

也许换成廉颇,廉颇身为老将,经验确实比赵括这个从未有过实战的小将好太多,而且廉颇善守,但秦军压境,赵军被困,即使善守那粮草又怎么供应得上呢?

毕竟那一仗,那40万赵军已是赵国举国之力的结果了,在此之前,赵国连连败退,粮草和士兵都出现了短缺,最后年轻的赵王决定背水一战,召集来的这一批赵军已算是赵国最后的底牌了。

所以,就算是赵王不换廉颇,或许赵国也不会赢,强秦弱赵,秦国称霸天下已是大势所趋!

评论列表

(m)^_^(m)
(m)^_^(m) 1660
2024-09-25 06:50
赵括就是背锅侠而已,谁上都是输,输了就得担责,不是赵括就是李括

奋斗不息的岁月 回复 09-25 14:56
另外忘了说了,长平之战后秦国依然没打下赵国,守家的还是廉颇。你告诉我换个将领打不赢?也不知道你哪来的自信?秦强赵弱是实事,但不代表进攻就能胜利。在强弱没有差到一定程度之前,战争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大大大大橙子 回复 09-25 13:56
看到那么多人点赞就明白现在快餐文都网民影响!!!换网友上,不保赢,不会输那么惨,真的

北纬零度
北纬零度 992
2024-09-25 09:43
正面战场廉颇是打不赢白起,但不代表白起能赢得战争。赵国虽然经济不如秦国,但别忘了秦国是攻方,补给线更长,实际上秦国也拖不起。因为秦国也拖不起,才用了离间计劝退廉颇。

奋斗不息的岁月 回复 09-25 14:31
秦国兵力远胜赵国。三年攻不下城。足以说明廉颇很强了。

用户16xxx53 回复 09-25 12:14
战场就是55开,所以才玩阴的。

晨曦
晨曦 522
2024-09-25 12:49
让廉颇守,可能没法赢,但一定不会一战灭掉国家根基。秦也快扛不住了,最多小输,然后赔点东西,这时候的秦根本没有灭赵之力

阿坚 回复 09-25 16:47
粮食是因为谁的失误被断的?不是赵括,赵括在断粮40天不引起士兵哗变,已足够显示其能力。

从前有条g 回复 09-25 19:08
赵王要攻的呀,没人敢接,就赵括敢,40万大军断粮,可能哗变,继续守只能吃人了。国内和现实赵括只能选择进攻,已经很强了,换了20万呢。换谁来也只有进攻一条路,拖下去,40万人的口粮,谁来做别人口中的粮食?这一点就足够这40万不战自溃

千里江山
千里江山 223
2024-09-25 12:45
有廉颇在,秦国即使能赢,也会损失大半的人

谨记 回复 09-25 17:29
其实关键还不是秦国损失大半的人的问题,廉颇在的话就是输了,就不会死那么多人,赵国主力还是可以保留的。

用户10xxx50 回复 09-25 18:56
战前建立的三道防线丢了两道,特别是天险石头城都丢了,你管这叫战术撤退?哦,俄军打输了你们也说是战术撤退,结果乌炸了莫斯科好多次了[得瑟]

用户15xxx01
用户15xxx01 171
2024-09-25 12:00
长平至今两千多年,没有任何一个智商正常的人说过赵国缺粮耗不过秦国。

用户15xxx01 回复 09-25 14:07
搞了半天你们给赵括洗白就是因为看了两眼百度是吗?这不就是我说的被洗脑了吗?我告诉你。史记资治通鉴都记载赵国借粮,不过时间是在赵括之后。史记记载的时间是齐王建六年,长平之战一年后。前两年百度百科写着同样的话不过时间变成了齐王建五年,刚好就是长平之战,一大堆像你这样的人拿着百度百科这段话给赵括洗白,还自以为自己了解历史了。有脑子的人看到百度百科都知道去求证一下真假。

用户15xxx01 回复 09-25 12:48
别!古今?你给我找到任何一个记载来?也就是现代吃的太饱了,出现一大堆不懂装懂键盘侠。任何一个人说过?赵国借粮是发生在赵括败家之后。

飞沙
飞沙 154
2024-09-25 11:51
你的说法太片面,二战美军第二军连吃败仗士气低迷,换了巴顿连战连捷,北非英军被打的要跳海,换了蒙哥马利打的隆美尔接连败退,那么多厉害的人说赵括不行,你非要说他行,就算败如果是廉颇也不至于惨败。

迷糊 回复 09-25 13:58
你如果仔细看过就知道蒙哥马利有多水,几倍的军力,压倒性的人数,装备的优势,还是被隆美尔接连干出翔,要不是盟军源源不断的补给,蒙哥马利给隆美尔塞牙缝都不够!

zhangzhu 回复 迷糊 09-25 16:41
北非之战真正起作用的是英国海军,把意大利到北非的航线给掐断了。隆美尔是败在了没有补给,蒙哥马利是竖子成名啊!

用户10xxx10
用户10xxx10 126
2024-09-25 14:12
赵括一开始也守的,后来没粮了,再不打要么投降要么饿死,所以打了,如果一开始就打可能不会输的那么惨,赵括要不是第一次打仗就碰到白起,恐怕以后也会是名将

非老猫 回复 09-25 17:30
赵括一开始也守?[哭着笑][哭着笑][哭着笑]你劝他守的?[得戚]白起配合离间计主动撤兵以示“秦人不怕廉颇只怕赵括”,然后你吹捧的这位“名将”就追出去了,然后秦军补给线缩短赵军补给线……赵大名将怕是出门就没考虑补给的事![得戚]

喵帕斯本斯 回复 09-25 21:22
是守啊,这蠢货把四十万大军拉出长平堡垒去平原上守的。

大棕.
大棕. 90
2024-09-25 07:48
赵国的国力跟不上了,其实秦国也是在硬撑的国内15岁以上的都派了出去,甚至还不如赵国,但是赵国不知道,他们只看到了自己,赵括出城必败是事实,但是他的打法太拉夸了,就是一股脑地把士兵都派出去攻打秦军,被白起绕后抢了阵地,几十万人夹在秦军的工事之间等着饿死,看一下当时的形式,红色的是秦,这是廉颇在的时候修的工事,左边的赵的前沿阵地,廉颇时就丢了,然后退到河流上方的阵地,秦军应该是在河流下方设置了阵地,赵括上来一股脑把士兵都派出去攻打秦,白起一个穿插把赵军的士兵和辎重分开,同时左右两路夹击拿下了赵军后方的阵地,切断了赵括的后路,赵代兵法十则围之,就是十倍的兵力才能围,但是秦军把阵地都抢到手了,赵括想突围相当于攻城,赵括就是毫无战术可言

404 Not Found 回复 09-25 15:38
只是河东15岁以上的男丁而已,秦国的基本盘是关中。他也怕其他国家偷袭,还留了一手的。

大棕. 回复 09-25 15:06
没法决战,廉颇占据地利还丢了第一道防线

李润武
李润武 87
2024-09-25 06:56
两国的胜败真正起作用是国力的强弱,将军是作用与战场上胜败的关建。

RicardoMH 回复 09-25 10:32
敢问抗美援朝?赤壁之战?某场战役就是将士的问题,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宋朝弱?

摸摸 回复 09-25 15:38
宋朝也是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朝代。你的生产力世界第一也就是一些史学家自吹自擂。

用户17xxx40
用户17xxx40 82
2024-09-25 13:37
你们认为不是赵括就是其他人背锅,其实不然。赵国被秦国坑杀四十万精锐之后,在其后的邯郸保卫战中仍然能够打胜,为什么?难道邯郸保卫战时候的赵国比秦国国力强了吗?用人及谋略还是可以改变战局的,别拿什么国力说事。

用户17xxx40 回复 09-25 18:23
那为什么长平之战时就不能合纵抗秦,只能硬顶呢?这还不是在于人的谋划呢?如果廉颇不行赵括行,秦国为什么要使离间计离间赵王和廉颇的关系呢?秦国多此一举是有病吗?纸上谈兵,千年来的成语,让现代一群人一分析,个个都比千年来的史学家更有本事。

友友 回复 09-25 23:04
上党跟邯郸一样吗?邯郸是守家,家里家当还能支持住,又没有漫长的补给线,又是守城,还有其它国家帮忙,秦国经过长平之战国力还没有恢复守住很正常,

苍云横渡客
苍云横渡客 79
2024-09-25 15:27
当敌人发动谣言,污蔑你守的政策不对的时候,恰恰证明守的政策是对的。两国僵持,比拼的是君王对全国的掌控力,全民的坚韧性。显然赵国撑不住了,面对僵持的局势厌烦了,所以谣言才广泛传播,赵王对自己的掌控力不自信,然后开始了军事冒险。

苍云横渡客 回复 07-02 19:29
美国打得过的,只要利益到位,都开打了。只对苏联保持最大的外交礼貌,为了拉拢更多小弟,努力表现的像个文明人。搞太空竞赛之初,是苏联领先的,美国被迫跟进。只是后来发现,苏联的经济体量,和美国搞重工业和太空竞赛,对苏联经济不利,美国才全面发动真真假假的大竞赛。把苏联拖入深渊。

穿越冰河河 回复 07-04 04:09
站在后来人的视角去查查当年秦国的情况吧!秦国当年为了这场战争,当时一点也不比赵国好!也耗不下去了,所以才使了离间计

用户10xxx12
用户10xxx12 73
2024-09-25 12:23
如果是廉颇,那么即使秦军胜了,也是惨胜,所以秦人要使计换廉颇。

心怀浩然 回复 09-26 14:37
你只知道他断粮,你都不知道你为什么断粮,秦军示弱,几次败给赵军,赵括越打越爽,乘胜追击,就这样让人给包了

用户10xxx28 回复 09-25 22:54
傻逼,不是赵括自己陷入死地

赵敏
赵敏 67
2024-09-25 13:20
长平之战廉颇最后真能赢!秦国也拖不起了,双方都不容易,廉颇可以咬牙耗死秦军,除此之外木有更好的办法!

绝代风华一指流砂 回复 09-25 15:55
廉颇想赢太难除非白起犯浑给机会,但撑个不胜不败或者整个小败的结局不难,秦国也是做的好几手准备硬打不下来徐徐撤走自然也是一个选项毕竟进攻作战没有合适战机撤退很正常,否则也不会一对峙好几年

佛衫黄灰红 回复 绝代风华一指流砂 09-25 19:32
廉颇守住就是胜利,但秦国拖不起,求速胜,胜了赵国从此抬不起头,还可以威慑列国,但如果廉颇守住了,秦国要想东进统一六国,好的话可能晚几年,不好的话可能就没有秦朝了。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闲云野鹤
闲云野鹤 60
2024-09-25 15:13
狗屁文章,三国的司马懿就自知打不过诸葛亮,但他就是利用坚固的城池打防御战。最后耗死了诸葛亮。

丁顺古 回复 男得一见 09-26 10:01
司马懿一开始也是不服气诸葛亮的军事实力。更诸葛亮硬干了一次,差点全军覆没。搞了个离间计叫刘禅找回诸葛亮才解围的。后面就老实了。给他女人衣服,骂他娘们。他都不敢应战。就是知道正面对攻打不过,只能防守。

男得一见 回复 09-26 05:29
诸葛亮军事方面是赢不了司马懿的,只不过西蜀的地理特别因素,很难打进去同时也很难出得来,所以双方在祁山这种山沟沟玩对耗,对魏国是有利的。

莫忘
莫忘 56
2024-09-25 14:22
古代人都认为赵括不行,现在的人都认为赵括行,是背锅的[得瑟]

好人未必好报 坏人凭啥安乐 回复 09-25 16:21
古代哪个敢说帝王不行的,不要命了?

悟事悟人悟己 回复 09-28 05:18
现在这些人,看到血,腿都发抖在这高谈阔论,才是真正的纸上谈兵

用户14xxx95
用户14xxx95 50
2024-09-25 13:32
赵括是鲁莽出兵后被围而断绝粮草的。

用户10xxx04 回复 07-03 13:50
小仙女怎么能劳作

傲雪 回复 07-07 10:18
赵兵败是早晚的事;摊上个赵王更加速了兵败的事实;赵王曾逼赵括出战;赵括的愚忠使他成了史书上的人物。

荒诞新世纪
荒诞新世纪 47
2024-09-25 13:57
古代写史的都是文官,并不能反应战场的真实情况,大概率赵括是背锅侠,真正纸上谈兵的有可能是那些史官

吃柠檬 回复 09-25 16:17
不行就是不行,就算背锅能打的那么难看还有的洗?40w送菜一样。美团外卖都没他能送

用户11xxx32 回复 09-27 02:15
廉颇想诱敌深入,延长秦国补给线,待秦国疲弊时绕后,没想到被换掉了,白起对赵括同样战术,示敌以弱,结果赵括被围,断了粮线,高下立判,2000年的历代军事家不如键盘侠?纸上谈兵就是字面意思,就是纸上谈兵

骂我必破财倒霉
骂我必破财倒霉 45
2024-09-25 13:25
赵括的确不行,不过他跟顶尖军事家白起打得有来有回,顶个“纸上谈兵”的帽子未免太过份。比他弱鸡的历史上多的是,毕竟他手上的兵力本来就比不上白起

忘川 回复 09-25 16:54
一直不出城,出城就被人围歼了,这也能叫打的有来有回?

冰傲哥哥 回复 09-26 10:02
赵括从出兵到被围,估摸不到5天,这叫有来有回?

用户15xxx05
用户15xxx05 42
2024-09-25 17:02
嘿嘿,这逻辑真的好别扭啊,好像一开始就把命题就是赵国必输。赵括没上,廉颇不见得会输吧,廉颇的出发点就不是打赢,而是用粮草逼退秦军,因为他明白秦军善攻,且军队数量、质量超过赵军,他打的是实事求是的战,如果不突击,最多是战士饱一顿饿一顿,活活的拖垮秦军,毕竟秦军远在千里之外,补给困难。

王者归来 回复 07-10 11:41
玉石俱焚不必送人头强啊,双方都有损失

王者归来 回复 07-10 11:43
两军对峙,不碰碰就当缩头乌龟啊

老师、她亲硪
老师、她亲硪 37
2024-09-25 13:18
长平之战打的已经是综合国力了!换谁都一样,只是廉颇可能多抵挡一会!

麻麻他开挂了 回复 07-02 13:43
既然换谁都一样! 那我们讨论一下!秦换了白起是不是必胜?[狗头]

麻麻他开挂了 回复 07-02 13:38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逝。冷兵器战争最最最重要的就是人!宋国力够强悍吧!对外战争打成什么样?

王的戒指
王的戒指 36
2024-09-25 15:33
打不赢就收缩防线,为什么非要决战

魔教中人 回复 09-28 00:08
老板那边资金链快要断了,让赵括上位的条件就是贯彻执行老板的意图。

用户10xxx91 回复 07-01 22:41
因为赵国没粮了,不赶紧开战,赵国坚持不住了。

或与非
或与非 36
2024-09-25 13:03
不能这么说,别扯经济国力等因素,我说的是那场大战,的确是主将指挥不利,战前五五开,胜败只是短时间的事,很难说都有可能

木林 回复 09-28 01:03
在面对一个大小70来战无败绩,在士气,兵力都劣势下战前五五开,这是想要火烧连营,还是水淹七军,廉颇对阵丢了几道防线只能退守长平,只能说秦后勤线长,时间长了容易变数大,最后不得不退兵。

用户10xxx08 回复 09-26 06:45
。。

天象
天象 36
2024-09-25 14:26
纯属赵王作死,长平之战起因是上党被献给秦国;上党太守不甘心,主动投向赵国。赵王明知得了上党,必然要与秦国开战,要么认怂不要,要么准备好开战,备足粮草,做好结盟。结果贪心得上党,又不做好准备

男得一见 回复 09-26 05:45
赵国纳不纳上党,秦赵两強决战是早晚的事,也确确实实赵国没准备好。

wn 回复 09-27 12:48
关键上党驴肉有名,赵王想吃

游戏机厂各类游戏机防盗
游戏机厂各类游戏机防盗 36
2024-09-25 16:44
当年曹操气势如虹,赤壁一战,一统天下美梦破灭。廉颇即使挡不住秦军,结局也比赵括强
Fridahhh
Fridahhh 32
2024-09-25 17:48
如果赵王不换廉颇,或许赵国也不会赢,强秦弱赵,但秦国就会硬生生被打成持久战、消耗战。这对双方都不利,如果双方都被消耗了大部分国力的话将会助长其他诸候国的强盛如楚国、齐国等。到时起码秦国统一六国会被推迟,是楚或齐国统一六国也说不定了!

Believer 回复 09-25 22:30
只会推迟,秦国耗不起会主动退的,不会让其他国渔翁得利的,后面邯郸保卫战被魏无忌窃符救赵秦国实际和赵国是两败俱伤,邯郸保卫战秦国吐出去不少之前的土地,领土实力缩水不少,一直到几十年后嬴政才开始缓过来开始扩张

冷漠 回复 12-13 22:48
赵国来就是胡服骑射的骑兵优势,比秦国的兵根本就不差,骑兵打的就是机动,没有骑兵的机动,防守是不行的,阵地战打不过秦国步兵,死守绝对不是好办法,虽然稳妥,但是也会严重消耗赵国国力

涛哥0218
涛哥0218 32
2024-09-25 15:01
廉颇的话,最起码不至于40万人一战全部被杀
奋斗不息的岁月
奋斗不息的岁月 32
2024-09-25 14:53
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尽损的情况下,廉颇依然打退了秦朝大军,实现了邯郸之战的胜利,居然有人说赵括行?长平之战如果赵王不换廉颇,秦军打赢的可能性不足三成,更不可能全歼赵国大军。
用户10xxx96
用户10xxx96 31
2024-09-25 14:33
军事天才赵括,汉人救星冉闵,雄才大略杨广,还有完爆孔明的郭嘉,在有些网友是含金量满满[赞]

班门弄斧 回复 11-29 20:34
赵括肯定不如廉颇,但是肯定比李括王括孙括强,除了廉颇,也只能指望他。冉闵如果没勇气没能力,北面的汉人没有领头人,只会更惨,虽然他更多的是为了自己,但当时来讲,他绝对是北面汉人黑暗中的曙光。杨广急功近利,奢侈成性,但也确实为后人做了些好事。诸葛亮跟郭嘉不是一类人,一个是国务院总理,一个是军团总参谋,论发展国力,制定法律,选拔人才,诸葛亮第一,但是奇谋诡计,运筹帷幄,他不如郭嘉,揣摩人心,算计得失,他不如司马。这没什么问题~

肥肥的兔子 回复 11-17 19:20
军略方面郭嘉比诸葛强是事实

山水
山水 30
2024-09-25 17:02
廉颇虽不能胜,却也不至于落个全军覆没的下场。废物就是废物,不会因为有些吸引眼球的吹鼓手就不是废物了。
用户11xxx32
用户11xxx32 29
2024-09-25 11:41
现在网友认为他行
shepherd
shepherd 27
2024-09-25 14:25
后来赵括的儿子赵高为父报仇,灭了秦始皇满门。

笑看风云 回复 09-25 20:50
赵括的儿子明明是赵匡胤

尚能饭否 回复 09-25 16:18
明明秦始皇赵盘才是赵括的儿子。

超级赛亚人卡卡萝卜渣特
超级赛亚人卡卡萝卜渣特 25
2024-09-25 17:24
廉颇打不赢可以死守,损失是最小的,长平之战损失40万后,李牧依然能挡住秦军
喜多
喜多 23
2024-09-25 16:16
能假设的吗?肥水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场信息万变,一个决策改变胜负。
阳光芨芨草
阳光芨芨草 20
2024-09-25 17:13
这是一个谬论,没粮就一定要打出去?为了解决粮食把军队都葬送完了,难道国家就好了?要不是秦王下令退兵,白起已经灭了赵国。

Donald 回复 10-31 15:28
实际上赵国损失远没有那么大,40万中大部分是前期投赵地区的军民和赵国民夫。长平之战后邯郸之战,再往后十年赵国打燕国打齐国打秦国打匈奴,战争没停过,除了打秦国,几乎没输过。就算对秦国,也是有来有回,很多人想不到的是这期间赵国不仅打下过上党,还杀入过秦国腹地。要真是长平把全国打空了,这种事有可能吗?实际上赵国四战之地,根本不可能举全国之兵打秦国,如果不是主将赵括意外战死导致全军士气崩了,最后的最可能结果就是赵国战败秦国惨胜,各自回家休养。长平的损失被吹的那么大一是主将意外战死,二是白起不走寻常路杀俘,三是秦国想想趁对方主帅战死全国震动想试试能不能直接灭国。

十年 回复 07-05 01:37
不打 等饿死白起明着用粮食勾引了 不是赵括说不打就能不打 不打慢慢饿死 这样更折磨 还不如一个痛快 他敢说不打 手下人都会先灭了他 饿死跟战死你选一个 他最不该就是投降

碇源堂
碇源堂 19
2024-09-25 15:49
打不赢不等于全军覆没,赵国有成规模的骑兵部队的,打不赢能跑,他倒好一下全送光了
天涯一孤城
天涯一孤城 19
2024-09-25 15:26
廉颇不行,秦为什么还要使计,诱赵换将,这群人为了什么目的,一股劲的洗历史事件,举报了

木林 回复 09-28 00:29
武安君白起能威震六国不是谁都能叫板的,廉颇对阵丢了几道防线只能防守耗秦后勤,这确实打不过,秦补给线长时间久变数大也是想速战,兵力差不多一个名将想要防守哪有什么机会,

用户11xxx16
用户11xxx16 19
2024-09-25 13:27
因为赵括姓赵。

钟爱头像 回复 07-02 07:29
🌿!你对马氏有仇!

没有昵称的祟祟 回复 钟爱头像 07-02 12:51
鄙人姓赵。

弥勒
弥勒 19
2024-09-25 17:12
都觉得自己聪明,觉得看清了局面,觉得长平之战赵括廉颇差不多,但怎么就没人想到,人家昭襄王不这么想,白起也不这么想,你们比嬴则和白起还牛?
江一
江一 18
2024-09-25 14:37
用廉颇在关键要道上挡住秦军,粮草,路近的赵国运不过来?还是路远的、要翻山越岭的秦国运得过来?

V587小西瓜 回复 11-18 01:07
有粮才能运,实际上赵国无粮,也借不到。秦国路虽远,但是有粮

黎波
黎波 18
2024-09-25 17:11
主要还是赵王根本就没有大战的准备,别人都总以为廉颇在长平之战最后会输,哪怕是廉颇防守没粮食至少后路不会被断,层层防守有条不紊的后退,永远不会伤及赵国根本,而且所有士兵对廉颇有信心,就像信仰一样,狡猾的狐狸可能骗得过猎人,但是骗不过踏实的农夫!

Believer 回复 09-25 22:43
搞清楚廉颇当时三道防线被王纥正面对垒强破三道,长平当时是最后一道是不能让的,再退就是邯郸平原地带了,只能重兵保邯郸,如果让秦兵越过长平关,赵地还不是随便让秦兵驻兵肢解。秦国耗不起可以退兵,赵国不能退,这就是为什么宁愿让赵括殊死一搏,也不敢继续耗赌秦国退兵,因为当时赵国向齐魏都有借粮,出自战国策,而且赵王向昭襄王求和被坚决拒绝了。

Believer 回复 09-25 22:51
论士气就是因为廉颇和王纥正面交过手,就是打不过才有后面赵括上场的机会,连战连败的廉颇,加上赵王数次请求廉颇出击被拒,到最后廉颇自己都顶不住压力让赵括接手长平,换赵括谁不知道就是赵王让他主动出击的,而且同时代当时谁敢说正面能打赢白起?而且秦国还是士气士兵数量优势的一方。四大名将里白起是KDA最高,而且极度推崇少击多,弱击强的,四大名将里白起打仗是打得最险最凶的,白起生平四大战役除了长平都是劣打优,长平之战是白起打得最富裕的一仗,纸面实力硬碰硬都64开了

铜油灯
铜油灯 17
2024-09-25 15:17
打不过也不至于被埋那么多人。
结网的鱼
结网的鱼 17
2024-09-25 16:47
打仗打得是钱粮。秦强赵弱,长期相持是赵王不愿看到的。但秦国去国远攻,运输补给线过长,这是秦不利的地方。但均衡两点,廉颇的做法是科学的。因为秦肯定愿意速战。
蓝鲸
蓝鲸 16
2024-09-25 17:16
几千年的结论,就你事多!
申~渝
申~渝 16
2024-09-25 20:31
这些历史翻案风此起彼伏,翻了纣王翻隋阳帝,翻了秦桧翻魏忠贤,翻了赵括翻袁崇焕,翻了严嵩翻戚继光,用心何在?无非颠倒是非黑白,否定历史记载的真实性,证明历史记载的虚假性,最终动摇摧毁中华文明根基!用心卑鄙险恶!

徐老师 回复 10-05 06:48
有没有可能你认为常识的人,只是时代的需求 作书人有意的立人设 立出来的榜样而已。而现在信息获取更方便 可以知道的更多了。把真实的情况翻出来了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15
2024-09-25 20:22
一对一,我只是守个二塔,经济差不多了多少,怕个得儿,但是你换个渣渣给你送人头让你起飞,
谈天
谈天 15
2024-09-25 18:41
今天看到最好笑的一个笑话就是主场的赵国如何供应粮草,而长途跋涉的秦后勤补给线既然能从天上掉下来。如果这样秦就不需要花大钱使用反间计换掉廉颇了。
到头来谁不是一抔灰
到头来谁不是一抔灰 14
2024-09-25 16:27
看着秦国最后灭了六国,马后炮放的真是响。但有没有想过另外一种可能,如果不换将,秦国被拖垮了,一蹶不振,最终是另外某一国完成了统一?

阿貍 回复 10-04 11:37
没用,秦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其他六国朝堂都在勾心斗角,君主无能,看看秦国的朝堂上下劲都是往一处使

到头来谁不是一抔灰 回复 09-26 15:17
谁去谁输?你是毒汤喝多了吧,但凡你加上个“大概率”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记住一切皆有可能,国足0-7 你事先觉得可能吗?

雨暮
雨暮 14
2024-09-25 19:19
换赵括是殊死一搏,也是秦军愿意看到的。因为秦国也拖到不行了。。不要看到死的人变多就是惨胜,没吃的了,减员反倒能增加战斗力。不战斗不减员,自己的部队会先出现兵变垮掉。
用户28xxx19
用户28xxx19 14
2024-09-25 14:10
现在风向又变流行括吹了,赵王是沉不住气。如廉颇战略至少不败乃至太惨,在对峙之下谁沉不住气谁就会退缩。此时求其他五国相助,如后期六国联横,甚至反击燕国侵略战不也胜了么!
用户14xxx26
用户14xxx26 14
2024-09-25 16:39
赵国很难赢。但问题在于怎么输。如果用廉颇是存人失地,用赵括是人地皆失。
赚钱养佳
赚钱养佳 13
2024-09-25 21:02
横竖都是死,给老廉颇留个英明吧,赵王是个好人!
牛顿弟弟牛X
牛顿弟弟牛X 13
2024-09-25 15:58
打仗靠单挑吗?靠运筹帷幄,靠营运兵法,调兵遣将,维系后方关系。廉颇的经验能力足以打一场酣畅淋漓,持久的防守硬战且把秦国拖入持久对抗的深渊。
蚊帐腊肠机关枪
蚊帐腊肠机关枪 13
2024-09-25 17:46
不懂就问,战国时候就使用纸张了吗?赵括应该是用纸先进于始皇的竹简吧。
用户14xxx65
用户14xxx65 13
2024-09-25 15:26
换个人不会被全歼,那可是40万人啊,赵括没得洗
用户10xxx55
用户10xxx55 13
2024-09-25 18:41
别洗赵括了,拖下去更急的是秦国,他的补给线更长,粮草更短缺。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耐性。廉颇在,赵国也许赢不了,但不会惨败。
没时间玩也不敢玩
没时间玩也不敢玩 13
2024-09-25 15:10
换帅反败为胜的人多得很,以前小时候棋馆下棋时处于弱势,旁人一指点俺,直接就赢了,后来俺随便对付一般业余初段位的,一次偶然路过某市棋馆看见高中生下棋,心痒难耐也去指点,结果人家不领情,呛到:观棋不语真君子,要不要也来一盘。俺就说让你们先手四目,输的发红包,问题是刚下手没多久,当地一个指导老师正巧过来:你不是隔壁某某某嘛,远道而来指导孩子们啊,一边热心的指导孩子们下棋,搞得最后俺给孩子们发了红包[哭哭],论指挥官的作用,化腐朽为神奇。
李小龙
李小龙 12
2024-09-25 20:14
面对敌国大军进攻,正常操作都是固守加游击队打后勤补给。拼粮草都是进攻方吃亏的
天空很黯
天空很黯 12
2024-09-25 14:13
我觉得赵括可能没有那么菜吧,那种局势他还敢上任,这一点就已经比很多将领强了。打到后面赵军还肯跟他冲,没有发生兵变之类的,治军方面应该还是有一手的。但他输的确实很惨,让廉颇打的话,赵国应该不至于实力暴跌,再也起不来

用户12xxx30 回复 09-25 16:26
秦以前,可没有兵变之说,那时人还很讲信义的

真相 回复 12-12 11:54
真有能力反间计会让他上?

江一
江一 12
2024-09-25 14:45
赵国即使粮不够,难道不会向东面各国买吗?秦国实力是比赵国强,但还没达到"十则围之"的地步,赵括明显是中了秦军的引诱、埋伏导致失败的,历史已有定论,靠"秦强赵弱"这种大势来为赵括翻案是要不得的。
JYYX
JYYX 12
2024-09-25 13:52
从国力和配置上讲,赵国输几乎是必然的,除非其他国家介入。赵国输正常,但输得太惨才是问题(男丁死亡太多,应该保存一定实力)。最大责任人是赵王,首先是实力不够想和吞土地,不占道义,所以其他国不支援。然后再后期他想决战了,所以换了主战派的赵括。赵括责任小很多,但是确实第二责任人。
夜神九月
夜神九月 12
2024-09-25 22:38
既然是假设,为什么说廉颇守不住呢?长平之战王龁对廉颇没办法,假设不换廉颇,赵国也不必守多长时间,秦以假意和谈来迷惑韩魏不出兵,廉颇守上两个月,粮道必不会被断,当韩魏得知赵的处境,则必出兵,三晋攻秦,说不定秦就亡在秦昭襄王手里了。

木林 回复 09-28 00:37
不要假设性,秦时间线拉长变数是有,以当时的国力没有那个国能正面叫板,在一个就是人性,没人敢正面面对威震六国的白起,

云淡风轻
云淡风轻 11
2024-09-25 19:01
就是说秦国闲得无聊才搞个离间计是吧?
雷子
雷子 11
2024-09-25 15:05
还是觉得廉颇的战法恰当,再多派小股部队骚扰后勤,至少稳得住
万事皆顺
万事皆顺 11
2024-09-25 17:11
当时白起也并没有百分百把握打赢这一仗,他心里也没底就是赌一把,结果赌赢了!

木林 回复 09-28 00:12
对阵白起没怕过谁,拖得越久变数越大,廉颇也是个名将,白起抓不到机会最后也是保实力退守,毕竟战损太大秦也受不了

Believer 回复 09-25 22:35
各种buff叠满了,后面纯粹拼指挥士兵素质了,白起牛的是他硬生生顶住赵括突围了,这肯定与他名字有关,毕竟白起当时代表的就是无敌,他的士兵只要相信白起,200都能战1000,赵国当时廉颇被王纥打得连战连败,士气跟秦国没法比的

佛衫黄灰红
佛衫黄灰红 11
2024-09-25 19:26
你猜为什么秦国要设计换掉廉颇?[滑稽笑]你猜廉颇为什么要采取死守?[滑稽笑]
深空之柱
深空之柱 11
2024-09-25 17:32
后人其实无法评论赵括的军事能力。只有那个时代的人评论还是可以的,毕竟比较了解情况。自古以弱胜强的案例很多,赵括真有本事,其实也能起死回生。只能说赵国生不逢时,没有人才。
真_巍巍无双
真_巍巍无双 11
2024-09-26 20:41
起码廉颇不会让秦一战歼灭。廉颇是善守,但不代表廉颇不强,看看廉颇战绩吧。他是防守反击的代表,攻击力是很强的。战国4大将个个都是常胜将军,以少胜多都是常事,不是吹出来的。[哭笑不得]
用户18xxx16
用户18xxx16 10
2024-09-25 16:48
好像秦军粮草比赵国还脑火,所以说你这文章有点神经质地捧赵括,我看你就赵括一样的只会纸上谈兵!
风行者
风行者 10
2024-09-25 15:29
赵国是本土作战、生死之生;秦国进攻他国,远离本土,补给线更长。久战对秦国更不利。历史大势可能无法改变,但秦统一天下的时间很可能被大大延迟。
冬草夏虫不语冰
冬草夏虫不语冰 10
2024-09-25 17:17
你再往后看,长平之战后秦王又围攻邯郸,白起挂印而去,结果被赵和联军打得崩盘喽
曾哥
曾哥 10
2024-09-25 19:11
60万攻40万守,你凭什么自信拿下赵国,秦国粮草运输中就要消耗一半。秦国举国攻赵士气锋锐,谁上谁死,死守三个月秦国自己就玩完了!

Believer 回复 09-25 22:21
换白起上至少秦国会准备半年以上粮草,不可能让白起三个月粮草梭哈一波出胜负就不收割胜利果实的,白起后面还准备攻邯郸说明白起有把握在有限的资源下还能破赵国都。

一叶孤帆7722
一叶孤帆7722 9
2024-09-25 15:50
什么狗屁理论?
老树
老树 9
2024-09-25 16:28
就像一个公司,面对竞争对手的紧逼,明明还有经验丰富、愿意和公司共同进退的干部可用,但新领导就是要用他自己的新人(听话啊)。项目丢了,资金链断了,大部分同事只能换地方了。
天道
天道 9
2024-09-25 20:53
秦国一样也耗不起了,如果是廉颇很可能是两败俱伤,换了赵括秦国起码赢的概率要高。
打到一切牛鬼蛇神
打到一切牛鬼蛇神 9
2024-09-25 20:02
扯那么多干嘛?赵括是赢还是输了,40万大军啊
UOHS
UOHS 9
2024-09-25 16:17
,换将是秦国买了郭开怂恿的,那为啥要怂恿换将呢?廉颇不一定能赢,但是换别人肯定很快就输了,不管他赵括是不是背锅的,能力不够是肯定的
神灵之手
神灵之手 9
2024-09-25 17:59
不换廉颇肯定不会输,秦国征兵已经到13,4岁了,都是最后一口气,谁先松动谁惨败
来来回回
来来回回 9
2024-09-25 15:19
廉颇只要20万人就守有余,秦军远道运输消耗加倍,妥妥的不战而胜。
宮殿
宮殿 9
2024-09-25 18:55
不换将秦还是赢,但会损失更多,拖更长时间,白起是名将,能让敌国换将就是自己的本事,能把敌国渗透的和筛子一样,难道不是综合国力不如人的表现么
一朵小红花
一朵小红花 9
2024-09-27 13:01
战略目标就逼退秦军,赵括,赵王居然还想赢,不输才怪
用户16xxx06
用户16xxx06 8
2024-09-25 12:13
周边都在看戏 如果赵王有点脑子就应该缓慢撤军 保存实力,就算刚不过秦,赵的实力也是战国前三的
用户14xxx61
用户14xxx61 8
2024-09-25 18:32
那么多人都说不行,可领导一句话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 8
2024-09-25 14:45
国足换教练是不是异工同曲

用户12xxx87 回复 07-03 11:22
异曲同工,或者同工异曲。你这异工同曲是个什么玩意?

知足常乐 回复 用户12xxx87 07-03 17:37
男足叫白切鸡是什么玩意,?还正常说

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 8
2024-09-25 16:13
键盘侠认为赵括行
klrs
klrs 8
2024-09-25 18:29
当年我们的军力也不如日本,但我们赢了!
用户16xxx38
用户16xxx38 8
2024-09-25 19:45
为什么总有人与历史有不同的看法。因为他们动机不纯
用户10xxx82
用户10xxx82 8
2024-09-25 18:00
简简单单一句话,廉颇要是不行,秦离间计的意义又何在,何必多此一举
用户13xxx75
用户13xxx75 8
2024-09-25 19:12
没有那四十万邯郸也守住了,所以错在不该派四十万出去跟秦国打消耗战。
小楼雨有应
小楼雨有应 8
2024-09-25 14:50
决定战场胜负的,不是一个两个将领,甚至不是参战的士兵,而是综合国力,就像今天的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就算把白起派去巴勒斯坦也没用

做一个客观的人 回复 09-25 19:23
看看韩信怎么打仗的。

梦里徘徊难自量 回复 09-25 23:17
楚军秦军谁强谁弱?项羽怎么打赢秦军的?综合国力来说甲午满清和日本打,怎么看都不会输!综合国力北宋碾压外族!还综合国力,搞笑死了

夜读书
夜读书 8
2024-09-25 19:17
居然还有洗赵括的
我是杠精我骄傲
我是杠精我骄傲 8
2024-09-25 19:06
如果不换赵括去,换逗号去或者感叹号去,会不会好点?
无法显示lj
无法显示lj 8
2024-09-25 17:01
赵括就是不行,未虑胜先虑败,有廉颇在,就算败的再惨,也不会全军覆没。一个国家,就那么点青壮年,全死光了,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了。这仗打成这样,活该被骂一辈子。哪怕像二战英法一样败的惨,但搞个敦刻尔克撤退,最终历史结果,绝对不一样。
AAA暮然回首
AAA暮然回首 8
2024-09-30 16:06
等到粮食吃完,廉颇也会惨败!说不准廉颇不想背骂名,想办法让人鼓动赵王的
山有木兮木有枝
山有木兮木有枝 8
2024-12-23 19:27
守军只需要一半的粮草,20万人就足够守了,即使战败,在廉颇的指挥下损失不会超过10万,赵国在补给方面没有像被现代夸大的这么困难,况且任何战争都有其性价比,如果注定两败俱伤的战争,秦国一定会退走
张宽庆
张宽庆 8
2025-07-01 10:04
长平之战根本就是一个无解的死局,秦国国力兵力战力都优于赵军,打则必输,守则粮草不济。虽然秦国也快熬不住了,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再耗下去,首先饿死的一定是赵军,撑到最后的就是赢家。那些认为赵国不缺粮的人也未免太浪漫主义了,他们这样想只是为了把纸上谈兵这顶黑锅给赵括按实了而已。假如赵国换上去的不是赵括,换上张括王括李括一样是这个结局。
住校学生
住校学生 7
2024-09-26 09:29
实际上本次战役开打时廉颇已经吃了两场败仗了,败退是迟早的事。赵括是被派来决战的,无奈的是秦军主帅是白起。

愿回眸仍是你 回复 09-27 22:59
正因为打不赢所以选择守啊。何况败的情况有多种,廉颇也极有可能败,但不至于那么壮年被坑杀,导致赵国一蹶不振

无无无
无无无 7
2024-09-26 12:44
一个断了粮还能指挥部队进攻的还能迫使秦国动员14岁-60岁男性送往前线足矣证明赵括能力,最后赵括也是突围身死虽然谈不上名将但是起码不是史书写的纸上谈兵的庸才。赵括兵败是输在国力并非战之罪,当时秦国有巴蜀大粮仓军粮够耗死赵国,冲死的痛快,守则慢性自杀

甚少 回复 10-20 05:17
你想过白起为啥要坑杀赵国四十万士兵么,因为秦国也没粮食养

愿回眸仍是你 回复 09-27 22:54
有没有想过为啥断粮???

用户18xxx04
用户18xxx04 7
2025-07-02 15:55
我只想问一句,秦国为什么要想办法把廉颇换成赵括?做任何事都有目的,秦国必然是想对自己有利,赵括比廉颇对秦有利,在什么地方?

土御门夜玄 回复 07-15 01:11
无非是赵括没实战经验,理论上更好打,赌赵括比廉颇弱,不过赵括虽然不如廉颇,但还是有点东西的,初次出战就能指挥40万大军不出什么岔子,死之前士气都没大崩,一般人做不到这点,不像某些人最多只能指挥10万[doge]。

單曲循
單曲循 6
2024-11-15 02:38
战争没有如果,如果赵不灭可能还没有现在的中华。

表情凝重 回复 11-17 22:24
法德没法子统一欧洲,跟我们的大一统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情况,多去读读历史~

單曲循 回复 表情凝重 11-19 20:03
呵呵

zb283424823
zb283424823 6
2024-12-21 10:51
就因败给白起就说赵括是纸上谈兵,整个战国时期有谁敢说能赢白起的?

班班 回复 用户14xxx63 07-03 21:31
白起死的时候李牧还在穿开挡裤呢

用户14xxx63 回复 07-03 01:42
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