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婆婆花604万给儿子买婚房,6年后房子价值翻倍,儿子卖了1280万,将钱打给母亲。不料,儿媳却吵闹着要离婚,要求分割卖房钱!儿子急眼了:房子是我妈买的,你一分没掏,凭什么分钱? 法院的一纸判决,将小梁(化名)推向了绝望的深渊,她怎么也没想到,这场婚姻的终点,竟是人财两空。 这场离婚官司的争议焦点,正是那套位于深圳的房产,小梁坚持认为,房子是在婚姻期间购买和出售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法院却驳回了她的诉求,原因很简单——房产证上虽然写着丈夫小张的名字,但他只是个“代持人”,房子的主人另有其人。 原来当年小张的母亲在出资购房时,与儿子私下签订了一份“代持协议”。协议中明确约定,房产虽然登记在小张名下,但实际所有人是母亲。 事情要从2014年说起,这年小张和小梁步入婚姻的殿堂,那时的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婚后,两人最初住在小张父母家,但生活习惯和观念的差异,让小梁和婆婆之间摩擦不断。 为了缓和家庭矛盾,也为了给小梁一个安稳的家,小张在2015年做出了一个决定——买房。可当时的他们并没有足够的积蓄,于是小张的父母伸出了援手,拿出多年的积蓄,先支付了房子的首付款一百多万元,而且之后的贷款也是母亲还的。 也许是出于对儿媳的不信任,也许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小张的母亲在出资购房的同时,还与小张私下签订了一份“代持协议”。 这份协议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埋下了日后婚姻破裂的导火索。 搬进新房后,小梁和小张母亲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夹在妻子和母亲之间的夹缝中,小张身心俱疲,对这段婚姻也渐渐失去了信心。 2021年,这段持续了七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小张和小梁开始分居生活。为了彻底斩断这段关系,小张将房子以1280万的价格出售,并将所有房款悉数转给了母亲。 2022年,小张向法院提出了离婚诉讼,但小梁对房产的归属问题提出了异议,认为自己也应该享有房产增值部分的权益。没想到,小张拿出了当年与母亲签订的协议,证明房产自始至终都属于母亲,与小梁无关。 最终法院根据多项证据,驳回了小梁的诉求。 这场离婚财产纠纷,给所有身处婚姻围城中的人敲响了警钟。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本是出于爱护和支持,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成为婚姻中的“定时炸弹”,引发家庭矛盾。 为了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父母在出资购房时,最好能与子女及配偶进行充分沟通,明确产权归属,并通过签订书面协议的方式,将约定落到实处,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而对于夫妻双方来说,更应该明白,婚姻不是儿戏,需要用心经营。坦诚沟通、相互理解、共同承担,才是维系婚姻长久稳定的基石。 小张和小梁的案例,也让我们看到了“代持协议”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但在另一些情况下,也可能成为规避法律、损害他人利益的工具。 因此在签订和履行代持协议时,一定要谨慎小心,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规,并妥善保管相关证据,才能在必要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场关于房产的争夺战,更是一面折射社会现实的镜子。它让我们看到了婚姻中人性的复杂,也看到了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但愿每个走进婚姻殿堂的人,都能从中汲取教训,珍惜彼此,用心经营,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幸福。 信息来源:《男子604万买房6年后1280万卖出,离婚时妻子要求分钱,法院不支持》star星视频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