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你以为站在三楼泼水很好玩吗?”浙江,一位母亲强忍怒火,面对闯祸的儿子,没有选择

“你以为站在三楼泼水很好玩吗?”浙江,一位母亲强忍怒火,面对闯祸的儿子,没有选择打骂,而是做了一件让所有人意想不到的事,让好多网友都觉得,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前途一片光明。 “你小时候挨过打吗?”当代年轻人聚会,这个话题一出,保准能炸出一堆“苦命孩子”。谁还没被爸妈的“竹笋炒肉丝”伺候过呢?棍棒底下出孝子,似乎成了几代人默认的育儿真理。但,棍棒真的能教育好孩子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咱们接着往下聊~ 浙江一个妈妈就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她用一盆水,让“熊孩子”秒懂“同理心”。 这事儿,挺棘手的,但也还没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学校三楼走廊里,有个男孩在泼水。他把走廊里的水泼下去,把楼下玩的孩子们淋湿了。 小孩儿做错事,家长好好说说,也就没事了。其实,这孩子已经不是第一次这样了。他以前乱扔东西,还把牛奶盒扔下去砸着同学了。老师批评过,家长也教育过,可他就是不长记性。这回,老师直接把家长叫到了学校,要求家长严肃处理。 按说,这事儿搁一些家长身上,少不了一顿“混合双打”。可这位浙江妈妈偏不。她把孩子领回家,既没打也没骂,而是把他带到了一楼的窗边。孩子正懵着呢,突然一盆凉水从窗户浇了下来,把他浇了个透湿。 孩子吓得哇哇大哭,想躲开,却被妈妈严厉喝止:“不许动!”紧接着,又是一盆凉水泼下。孩子崩溃了,哭着喊:“不要!”妈妈厉声问他:“为什么不要?你不是觉得好玩吗?我也想玩一下!老师跟我说,你就是这样玩的!”“冷!”孩子被冷风一吹,瑟瑟发抖。“冷吗?”妈妈问:“往楼下浇水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下面的小朋友也会冷啊?” 孩子终于意识到自己错了,哭着向妈妈道歉:“我错了,我不应该用水泼小朋友。” 浙江妈妈的“一盆水”教育,迅速在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点赞,称赞她“三观正”、“会教育”。为什么这种简单的教学法这么受欢迎?说到底,还是戳中了传统说教方式的痛点。 我们扪心自问,从小到大,听过多少父母的“谆谆教诲”?“不要乱跑,危险!”、“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些道理,我们并非不懂,只是左耳进右耳出罢了。 因为,这些说教,很多时候只是父母单方面的输出,孩子很难感同身受。劝他辣椒很辣,他偏不信,非要自己尝尝。 而浙江妈妈的“高明”之处,在于她跳出了传统说教的窠臼,用一种更直接、更具冲击力的方式,让孩子体验到了被泼水者的感受。 试想一下,当你亲身经历过那种“透心凉”的滋味后,你还会觉得“泼水”仅仅是好玩吗? 这种“以身试教”的方式,并非简单粗暴的惩罚,而是引导孩子换位思考,培养同理心。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它能让人们彼此产生共鸣,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一个缺乏同理心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变得自私自利、漠视他人感受,甚至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相反,有同理心的孩子更容易与人相处,更容易交到朋友,长大后也更容易快乐成功。 浙江妈妈的“一盆水”教育,看似偶然,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教育理念。 它提醒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其喋喋不休地说教,不如用更巧妙的方式,引导孩子体验和感悟。让“同理心”,成为教育的底色,让孩子在爱与理解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原文刊载于潍坊晚报 2024-09-16关于“男孩往楼下浇水玩妈妈让他体验受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