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辽宁,一位女儿花了8万元给父亲买了两份保险,谁知父亲出车祸走了,保险公司只赔了女

辽宁,一位女儿花了8万元给父亲买了两份保险,谁知父亲出车祸走了,保险公司只赔了女儿2万5千块就草草结案了,保险公司还直接把案子给结了。悲愤交加的她找到保险公司理论,得到的却是冷冰冰的回复:“不服去告”! 花8万买的保险,理赔才2.5万。辽宁的江女士就因为这事跟保险公司杠上了,对方态度还很嚣张:“不服去告啊”。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咱们接着往下聊~ 这年头,谁还没被保险坑过?各种套路防不胜防,交钱的时候说得天花乱坠,真到理赔的时候各种理由推三阻四,老百姓辛辛苦苦买的保险,到头来却成了“空头支票”。 这保险,到底是怎么了? 江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绵阳王女士因保险理赔问题,将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王女士从2018年开始,一直都有买这家健康保险公司的保险,每年都续保。 去年她查出癌症,自费医疗费就花了十五万多。她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却被告知因为她的病是旧病,不在理赔范围,所以不赔。 王女士当然不服气,明明自己每年都交了保费,现在得了重病,保险公司却以这种理由拒绝理赔,这不是明摆着坑人吗?王女士没办法,只好起诉保险公司。 保险理赔纠纷时有发生。一边是消费者对保险的迫切需求,另一边却是理赔难的现实困境,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说到底,还是信息不对称。保险合同条款专业复杂,普通人很难完全理解,保险公司利用信息优势,在条款中设置各种“陷阱”,消费者稍有不慎就可能掉入其中。 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保险公司为了自身利益,故意曲解保险条款,甚至编造理由拒赔,推卸责任。消费者势单力薄,往往只能被迫接受不公平的待遇。 我们先来看看江女士的遭遇。 为了给年迈体弱的父亲多一份保障,江女士几年前花了8万元为他买了两种保险。 当时,保险业务员对保险内容介绍得非常详细,江女士也仔细阅读了合同条款,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然而,命运弄人,江女士的父亲在一次外出买菜的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去世。 江女士很难过,但想到给父亲买的保险,心里稍微安慰了一些。 然而,当她拿着医院和交警部门开具的证明材料,满怀希望地来到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时,却被告知无法全额赔付。 原因竟然是江女士的父亲驾驶的三轮电动车不合规,违反了交通规则,所以不属于保险理赔范围。 保险公司只愿意退还江女士2.5万元的保费,对于剩下的5.5万元,则表示“爱莫能助”。江女士傻眼了,买保险时,业务员根本没提过违规驾驶不赔的事。而且,父亲是为了买菜才出的车祸,又不是故意违反交通规则,凭什么不给赔付? 王女士的经历更让人难受。2016年,王女士体检时,医院CT检查发现她脑部有异常。王女士其他症状都没有,医生说不用治,所以她也就没放心上。 而王女士之前在网上买了份健康保险,她得了恶性肿瘤,可保险公司却翻出她2016年的体检报告,说这是“旧病”,不赔钱。 王女士认为,自己当初体检时只是发现了一个占位性病变,医生并没有确诊为肿瘤,而且自己也没有任何症状,怎么能算“既往症”呢? 更何况,她在购买保险时已经如实告知了自己的健康状况,保险公司也并没有拒绝承保,现在却以“既往症”为由拒赔,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幸运的是,法院最终支持了王女士的诉求,判决保险公司败诉,要求其按约定赔付王女士13万余元的保险金。 江女士和王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保险时,往往只关注保费和保额,而忽略了对保险条款的理解,导致在理赔时陷入困境。 买保险,记住这些小提示,才能买得安心! 买保险,选靠谱的公司和产品。购买保险要选择信誉好、实力强的正规保险公司,不要轻信所谓的“熟人介绍”或“优惠活动”,避免落入非法保险的陷阱。 仔细看看保险合同,尤其是那些不赔的情况。保险合同条款是确定保险责任和理赔范围的重要依据,消费者在签署合同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条款内容,尤其是免责条款,了解哪些情况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在投保时如实告知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买保险的时候,一定要老老实实告诉保险公司你的个人情况和身体状况,包括以前得过什么病,家族里有没有什么遗传病。对保险公司隐瞒或说谎,可能导致保单失效,赔不了钱。 那么遭遇理赔纠纷时,如何有效维权?首先可以选择投诉维权,向保险行业协会或监管部门投诉,寻求帮助。实在不行,就只能走法律程序了。 让我们一起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保险市场。保险本应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乱象。让保险回到保障的本位,需要监管、保险公司和我们消费者一起努力。 原文刊载于西峰融媒 2024-04-17关于“女子为父亲买近80000元保险 其父亲骑电动三轮车车祸身亡 保险公司以无证驾驶违法上路拒赔 退保只退2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