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26层,你只盖到24层就封顶?”陕西,一女子花22万,买了一套26层的房子,岂料,2年后楼盘封顶,却只有24层!女子大怒,找开发商赔偿,可对方却反说女子闹事,给他们造成100万损失,要她道歉才肯给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2014年春天,陕西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里,30岁的姚小蝶站在自家的土坯房前,望着远处正在拆迁的村庄发呆。 村里的征地补偿款已经发放,许多村民开始谋划着到县城买房。姚小蝶和丈夫李大壮也不例外,他们盘算着用这笔钱在县城买套房子,改变一家人的生活。 回忆起童年时住在低矮土房的经历,姚小蝶暗自下定决心要买一套高层住宅。她梦想着能住在高楼上,俯瞰整个县城,看到远处的青山。经过一番考察,他们选中了一个名为"蓝天花园"的楼盘,决定购买26楼的一套两居室。 2014年盛夏,姚小蝶和李大壮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幸福家园"小区的售楼处。开发商信誓旦旦地承诺两年内交付房屋,并绘声绘色地描绘了小区未来的宏伟蓝图。 为了凑齐首付款,姚小蝶四处借钱,甚至向高利贷者借了一部分。签约那天,她激动得几乎要流下眼泪,仿佛美好的未来就在眼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工地的进度远远落后于预期。每当姚小蝶心急如焚地前往售楼处询问情况时,那里的工作人员总是笑容可掬地安抚她:"别着急,快了快了。"这敷衍的回答让姚小蝶心中的不安与日俱增。 村里开始流传各种猜测和谣言,有人说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有人说政府要收回土地。姚小蝶心里忐忑不安,但还是选择相信开发商。 2016年春天,原本应该交房的时候,"蓝天花园"的售楼处突然人去楼空。姚小蝶慌了神,带着丈夫四处打听开发商的下落,但一无所获。 工地上只剩下几栋未完工的楼体,孤零零地矗立在荒地上。姚小蝶每天都会来到工地,看着那栋应该是自己家的楼,心如刀绞。 四年过去了,就在姚小蝶几乎要放弃希望的时候,2020年初,开发商突然重新出现。但他们带来的消息让所有购房者都感到愤怒:要求加价才能继续施工。 一时间,小区里吵成一片,有人接受加价条件,有人坚决抗议。姚小蝶发现,原本承诺的27层楼现在只盖到了24层,而她的26楼自然就没有。 开发商表示当初要加价才能施工,姚小蝶并没有交钱,所以他们就只盖到了24层,但是可以将房费退还。 姚小蝶表示不仅要房费,还要让开发商进行赔偿,开发商表示只退钱,其余的没有。 从那时起,姚小蝶开始了艰难的维权之路。她跑遍了县里的各个部门,从住建局到信访办,甚至尝试联系了市里的相关部门。每次,等待她的都是冷冰冰的回复或者互相推诿。 她组织其他业主一起维权,但人心难齐,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 姚小蝶不甘心,她开始在网上学习法律知识,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她把积蓄都花在了律师费上,起诉了开发商。 然而,开发商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反诉姚小蝶诽谤,要求她赔偿名誉损失。官司打了一年多,姚小蝶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积蓄,精神也近乎崩溃。 2022年,姚小蝶的遭遇被一家地方媒体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专家开始分析期房购买的风险,呼吁完善相关法规。 姚小蝶的遭遇并非个例,全国各地都有类似的"烂尾楼"事件被曝光。一时间,"蓝天花园"成为了一个符号,代表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阴暗面。 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开发商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退还2倍首付款,或为姚小蝶更换一套房子,但每平米需额外支付800元。 由于之前的房子问题已经耗尽了姚小蝶的积蓄,她无力支付额外费用更换房子,只能选择接受2倍退款的方案。 然而,就在姚小蝶同意退款方案后,开发商却突然消失无踪。当她再次寻求说法时,开发商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他们声称,虽然之前确实承诺过2倍退款,但考虑到姚小蝶在此前的施工过程中不仅拒绝支付施工费,还带头组织业主闹事,因此要求她先公开道歉,然后再讨论退款事宜。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卦让姚小蝶感到愤怒和无助。双方就此陷入了长期拉锯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议持续发酵,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 十年的时光,改变了太多。当初意气风发要改变命运的年轻夫妇,如今已经满脸沧桑。姚小蝶望着远处的群山,那里依旧是她儿时记忆中的模样,而她的人生却已经因为这场购房噩梦而彻底改变。她不禁想起了十年前在售楼处签约时的喜悦,与现在的绝望形成了多么讽刺的对比。 对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见解。 (文中为化名)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光明网—女子购26楼住宅,封顶发现只有24层,开发商反要起诉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