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
南京江宁区,上秦淮悠湖畔。几栋高楼格外宁静,而楼里正在全速推进的事业却火热而澎湃: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产业发展,向全国创新“最高峰”加速冲刺。
这里是紫金山实验室,一个以城市之巅命名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近年来,我国新一代网络信息关键核心技术屡屡被海外“扼喉”。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对事关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表达重大关切。
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2018年,江苏省与南京市共同启动紫金山实验室建设,开展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的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攻关。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来到紫金山实验室,走进展厅、6G综合实验室,详细了解推进重大科技任务攻关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颠覆性技术随时可能出现,要走求实扎实的创新路子,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
“总书记的关怀是我们开展技术攻关的强大动力。”成立6年来,紫金山实验室已先后发布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近30项,2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并建立了业界首个6G实验室,初步建成了6G端到端实验平台;相关技术被应用到“东数西算”等国家战略工程。
近日,记者再次来到实验室,倾听科研一线的脉动旋律。
技术攻关,一关接着一关闯
“原始创新、顶天立地、世界一流、不可替代”。来到紫金山实验室,大厅内16个大字的战略定位,彰显出这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雄心壮志。
沿展厅往里走,很快便到达6G实验室。上午9时刚过,实验室内已是一片忙碌景象。
8月底,在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紫金山实验室刚刚发布国家未来网络试验设施(CENI)建成、光电融合广域确定性网络技术、业界首个载具时敏网络控制系统、6G无线网络毫秒级实时智能技术四项重磅科技成果。
如今又在忙啥?技术攻关就是得一关接着一关闯;科研攀登,必须一峰接着一峰攀!
“紫金山实验室是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国家级研发平台,我们要提高自身的起点及定位,攻克普通研发机构及高校所不能做的难题,要突破制约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科技发展的科学技术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尤肖虎表示。
在尤肖虎的带领下,紫金山实验室科研人员都在努力与时间赛跑,大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月,铆足干劲、抓紧时间开展技术攻关,至少每周召开一次技术分析会……
“还记得8月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我们展示的那个不停跳动的乒乓球吗?以后可能实现多个平衡球系统接入,还能按照不同需求精准调控它们按不同的轨迹、速度跳动。”普适通信研究中心青年科研人员蒋天翔笑着说起手头正忙着的工作。
他口中说的乒乓球,是来自紫金山实验室确定性无线接入系统的平衡球演示装置——一个接入普通5G网络,小球放上平板弹跳一会儿就掉落,另一个小球却能跳上很久。
小球跳不停,关键在于短且稳定的时延抖动。依靠确定性无线接入系统,小球放上去后平板端会自动采集小球位置数据,经过空口传输到算法服务器,经算法算出平板调整角度等信息后,再回输至平板端,整个端到端传输、计算的过程时延基本稳定在10毫秒左右,前后误差即时延抖动不超过0.1毫秒。
据介绍,这是紫金山实验室普适通信团队在无蜂窝网络架构基础上,通过深入融合TSN机制和实时智能,提出的一种灵活的确定性无线接入网架构和技术方案。端到端的时延抖动相较现有系统可降低1—2个数量级,应用场景主要为对网络确定性要求较高的行业领域,如无人驾驶、无人生产线等。
“目前我们还只能做到端到端的单路连接、传输,所以你看到的小球对比装置只有1个。但是实际应用仅靠单路是行不通的,必须是多路并行,所以眼下我们正在向端到端确定性无线接入多路并行发起攻关。”蒋天翔说,中心已将任务分解到多个课题小组,合力攻关。自己主要负责智能调度算法部分,“我来实验室才一年多,可以说每天都很忙,但很有干劲!”
成果转化,“紫金山三次方”体系加速形成
在科技领域,从0到1,代表着研发突破。从1到100,代表着科技成果转化进入市场。一座实验室的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有多少科技成果,更在于有多少成果产生价值、能否在最短周期实现转化。
跨越1到100,紫金山实验室有硬招突破。尤肖虎介绍,“我们正在探索一个全新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叫‘紫金山三次方+X’。”
在这个体系中,紫金山实验室是重大创新策源地,负责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一项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出后,就来到紫金山科技城,进行场景落地、成果孵化;紫金山集团,则负责把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和实验室成果嫁接起来,相当于资本“蓄水池”。
为助力成果转化加速,紫金山实验室还引入“拨投结合”机制,在保障研发团队的研发与运营主导权的同时,助力科研团队克服项目早期融资困难,有效助力更多前瞻性、颠覆性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5G高精度定位(室内)试验网项目,是紫金山实验室首个“试水”“拨投结合”的项目,获得了紫金山集团2000万元资金支持。“这对我们持续研发的高投入是一个很大的支持,让我们的研发和算法专家可以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技术突破上。”5G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化项目研发负责人陆海斌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上市场的开拓,我们很有信心打开一片天地。”
紫金山实验室科研部部长齐望东介绍,现已梳理出约50项大大小小的成果,和紫金山集团进行了对接,很多项目已被列入紫金山集团下一步要投资孵化的短名单。
“总体而言,我们强调的是贯通式转化,各自把握好各自的定位。”尤肖虎说。
应用“上新”,深化改革激活创新动能
如今,无人驾驶技术已经从未来快速普及到了现实生活中。作为包括无人驾驶/高级别智能驾驶辅助汽车的用户,是否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曝光,又或者被黑客掌控了自己的汽车?
7月9日,上汽集团、紫金山实验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技术应用、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检测工具与检测服务、智能网联汽车云控平台安全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联手打造行业首款“内生安全汽车”。
“包括自动驾驶汽车内生安全的控制系统、数据记录与还原系统,以及内生安全T—Box、内生安全中央式网关等一系列的产品和科研成果,目前国内主要的头部车企,我们都有主要的合作内容。”紫金山实验室车联网安全专家罗承刚介绍,简单来说,团队研发成果,可以让驾驶员或者车企更放心、更安全,让自动驾驶在运行过程中更有保障。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记者了解到,紫金山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2岁,硕博比例达到了97%。
这样的研发团队,在紫金山实验室有30多个。据悉,目前紫金山实验室科研人员中博士占比超四成,其中在站博士后有30余人,拥有两院院士4位,国家和部省级高端人才70余人。
“我们的做法就是以事业留人,给他们提供一个能干正事、能干大事、能有成果的创新平台,激励有理想抱负、有使命感的人越来越多地聚在一起。另外,我们还制定了较好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成果落地、产生经济效益,我们把科研成果收益的90%用于增益团队,大大增强他们的创新活力和积极性。”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刘韵洁介绍。
齐望东介绍:“把成果所有权收益的90%赋予这个科研团队。有了这个政策以后,实验室里很多科研组都非常踊跃地试图把自己取得的关键技术突破成果写成论文,来申请专利。此外,研究人员要成立初创公司,与龙头企业进行合作,推广应用,就有了相当强的主动性。”
此外,实验室还赋予科研团队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可由首席科学家以“举荐”“点将”等方式快速组建跨学科、跨机构的科研创新团队,建立高层次人才和特需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同时灵活采取全职聘任、双聘、项目聘任、访问学者、博士后进站等多种方式引进全职或非全职科研人员;并积极利用政府引才政策,形成人才待遇的叠加效应。
漫步在紫金山实验室大楼,“不忘初心,敢闯新路”“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等标语随处可见。
据了解,实验室将全力推动一批领先性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东数西算”、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新兴应用场景开展应用,赋能江苏省相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发展。
[专家观点]
加快制度创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战略科技力量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中坚力量。南京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争创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紫金山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是增强南京创新优势、提升南京创新特色、展现南京创新形象的必然保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北新区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江苏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丁宏建议,要加快制度创新,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其面向国家、区域战略需求进行有组织科研,促进战略科技力量与企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强化使命担当,明确战略科技力量在南京创新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与一般创新主体相比,战略科技力量体现国家意志、服务重大需求、代表最高水平。南京紫金山实验室、集成电路EDA中心、膜材料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已进入国家序列,要进一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吸引战略科学家等高水平研发团队集聚,面向国家、区域战略需求推进有组织科研,带动南京真正成为基础研究创新策源高地。
聚焦关键环节,发挥战略科技力量攻克“卡脖子”难题的引领功能。战略科技力量需要与地方学科特色、产业优势相结合,能够精准识别并解决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瓶颈。南京现有的重大创新平台,与“4266”产业体系具备紧密的关联度,是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依托。应进一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原创性、颠覆性和引领性创新,为南京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创新支撑。
强化市场思维,促进战略科技力量与企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企业具备对市场变动的敏锐嗅觉和创新发展的强烈欲望,战略科技力量需要与企业相结合,从经济产业发展的实际问题中把准科研方向,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可借鉴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创新经验,推动战略科技力量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推动战略科技资源提升开放和共享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创新为驱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加快制度创新,为战略科技力量释放创新活力提供良好生态支撑。战略科技力量同样需要新型的资源配置、要素流动、科研组织以及人才激励等体制机制与之相适应。南京要发挥好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城市等先行先试优势,以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为契机,率先推动更加符合创新活动需求的制度政策创新,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吸引高端创新要素加快向南京流动,促进战略科技力量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向奔赴、同向发力。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为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冯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