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生产队种水稻从来不烧秸杆,夏收时一边收割一边把秸秆均匀地抛撒到水田里,这时候牛也

生产队种水稻从来不烧秸杆,夏收时一边收割一边把秸秆均匀地抛撒到水田里,这时候牛也下田干活了,看牛倌吆喝着牛一点一点地把秸秆踩入泥土中,待到全部耘过一遍,再耘第一遍,直至把田耘熟没有一点半生不熟的地方。等到夏插前再用木做的滚轮机具耘平,接着便开始插秧了。到了秋天,水田是没有水的,农民们一边收割一边把秸秆捆绑成把放在田里,待到进入冬天,再把秸秆担回村上,抛到用树木做的木架子上,一层一层的码好,这是冬天牛的粮食。牛拉的粪便便是种粮食的肥料。秋收结束后,看牛倌又有得忙了,他们把牛装上铁扶犁,把地全部犁好,到了冬天下大霜,地里全是白霜,预示着明年的收成会比较好。春插前,水田里早就放半满水了,看牛倌把牛套上铁耙,把成块状的泥块耗碎泡到水里,然后用牛拉着木滚子,人站在木滚子上,一遍又一遍地滚,一直到把土壤滚到稀巴烂,接着才开始插秧。生产队时看牛娃是最辛苦的,天未亮便开始把牛拉到水塘里,牛一碰水便开始屙尿,看牛倌牛尿接到桶里,还要挑到粪坑里倒掉。到了春插的耙田,看牛倌要负责把生产队的水田耙熟耙平,那一处没有处理好队长便扣工分。最辛苦是夏天,牛耘田时牛也很精明,总是前后脚踩到同一个点,这样省力,看牛倌就要双眼随时留意不让牛踩在踩过的地方,这样才能最有效率。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牛踩不到的地方,看牛倌只好用自己的双脚踩踏,水田的泥土是有粘性的,和走沙漠差不多,每走一步都非常费力,往往是牛累人也更累。夏收后的耘田是看牛倌最辛苦的,分田到户后我干过,那种累终身难忘。我家的堂伯个子又小又矮,只有1.4米高,在生产队时被安排做看牛倌,那种辛苦比常人要多得多。正因为辛苦,所以一般人不愿意干,生产队只好给了最高工分,仍然是没人干,队长只好安排娶不到老婆的光棍汉做,这些光棍汉基本上都是一个人一户的后来成了五保户,我堂伯便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