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脏日|女子睡眠障碍两年,一查竟与心律失常有关

钱江晚报 2024-09-29 15:41:38

潮新闻客户端通讯员洪传丽

夜里容易惊醒,做检查和心理测试都没有发现问题,即使吃中药调理,睡眠也没改善……余大姐被这样的睡眠障碍困扰了近两年,不得已求助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西湖区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全科戴建兵主任医师大吐苦水。

细问下,戴建兵了解到余大姐平时睡觉时间约23:30左右,多梦,常于凌晨3-4点左右惊醒,醒后容易胡思乱想,难以再入眠。大姐醒时会感到心慌,但也没有出汗、胸闷胸痛的症状,夜间也会口干口苦,近期夜间惊醒症状也更频繁了。

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余大姐总心搏共9万次,房性早搏共1600次、室性早搏共1000次。戴建兵认为,余大姐的症状与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相关性较大,建议她规律生活作息、合理饮食锻炼,给予口服药物抗心律失常治疗。半年后,余大姐夜间易惊醒情况逐渐好转。

今天是世界心脏联盟确定的“世界心脏日”。心律失常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其重要性往往被大众所忽视。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

心律失常按心率快慢可分为快速型(心率>100次/分,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和缓慢型(心率<60次/分,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按冲动起源部位分为窦性、异位心律失常;按传导异常分为生理性、病理性、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如要确诊需要心电图检查、或者动态心电图、必要时需行运动试验、心电生理检查,症状明显或者病情较严重的需要给予药物治疗、必要时射频消融术治疗。

心律失常的常见诱发因素有大量饮酒、吸烟、咖啡、巧克力、浓茶、奶茶、运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劳累、作息紊乱等,也多见于本无结构性心脏疾病患者,及患有心血管疾病、全身性原因和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

患者发病早期症状较轻或无明显症状,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症状轻重不一,取决于发病的类型、持续的时间、原发病的严重程度。严重者可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头晕、乏力、黑矇、呼吸困难、甚至晕厥等。甚至可引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肌缺血、脑卒中、动脉栓塞、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医生提醒,对于高龄、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肥胖等人群应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于有相关症状者或体检心电图、心脏超声结果异常者,应尽早至心内科门诊进一步诊治。

0 阅读:1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