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一赔百,必须赔1416万!”江苏,一男子看到商场,在多家报纸上打广告,全场酒类假一赔百,便花14.16万,买了10箱120瓶茅台!岂料,拿到市监局一查,竟发现全是假货!男子一怒之下,将商场告上法庭索赔1416万!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源,均在文内显示, 细节可能存在润色,仅供参考,请理智阅读!) 在江苏某城市繁华的商业区,霓虹闪烁,人流如潮。这里汇聚了各式各样的商场和精品店,吸引着无数追求品质生活的人们。郭青山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位成功的中年企业家,他对生活品质有着极高的要求。 一个平常的周末,郭青山在翻阅报纸时,被一则醒目的广告吸引了注意力。这则广告不仅出现在一家报纸上,而是同时刊登在多家主流媒体上。 广告中,某知名商场以"假一赔百"的口号大肆宣传其商品的正品保证。作为一个白酒收藏爱好者,郭青山对这个承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怀着好奇和期待,郭青山约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前往这家商场考察。商场内,灯火通明,装修豪华,处处彰显着高端品质。热情的导购员热情地向他们介绍各种名贵白酒,特别强调了"假一赔百"的承诺。 在导购员的推荐下,郭青山被一款特别的茅台酒吸引。在朋友们的起哄和自己对优质白酒的渴望驱使下,郭青山一时兴起,豪气地一次性购买了10箱茅台,总价值高达14.16万元。 然而,兴奋之余,一位朋友提出了疑问,质疑这批酒的真实性。这个疑问像一颗种子,在郭青山心中生根发芽。 为了打消顾虑,他决定将购买的白酒送往专业机构检测。在等待检测结果的日子里,郭青山心中忐忑不安,既期待着结果证明自己的眼光独到,又担心朋友的怀疑成真。 当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鉴定结果出炉时,郭青山如遭雷击。检测报告显示,他购买的10箱茅台酒全部是假货。 这个结果让郭青山既愤怒又失望。他立即联系商场,要求解释和赔偿。然而,商场的态度却出人意料地冷淡,似乎并不把"假一赔百"的承诺当回事。 面对商场的敷衍态度,郭青山决定采取法律行动。他聘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开始准备起诉商场的法律文件。 当商场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时,态度开始软化,提出全额退款了事。但郭青山坚持要求商场履行"假一赔百"的承诺,索赔金额高达1416万元。 这起案件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各大新闻平台纷纷报道,社交媒体上也掀起了激烈讨论。 公众对"假一赔百"这种广告承诺的真实性和法律效力展开了热烈辩论。面对舆论压力,商场的信誉遭受严重打击,客流量明显下降。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一审庭审成为了焦点。法庭上,双方律师展开了激烈的辩论。郭青山的律师强调"假一赔百"承诺的法律效力,而商场的律师则辩称这只是一种夸张的广告用语,不应按字面意思履行。法官面对这个棘手的案件,需要在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合理解释广告承诺之间寻找平衡。 一审判决最终出炉,法院支持了郭青山的诉求,但并未完全采纳"假一赔百"的赔偿标准。法院判决商场按照3倍赔偿,即赔偿郭青山42.48万元。这个结果让郭青山感到不满,他认为这远远低于商场的承诺,决定提起上诉。而商场虽然松了一口气,但也担心二审可能会改变判决结果。 二审开庭时,案件出现了新的转折。郭青山的律师提供了新的证据,证明商场在销售假酒过程中存在主观过错。同时,他们援引《食品安全法》,主张应该适用更高的惩罚性赔偿标准。法庭上的气氛更加紧张,双方的辩论更加激烈。 经过长时间的审理和慎重考虑,二审法院最终作出了判决。法院认定商场存在欺诈行为,判决商场按照10倍赔偿标准,向郭青山赔偿141.6万元。这个判决虽然没有完全满足郭青山"假一赔百"的要求,但已经大大超出了一审的赔偿金额。 判决公布后,各方反应不一。郭青山对这个结果表示接受,认为这个判决体现了法律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商场虽然对赔偿金额感到肉疼,但也松了一口气,因为赔偿金额远低于最初担心的1416万元。 对这件事您有什么看法?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点和见解。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南京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