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决战》第12、13集,娱姐对高希希这个大导演越来越佩服了!
明明从小喜欢的是画画美术,长大了当的是美工;明明是靠拍家庭情感剧出身;明明曾创造了《结婚十年》《幸福像花儿一样》《甜蜜蜜》这样的经典爱情剧,
可他居然开始尝试各种军旅剧和战争戏!
其实,战争戏挺难拍的!
即使是电影版《大决战》,也曾经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拉长镜头,摆出全城出动的阵仗,才拍出了气势恢宏、悲壮惨烈的战争大场面。
它属于那种大投入、大场面的全景式展现。
不但成功塑造了领袖人物的群体银幕形象,动辄上万人的战争场面也是空前绝后,堪称经典。
这也就是为什么剧版《大决战》刚开播时,就有人质疑高希希拍不出影版《大决战》大场面的真实原因。
不过,第12集锦州之战开打前夕的一场白老户屯攻城战,却让我看到了高希希拍战争戏的真实功底!
这场战争耗时16个小时,陈学良领导的整整一个连在没有援军帮助的情况下,打退了敌人15次进攻,最后死的只剩下37个战士。
这足以可见战争的惨烈,战士的勇敢,烈士的悲壮。
也就是这场战役,为林彪等将领攻打锦州创造了有利条件。
反正娱姐看了这场战争,几乎泪崩了好几次。
那么,它到底好在哪里呢?娱姐要从一个“小”字说起。
因为,它的战争戏和影版战争戏还真有所不同,弥补了大场面战争戏难以突出小细节、小镜头、小人物,从而凸显逼真场景的缺陷。
更容易从铺垫的小人物角度出发,引发大家的共鸣!
小镜头展现大格局的确,长镜头可以显示一场战争的宏大和悲壮。
正如剧中战争之初的一场战役,我方领袖提出的一组数据,我方军队以2.5万人消灭了国军10万人。
大场面战争戏可以显现出几万人混战的大场面,体现的就是人数之多。
但战士的生命不是那一个又一个的“1”,累加起来的数字。
他们是一个又一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曾经有血有肉的汉子,曾经有着血海深仇和各种人生经历的活生生的人。
怎么能让这些不断跳动的数字,来代表那些鲜活生动的战士呢?
所以,小镜头的处理和展现尤为重要。
《大决战》的战争场面的确大部分采用的是小镜头处理,虽然没有出现万人大场面,但各个战役却都拍得更有特色,也更加符合年轻观众的观剧体验。
比如,秀水河子战役中,连长为了打开敌军口子英勇牺牲。武雄关带着同志抄小路偷袭,却遭到埋伏,死伤惨烈。
好在,我方战士宁死不屈,才最终吓退了敌军,打赢了这场战争。
但武雄关一个连的人,却最终死的只剩下他一人。这样的战争不可谓不惨烈!
再比如四平之战,这场在历史上有名的战役,更是看得人震惊万分,心痛难耐!
武雄关明明还在养伤,可看到医院周围战火纷飞、炮火连天的场面,他便从临时医院跑出来,继续投入战斗。
看看身边一个个战士倒下,看看阵地上炸起的泥土、炮灰、血水,甚至是残肢,这样的战争真实到可怕。
就连城市街道上,也到处都是敌人战机投下的炸弹爆炸声,一时之间死伤一片。
战壕里刚刚还聊过天的同志,瞬间就失去了生命,有的被炸弹炸飞了腿,有的奄奄一息,口吐血水,有的直接没有了下半身。
最让人心痛的是武雄关,未婚妻刚来阵地找他,他却因为这场战争,坚守到最后,被乔三本打伤,被另几名敌军打死。
看着他被炸掉半条腿,还举着红旗,站在阵地上屹然不倒、往前挪步的身影,那一刻让人泪目。
再比如,九连在冰天雪地卧战壕阻击敌军的那场战役,枪被冻住了打不响,战士们只能想办法用尿来浇热,展开战斗。
就这场战役,让战士王福民丢了性命。
还有我方战士搭云梯攻城时,被敌军在城墙上射杀的场景。他们百折不挠,勇敢坚强,一次次被射杀,一次次再冲锋,反反复复,前赴后继。
战争之后,云梯上横七竖八的战士遗体,让人触目惊心。
再就是锦州外围那场白老户屯攻城战!
一个连的人为了坚守阵地,在援军未到的情况下,和敌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坦克、刺杀、狙击、扫射、地雷等各种形式的战争。
有的战士为了炸坦克,自己当起了人肉炸药包,转身就跟坦克一起灰飞烟灭;战壕里刚刚还在聊天的战友,转眼就被敌人扫射牺牲;
被敌机炸伤的伤员痛苦地喊不出来,炸弹在身边爆炸,一个战友就瞬间消失……
然而即使牺牲的只剩下十几个人,他们依然坚信胜利属于人民,依然鼓舞着自己和大家的勇气,依然凭借着毅力和敌人血拼。
但敌军的死伤也不在少数,我方战士的英勇抗敌,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这是怎样一种精神?这是怎样一种信仰?这血与火的真实场面,怎能让人看得不震撼,不难过,不感慨?
那些书上、史料上一个个的数字,顿时有了鲜活的力量,让我们这些观众更能感受到烈士们的伟大和悲壮。
不是他们的流血牺牲,不是他们的不畏艰难,不是他们这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我们怎能有今天的盛世繁华、幸福安康?
所以,爆炸、枪支、流血、声光电效果,这样多角度、小镜头的呈现,才比影版表现得更残酷,也更真实。
看来剧组真是请了专家,做足了功课,认真投入,讲究细节,才让这部电视剧有了更深远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小人物讲述好故事正如娱姐前面所说,战士们不是5位数最后那一个1汇聚而成,他们是一个个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鲜活的生命。
高希希的战争拍摄手法,还在于运用这些有血有肉的小人物,让人产生共鸣感。
就拿白老户屯攻城战来说,这场战役中出现了三个比较有特点、有故事的小人物。
第一,神枪手杜广生
这个角色一出场就有点神枪手的味道,一枪一个敌军,还有几个是爆头。
特别是有个国军躲在几百米远的汽车下面,从轮胎一角露出个头,杜广生都能一枪射中,简直优秀!
可这个狙击能力数一数二的神枪手却是个沉默寡言,冷漠孤僻的战士。
面对战友乔三本套近乎搭讪,他冷冷不回应,还躲开!
面对乔三本干活唱起了粗俗的二人转,杜广生更是怒气冲冲拿起枪对准了乔三本的头。
果然,厉害的人都有个性!
不过,了解了杜广生的过去,也让人理解了他之所以对乔三本敌视的根源。
原来,杜广生也有一个极其悲惨的过往。
他的姐姐当着他的面被敌军强暴,强暴时嘴里就唱着二人转,而他当时被打翻在地,伤得爬不起来。
他的妈妈去找敌军讨公道,却被对方活活打死。这让当时小小年纪的杜广生心理有了极大的阴影。
所以他才那么仇视敌军,所以他才听不得二人转,这可是血海深仇啊!
剧中有个镜头,大家一起在吃东西,战士们都把自己想吃的食物一一说了出来,有的人说想娘做的饭,杜广生说想吃姐姐烙的煎饼,说完他的眼睛便红了。
这又是搞笑又是泪花的,让人看得百味杂陈,内心翻涌。
眼前是一场死战,战士们只能说说自己的念想,想想思念的亲人,而之后面对他们的刀山火海、枪林弹雨。
然而,年纪轻轻,狙击能力优秀的杜广生,还是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
临死前,他还让乔三本藏着别动,保护好自己,而他却被国军一群人扫射,英勇牺牲。
那一幕,娱姐泪水悄然滑落,特别是剩下的战士在点名喊“到”时,喊到“杜广生”所有人都答“到”,情绪拉到极致,让人忍不住泪如雨下。
第二:从敌方反水的乔三本
乔三本的戏份挺多的,从他在国军开始,镜头就不少。
但在国军时的每一场战役,都显露出这个战士本性的善良。
特别是看到武雄关被他打伤,还用一条腿撑着红旗时的场景,曾让乔三本对我方战士的勇敢和视死如归,产生了极大的触动。
乔三本的人生也很戏剧性。的确,当时不少国军战士也都是从老百姓中抓壮丁抓来的。
他们的家庭有很多都是不太富裕的平民。乔三本家里还有妈妈和两个妹妹,长期被地主压榨剥削。
在敌军仿照我方“东施效颦”采取他们的土改政策时,老百姓的日子更加艰难了!
所以忧心妈妈和妹妹安危的乔三本才从国军战场逃了出来,可没想到这三个亲人却被地主逼迫上吊自杀。悲愤交加的他捅死了地主,加入了我方军队。
不过,作为一个信仰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新人,乔三本还不能体会战士们勇敢杀敌,奋勇血战的坚持和决心。
他在干活时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唱二人转,他在战斗惨烈到不可控制时,竟然劝大家投降,他在看到战士一个个纷纷倒下时,藏起来装死。
用他的视角来展现战争的惨烈,展现我方战士们的英勇,展现他被信仰洗礼的过程,才更有说服力和价值意义。
第三:连长陈学良
连长陈学良的镜头其实不多,但这个角色却体现了一个指挥官的聪明、睿智、勇敢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他利用缴获的弹药,让士兵们填埋炸弹,防止敌军通过;他给大家发放不少炸弹,用于防身御敌。
他让指导员在乔三本跟杜广生发生争执,甚至拔枪相向时,出面批评教育,并且私下进行开导沟通。
他在惨烈的战役还得不到援军支援时,鼓舞大家士气,坚定军心。
他在自己腹部受伤时,还强忍疼痛,让大家看不出来,继续部署应敌计划。
虽然最后一次防御战,镜头没有给到连长,但大概率连长也是牺牲了。
这场战役让一个连只剩下了包括乔三本在内的37人。这足以让观众们感受到了战士们视死如归的英勇,和革命先辈们的悲壮。
小人物身上发生的故事,才能让人产生共情,让战争有了惨烈之外的鲜活和温度。
这才是高希希导演的高明之处,不是吗?
高希希为何能拍好战争戏从上面这些娱姐的观剧体验,足以看出,高希希是能拍好一部战争戏的。
虽然不是万人大场面,但局部小镜头的设计,以及小人物的心理和故事的生动描写,才是让观众认可的根本原因。
打仗不是一群人乱喊乱杀,机关枪不停地“突突突”,飞机不停地“轰轰轰”。
而是那一条条生命如何打动我们,让我们感慨,让我们敬仰,让我们感受战争的惨烈,和烈士的悲壮。
其实,高希希能拍好战争戏一点也不意外。
他曾经说过自己用大量笔墨呈现了十几个小人物,“他们都是宏大历史背景下的鲜活个体,代表了在大决战中无数为国家前途命运做出贡献的普通人。他们每个人都用汗水、鲜血和生命,托举起了国家的新生。”
为了展现这段历史,高希希透露,这部剧真实还原了85场战役和战斗,光拍摄就跨越了5个省市,挖掘战壕总长度超40000米,子弹超过10万发。
他还说,在战争戏方面的拍摄投入,这部剧花的资金远远高出同类题材剧作不少。
除了这些,他们还做了7500套服装,用了107门道具火炮,6辆坦克,1400余支枪,以及国共两军的装备设计共计12000件,战场装备类道具15000余件,陈设道具20000余件。
看看,这才是一个大工程。
高希希要的就是细节展现的历史表情,以及场面呈现的战争质感。
他一直坚信,只要人物真实,鲜活了,观众们就能真切感受到这部剧的历史温度,从而产生共情。
不得不说,他的目的达到了!
其实,在《大决战》之前,高希希在电影《八子》中塑造的战争场面就因为太真实,让人想哭!
那部影片战争场面比例高达80%,有4500多个炸点的爆破量,收获了观众不少好评。
总之,好的剧本、好的演员,再加上好的导演,《大决战》才不再是冷冰冰的一段历史,一组数字,一个简介。
而是能让人感动,让人泪目,想跟着剧中角色一起紧张,一起难过,一起愤怒,一起欢喜的好剧,不是吗?
烂片,从编剧至拍摄
这个电视剧确实拍的很好烂,从演员到场景和电影版的无法比拟。
煽情痕迹太多反倒落了下乘,但不煽情又不会拍了[笑着哭]
好莱坞看多了,以为什么都可以当大片拍。
电视剧拍成这样的战争片已经很不错了👍,说人家是烂片的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态[好生气]
都是别人拍过的老套剧情,长镜头才是群众需要的
理解为什么当年拍的名叫《大决战》而不是叫《决战》吗?什么时候真正理解这个“大”字,再来评论吧。
高拉稀就是烂片之王,这么好的题材拍成这样,对不起共和国先烈。
最近这两集 拍的还不错 咱就甭吹毛求疵了
大场面没看出来,全用小战役一笔带过。
高导真的不适合拍这种题材的正剧
看了几集,我个人感觉这就是一部毁题材的神剧!
台词都整不明白,其他就别提了!
最近在看,人物刻画和战争的小细节不错,但每次战争戏的同质化比较严重,都是套着框架在拍,感觉你把下一场战斗的画面套到前几次的都不违和。而且名字是大决战,体现的是宏大的场面,细节是到位了,场面小了,气势不够,感觉就像tvb在拍大场面战争戏。
没电影版好看
以小见大是不错。可既然是大决战,总是大的地方多,恢宏的场面也多。这部剧整个多少集都是小事,虽能以小见大,但太过琐碎,显得主次不分。反观电影版《大决战》,也有很多小人物,小场面,可都是点到即止,观众可以产生共鸣,又不至于喧宾夺主。别说影版用了多少军队,只说这些细节方面也秒杀剧版。而且影版也有十几小时时长,各方面都很精致。只可惜不是现代数码高清版本,在小屏幕上没效果。
比电影版精彩多了,叫人感到胜利来之不易。电影版无非就是场面宏大,大炮一响,冲锋号一吹,战士们英勇冲锋就攻下城了,
垃圾到爆,还洗?
电视剧是高导拍的吗?
拍的一般 跟影版差距不小
剧版大决战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毫无紧迫感。
还是电影版的厉害点
请小编看过《大决战》电影版的大兵团作战战争场面再出来捧高某的臭脚!
同志们!三大战役首战辽沈战役就要打响啦!希望大家奋勇杀敌,给淮海和平津两场战役的兄弟们打个样儿!!![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虽然不能跟电影版的比,可你动不动几十个人冒充一个军一个兵团,太尴尬了吧????穷成这样?
现在条件这么好拍得还不如以前,太遗憾了!
送你两句,格局
高希希是什么鸟?
不错,看了
大决战从重庆谈判开始拍,多少有点跑题了吧,从济南战役开始比较合适吧
五烂片的典范:编剧烂、导演烂、选角烂、格局烂、叙事烂!
三大战役没有气势恢宏的大场面,还是三大战役吗?小场面只在刻画细节。
以小见大才接地气!懂个毛?多读点历史,拒当流量表![得瑟]
拍的真不错
这个战争场面是所有国产连续剧中最好、最真实的。
拍的不错,特别是塔山狙击战攻锦 人物刻画的很好 英雄梁 士英 配水池一营, 解放战士,还有国民党后撤重新冲锋 ,狙击战撒豆子战术。
很好看啊
我觉得不错了,具体班排战术都展现出来了,还有使用枪榴弹的,就这一个装备就看出来导演组其实用心了,少一个个食古不化。大决战电影谁没看过?大集团冲锋是不错,但具体战斗细节展现确实比较少,不必纠结,要结合时代背景,现在不歌颂正能量不煽情你这片子能过审?
大决战讲的是三大战役,现在剧情还没开始,等开始可再看吧,挺期待的
很好啊 普通大众看的 不要用专业的眼光吹毛求疵
拍的没电影好,电视剧篇幅长,想看的细节没突出。
开始几集确实看不下去,后面就很不错了
疼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