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一个爱恨交加的过程,也是成为自己的必经之路。
认清自己的不足,才能在前行的路上越走越稳。成功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弥补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才有最好的运气。
一个人的成长,始于意识觉醒,终于逆商的培养。
宠辱不惊的面对成功的喜悦,坦然接纳失败的苦涩,才能顺势而为,掌控自己的命运。
改变思维“改变”两个字听着容易,做起来很难。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愿意主动醒来。
我儿子乐乐小学时天天在“沉睡”,每天放下书包就看不见人影,天黑透还不见回来。问他去哪里玩?找谁玩?玩了什么?得到的回答只有倔强的沉默。
哪怕被我狠狠用棍子打一顿或让顶着书站一小时,他都沉默不语,从来不做任何解释,但依然我行我素,愈发不像话,有几次晚上十一点还没回来。
那时的我,面对整天不着家的孩子,绝望到了极点。心想要是能让孩子爱上学习,让我多吃多少苦,多遭多少罪,我都心甘情愿。
没经历过黑暗里的哭泣,就不懂得绝望得有多彻底。
我经常在寻找孩子的夜里,一边哭泣,一边寻觅,从这个小区找到他可能去到的另一个小区,一找就是一两小时。
多想让孩子爱上学习,多想让他不对我那么敌意,能不那么叛逆。即便实在不喜欢学习,能准时回家也行。
那些年眼泪教会我诠释一个词“徒劳无功”,一个人的思维不改变,陷入偏执,是无法被外界叫醒的。
正如我曾经年幼叛逆的儿子以及愚昧无知的自己。
人的思维是一个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的过程。以“为他好”之名投射爱的暴力,不能让人生变得更开阔,也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
但由内向外打破自己的僵化思维,需要强大的内心,需要清晰的逻辑,更需要清醒的自我。
当我改变了自己批评、谩骂、抱怨、指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后,孩子也真正的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他看我的眼神没那么仇恨了,眼里的不屑开始变少了,从沉默寡言开始沟通交流了,甚至有时还会偶尔翻一翻书。
每个人都需要改变,过程可能很漫长和痛苦,甚至煎熬,但不经历破茧成蝶的漫长黑暗期,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还可以有多好。
与其总是在原地挣扎苦闷,不如向前一步,尝试改变。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也能带来大改变。
成为自己不要活成别人喜欢的人,要活成自己喜欢的人,要成为自己。
总有一些人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想讨好所有人,总想被人喜欢和热爱,结果却弄丢了自己。
与其在活成别人的太阳,不如活成自己的星星,点滴星火也可以燎原。
我一直对乐乐说:不要管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说你,你自己想成为谁,才最重要。
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很“鸡娃”的励志妈妈,其实并不是。
我只是想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激发出内心的渴望,慢慢具备前行的勇气。
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规则,总想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却在讨好和试探中丢了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与其总是患得患失,倒不如活成自己的光,当你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用星星之火来照亮自己时,就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
在向着梦想出发的路上,会有很多的障碍,它们会束缚住你的手脚,也会挫败你的心智,甚至会让你对自己产生怀疑。
但是,只要不畏惧前方的黑暗,坚定信念,每一个至暗时刻都会成为点亮你梦想的星光,都会成为前行中的助力。
那些杀不死你的挫败感,逾越过去,必将会令人更强大。
愿你我都能在迷茫和无助中,成为自己,热爱自己选择的,选择自己想要的,成为自己。
掌控命运提起命运,会想起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的一句话: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一个在黑暗里前行的人,经历的痛苦与无助,并不是一句“你太脆弱”了能够诠释。
想起乐乐前几天考试失利后的沉默,平时特别喜欢说话的他一言不发,我不认为是因为心理素质差或者太脆弱才会这样。
乐乐从一个满不在乎的腼腆小孩,到舔尝到成功的喜悦,再到信心百倍决定去重塑人生时,却被现实反手一击。
就好比一个从来不敢尝试、不敢奢望美好的卑微之心,刚刚碰触一些光亮,瞬间又被熄灭后的绝望与深深的怀疑。
我懂他的疼,懂得他的悲欢与梦想,也懂得他太急于想改变自己,原以为努力过后就会是柳暗花明,却又被暴击后的失落与挫败。
但我依然想说一句:所有的一切,都是生命的礼物。命运无法避免,但生活还可以选择。
即便生活虐你千万遍,你还可以待它如初恋。它怎么对你是它的事,而你怎么对它是你的事,这就是阿德勒说的“课题分离”。
人生实苦,没有人能躲得过,但是我们吃了那么多苦,走了那么多的路,只是为了遇见那一点点的甜。
掌控命运并不是要扭转它或是征服它,而是在命运曲折,生活千疮百孔之时,接纳它并与它和解,这才是真正的掌控。
运气不是等来的,而是把过程做好的水到渠成,成为自己是过程做好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