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引导员的圆梦故事

扬眼 2024-10-03 21:23:00

“北京奥运会16年了,那个夏天,留下了太多难忘记忆,这是我给2008的答卷。”2024年8月8日,吴亚文发出这条朋友圈,获得许多好友的点赞。那个激动人心的“鸟巢之夏”,时至今日依然能引发人们的强烈共鸣。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被誉为21世纪标志性体育事件之一。作为开幕式上法国代表团的引导员,来自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吴亚文和其他引导员们一起,身着大红的立领裙衫、明眸嫣然,她们微笑着,引领着各自的代表团进入鸟巢主会场,“百年奥运梦,也是我的梦。我用努力为自己争得机会,做了一件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事。”

汗水浇出花样笑容

作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至关重要的一环,运动员入场时,奥运礼仪引导员将手举写有国家名字的牌子,引领运动员入场,在开闭幕式的全球直播中,每名引导员将获得8秒左右的“特写时间”,她们的青春靓丽将被世界各地的几十亿观众深深记忆。故此,有人用“8秒定格,终身荣誉”来形容奥运引导员们所承载的、值得自豪一生的荣耀。但是,美丽和荣耀背后却是训练的异常辛苦。

作为07年新丝路模特大赛的全国亚军,2008年3月,吴亚文与苏州大学另外5名志愿者经过层层选拔,如愿进京参加培训。最开始,北体大的体操老师开始为她们培训“职业微笑”,体操老师对她们说:“无论什么时候,你们的笑应该是露出8颗小白牙,多一颗不行,少一颗也不行。”为了保证自己笑得标准,吴亚文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照镜子,数自己笑时露出的牙齿。有时一练就是两个小时,面部都抽筋了。

过了这一关后,吴亚文和她的同伴们在八一军体大队参加2个多月的封闭集训。每天五六点钟起床晨练,往山上跑3公里;训练站军姿时,头上顶个水瓶,每天两个小时下来,双腿发麻,手肿得像萝卜;训练举牌时,一块牌子重7斤,举起保持60到90度的角度,一举几个小时,还必须穿着高跟鞋。“去北京的时候我们一共有400多人,但实际最后走上开幕式的只有200多人。”

张艺谋导演第一个选中她

初次带妆进入“鸟巢”彩排,当灯光打上面颊,现场音乐在耳边隆隆作响,“那种从心里散发出来的快乐,到现在我都记得。”也是彩排时,吴亚文才恍然大悟为什么训练的教官说“不仅要漂亮,还必须具备女兵的气质”,作为引导员的她们入场时要穿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直领裙衫,腰稍微有点不直,手里举着牌子,样子就非常难看。

8月1日,吴亚文再一次进入鸟巢整体联排。“那天我们所有人都化好了妆,穿好了服装。突然人工降雨,我从没淋过那么大的雨,被雨淋得无法呼吸。”尽管内心慌乱,但是现场每一个演职人员都按照既定流程顺利地完成了当天都彩排任务。“那一刻,我深刻理解我们前期军事化训练的作用,也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专业精神。”

“你,出列!”8月5日,奥运会开幕式最后一次彩排后,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组总导演张艺谋从控制间里走出来,亲自挑选各国运动员入场式引导员,第一个就相中了吴亚文。说起此事时,吴亚文还是非常兴奋。

当时有285名候选人参加彩排,大家被分成四排,彩排结束后,张艺谋要亲自挑选前入场、后入场15个国家以及15个大国的运动员入场引导员等40来人。当时大家都很紧张,当张导走到位于第一排中间偏左的她的面前时,对她招了一下手,示意她出列,就这样吴亚文就有幸成为第一个产生的引导员。最后吴亚文成为法国代表团的引导员。

开幕式,我们很精彩

最难忘的一天如期而至。

2008年8月8日早上5点,吴亚文和同伴们就起来化妆,下午三点便来到鸟巢外等候,“当时身边都是世界各地的人民,有来看比赛的,还有各国的记者。”从那一刻,她们就进入了状态,从这时起,她们将在9个小时的时间里,用完美的表现回报连日来的辛苦。“当时就有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有一种有朋自远方来的主人翁的感觉。”

晚上九点,运动员开始入场,吴亚文引导的法国代表团是第147个上场。“当我走进鸟巢,10万现场观众出现在我眼前,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看到人间的‘银河’。”作为中国青年,吴亚文称自己有一种使命和担当,虽然引导员举牌子的工作看起来很小,但是它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气神,“我想的是要把这个任务完成好,将这种使命感和自信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出场仪式之后吴亚文引导运动员们在规定的位置等待圣火点燃。“我的站位恰好背对着圣火,但是李宁是会从我面前‘奔跑’过去的。我从观众的反应里知道圣火点燃了,当时我脑海里是1932年刘长春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他身后是满目疮痍的中国,之后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如今,在我的面前,是无与伦比的中国,100多年前的奥运三问,我们中国人终于实现了。”

谈及奥运会对自己的影响,吴亚文表示,一方面是人生追求的改变,另一方面是思想认知的提升。“那时我才大二大三,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在训练的过程中,我萌生了做老师的想法,希望能在讲台上将我习得的本领和知识传递下去。”与此同时,吴亚文称经过奥运,她意识到曾经关于“民族”和“国家”的宏大概念,如今在她的心中逐渐具体了,“至今难以忘怀,我手举引导牌入场,心中无上光荣。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和国家紧紧连在一起。每每回想起这些瞬间,都让我能够以更饱满的热情去迎接明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金雨希

校对陶善工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