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镇政府上班,我不是公务员编制,而是事业编制,我们镇书记和镇长找我谈话了,对我“躺平”的表示不满,在此先声明一下,我“躺平”不是说不上班,也不是说和领导唱反调,甚至对着干,而是我一天只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对于不是属于我得工作,我是一点也不愿意干,镇书记和镇长可能不了解其中的原因,所以对我有误解,才找我谈话。 我是乡镇事业编制干部,在基层工作十几年了,基本上是驻村工作,在镇机关没有干过,所以自己的工作强项是处理农村群众之间的矛盾,以及征地拆迁等工作,对于镇机关的一些业务不是很熟。 之前,镇民政办的一个负责人因病请了长假,分管的副镇长想把我调到民政办当负责人,具体协调处理民政方面的工作,我是极其反对的,因为民政工作非常重要,涉及低保、五保、残疾人补贴等各方面的社会保障工作,说白了都是和社会保障资金发放有关,自己又是一个粗人,害怕胜任不了该项工作,怕错发、漏发社会保障资金,那样影响就大了,所以我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分管副镇长的调动要求。 后来,这件事情被我们镇书记、镇长知道了,把我叫到办公室,也是严厉的批评了我,认为我不服从组织管理,我解释到,自己多年来一直从事驻村工作,对于镇机关的业务不熟悉,怕出错,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镇书记和镇长鼓励我说,你不能抱着“躺平”的心态,在乡镇上工作,我们应该是全才,应该练就一身“万金油”的本事,当不同的工作分到手后,依旧能漂亮的拿下,这才是优秀乡镇干部该有的样子。 听了镇书记和镇长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打算试试,我很快进入了新岗位,有不懂的也会及时向民政办的工作人员请教,如果其他复杂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向县民政局请示,经过我一个月努力,也是很顺手的胜任了此项工作,也得到了镇书记和镇长的表扬和认可。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明白了,作为乡镇干部,应该不断练就自己的基本功,各种工作基本都要会,因为乡镇工作不像县各部门那样专业性很强,或者都是垂直业务,我们乡镇工作是对应县里面十几个局的工作,也就是“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这样的工作现状,必须要求我们乡镇干部自身能力非常强,不管哪一个部门安排下来的工作,我们都要能接的住,也要完成的漂漂亮亮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