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anco 111 2024-10-05 20:52 王忠嗣最巅峰的时候身兼四镇节度使,控弦二十万,人不照样没造反吗?关键是所托非人啊,安禄山最开始也没想急着造反,杨国忠欺人太甚把安禄山逼的狗急跳墙。 用户11xxx33 回复 10-05 22:58 所托非人也是昏庸的一种,而且安一离开长安,他的权力就没有约束和牵制。你像韩信,自己招的兵,自己筹的军粮,但手下将领都是刘邦的亲信,刘邦就能把他拿捏的死死的;再比如王翦,把秦国的兵都掏空,他就算想造反,根本不可能有人跟他走;朱元璋手下那帮草根将领,再嚣张跋扈,连正视老朱的眼神都不敢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回复 10-06 06:54 王忠嗣没反,不代表制度是对的,只是恰好王忠嗣是忠的罢了。订立制度,不能寄希望于官员自觉,必须假设官员不自觉有二心的最坏情况,并予以提前设防。如果唐朝一开始就制定,节度使不可兼任数镇,那安禄山相反,都没有那个实力。
用户10xxx39 73 2024-10-05 15:43 李隆基早死十年绝对千古一帝。 没有名字的用户 回复 12-13 20:03 得早死15年以上,因为安禄山天宝十二年造反的,李隆基他哥死了之后改元天宝就开始是昏君了 123 回复 12-01 21:39 景帝皇帝朝代牛逼哄哄,在汉朝不行,庙号都没混上
用户12xxx15 58 2024-10-05 14:22 亲儿子?唐玄宗儿子的待遇能跟安禄山比?唐玄宗的儿子是历朝里最难混的皇子,安禄山是历朝里最受宠的藩镇大将 用户87xxx83 回复 10-08 19:27 唐玄宗杀了多少个亲儿子? 沐雪随风 回复 用户87xxx83 10-09 10:23 短短一日杀三位皇子
往事 43 2024-10-05 16:43 最重要的是把府兵制搞崩,而且离长安那么近还封节度使不衰落何为 爱与正义小金金 回复 10-07 09:45 注意达官贵人土豪士绅才是百姓,底层?那是牲口,明史:是秋,陕西,山西,大旱饥,人相食,简单几个字,字字代表几十万人命,就这还多少人喊打李自成误了大明,但凡有口吃的谁特么造反…… 呵呵 回复 10-07 14:02 万历的后宫日常花销可与打仗军费匹敌,后期宗室与功勋烂是皇室默许的,不然拿张居正一家做投名状干嘛[滑稽笑][滑稽笑]
棚友 42 2024-10-05 21:31 没有人是傻子 我更相信 唐玄宗是为了平衡日益庞大的中原士族集团 不得已重用异族将领 大茄子 回复 10-07 10:00 [晕][晕][晕][晕][晕] 爱与正义小金金 回复 10-06 23:20 上一个削弱关陇集团的是广神,于是有了三征高句丽葬送百万大军,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爸爸 36 2024-10-07 07:51 其实叛乱发生了也不要紧,只要固守潼关不出,安史之乱的规模也就一个七国之乱。说到底唐明皇太昏庸了… 扎心了你个老6 回复 10-25 23:25 唐朝的长安都城片区人口居住太密集了,唐朝长期的安定,经济繁荣,达到封建王朝的第一个巅峰,开元盛世的人口估计过亿,关陇平原地区应该人口有几千万,早已不是秦朝时期600-700万量级,远远超过耕地面积的承受能力,没有运河把南方粮食送过来,长安都城圈的吃饭问题就很严重了。 不存在的 回复 扎心了你个老6 11-11 10:39 唐朝关中就长安人口多,其他地方没多少人,人口最密集的地方是河北,就地图里那个范阳节度使位置,这也是安造反的原因之一,说的远点这事还得从李渊杀窦建德开始扯
抱团软特铁血大跳投 22 2024-10-06 17:32 河东节度使安禄山虚领的,实际统兵的不是他 抱团软特铁血大跳投 回复 大星星 11-12 18:21 安史之乱后才军阀横行的,之前皇权的威信还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像你说的那样,各地节度使坐山观虎斗多好,何必豁出命去勤王,和安禄山谈一下分割天下不好吗?军阀遍地是因为一是李隆基先是听信太监谗言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给各个节度使心里埋下了阴影,再就是乱指挥,造成忠于朝廷的军队大量损失,特别是邺城一战,稳赢的局,能一战打掉叛军最后力量的战斗,让太监监军,瞎指挥,造成军队溃败,中央最后的底牌神策军死伤殆尽,再也无法压制地方了,最后就是河北名义上投降,但是实际割据地方,各地节度使就有样学样了 大星星 回复 11-12 16:43 安史之乱之前就已经是军阀横力了 那些军头跟着安禄山造反觉得安禄山能带来更利益 后面发现打不过下面军头了就反了他俩 安史之乱没有平,死了两个节度使罢了。后面河北军头照样听宣布听调。很兴趣可以看看唐史,朝廷派来节度使下面军头不满意直接杀了自己立一个。安史之乱之前到五代十国换了无数个节度 流水的节度使铁打的军阀 更出名黄巢之乱都打进长安了,那些节度使作壁上观眼睛就盯着自己一亩三分地
用户18xxx19 18 2024-10-05 21:24 李氐皇族是不是死绝了,多封几个王相互制约不好吗? 驻倭华军 回复 10-06 17:59 李唐的皇帝砍兄弟传统。 皎皎兮月明 回复 10-08 02:56 皇族是有皇位继承权的,给了兵权地盘更有野心。
明日方舟 16 2024-10-07 22:22 北方面对的是契丹原因是单一的节度使根本不能应对这样的威胁。必须统一指挥调动三个节度使的兵力。 塞度林木 回复 水中鱼 11-29 20:53 看神探狄仁杰,武则天时期契丹就攻打过幽州,怎么会不算什么 水中鱼 回复 11-18 01:30 并非如此,契丹当时不算什么,即使是唐朝后期一个平卢节度使也吊打契丹,根本不可能用到三个节度使;有句话说的很好:一个看似有问题的举动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更大的问题。唐玄宗这个安排的背景是河东士族的越大强大和盘根错节。
用户80xxx03 13 2024-10-05 10:26 这图太不标准了 用户80xxx03 回复 黑芝麻糊 10-14 14:50 安禄山时期平卢有这么大?契丹已经崛起,还有渤海国,室韦等外族。辽东之外都不可控! 黑芝麻糊 回复 10-14 14:34 怎么不标准了?这是盛唐时期的疆域。初唐时期李治治理时疆域曾达到最大,但李治统治后期昏庸无道,导致各个有实力的少数民族领地纷纷反叛,因而唐朝疆域大幅度缩水。武则天时期就是这样的版图了,唐玄宗还在更后面
爱德华 12 2024-10-06 07:00 到处是节度使,到处拥兵自重, 橘子哥 回复 10-06 17:05 唐后期节度使更多,哎!好乱 爱与正义小金金 回复 橘子哥 10-06 23:30 后期是朝廷故意拆分的,想分化瓦解,结果造成局面更混乱,毕竟大家都不傻,某藩镇造反,其他藩镇跟随朝廷平叛,出工不出力,甚至感觉叛军顶不住了就直接反水造反,让朝廷功亏一篑,就是苦了底层百姓,造成底层百姓也武德充沛,都能干的过辽太宗的正规军了[滑稽笑]
一别不回 10 2024-10-05 21:41 节度使这个官职为什么会出现呢,掌握地方军政财权,按理说皇帝再昏庸也不应该这么安排啊。 是鬼旦啦 回复 10-06 20:24 早期节度使只是控制兵权,没有人事任免权,没有行政权力,没有税收权力,安禄山那时也没有,名义上没有,实质上已经有所以造反,后来经历100晚唐时唐中央才全部丧失这些权力,也是皇权 独孤倾城 回复 11-14 09:30 分权集权再分权,基本就是一个王朝的兴衰史。早期打天下大家一起干,基本不怕分,毕竟皇帝强,能收回来。中晚期帝国矛盾一堆,而且那个年代中央很难完全管控地方,还想苟延残喘就只能这样拆缝补漏,最后尾大不掉,进而完蛋。
用户55xxx98 9 2024-10-08 18:09 朝廷被关陇士族把持,河北士族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再加上安禄山这个外族反骨,各种条件促成安史之乱 歪木 回复 12-01 17:12 纯二臂,颜真卿是不是河北士族?魏征,房玄龄,秦琼,苏定方……都算河北系
用户11xxx16 8 2024-10-05 09:15 安禄山是东北人啊 大茄子 回复 10-07 10:02 靺鞨吧? leekey 回复 10-07 08:26 粟特人就是伊朗雅利安人的一部分。至于居住中国的粟特人,或许也会融入一些东亚血统的吧。
用户17xxx94 7 2024-10-05 16:22 亲儿子是拿来杀的,一天杀三个,快乐消消乐。 我家的阳台很大 回复 10-06 19:44 主要是他儿子有前科,在这之前就问颖王要了两千副铠甲被发现了,要知道李世民对他儿子藏了两百副铠甲的处罚可是直接废黜成庶人,张九龄劝了李隆基说这是子弄父兵,才勉强让李隆基没有处罚太子,然后太子第二次趁着李隆基出宫居然和几个兄弟带兵夜闯宫禁,李隆基脾气再好也受不了了呀
云与山 7 2024-10-05 22:49 节度使是最煞笔的一个设置 是鬼旦啦 回复 10-06 20:35 不是,府兵制解决了军队生产自给自足的过程,个人认为,唐的前身是隋,再前身是西魏,是鲜卑人高度融入汉文化的过程,而军事体质是一脉相承。而节度使,是节制这些府兵的最高地方官员,高适,对于我们来说是诗人,他自己其实是军人,剑南节度使,李隆基后忘记谁了,杀这些大臣军官极多 ,那个时代是这样的非常依赖个人英雄作用,所以在权力面前腐化是不奇怪的事。也是由于唐皇是源自陇西集团,虽然领导人是汉人,但底子是鲜卑族与汉族高度融合,皇权代表的也是这个大融合,所以很多番将,哥舒翰就是例子,虽然老了也不能善终,被李隆基逼出潼关战死,高适是目睹这个悲壮过程,他当时是副官 云与山 回复 是鬼旦啦 10-06 21:03 军政一把抓和封王有什么区别?节度使就是属地的王,国中国,不造反等什么?唐朝亡国也是亡在节度使
沉默的小强 6 2024-10-14 23:50 唐朝设节度使是因为朝廷财政无力承担巨额的战争费用,就搞募兵制。节度使负责招兵买马,朝廷也不给费用。节度使自己收税解决军费问题。这就造成了节度使权利过大的问题。节度使成了士兵的衣食父母,士兵不再听命于朝廷。节度使说反,士兵就跟着反了。
用户13xxx12 5 2024-10-05 20:23 李亨夺权晚了点 Bianco 回复 10-06 04:41 没有安史,李亨绝无可能提前登基,看看他几个哥哥怎么死的?好兄弟王忠嗣怎么死的?老丈人家怎么被整的?李唐一朝出了名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太子、皇子都很高危,一不小心就被按个谋逆罪杀了。 用户18xxx26 回复 10-05 21:45 你以为他容易夺权啊???要不是安史之乱,逃难到四川,他还夺权不了。
用户61xxx52 4 2024-11-27 11:05 明朝总督和唐代节度使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明代总督没有人事权,所有人事任命必须经过吏部或者兵部的同意。而唐代节度使有完整的人事权。安禄山在造反前把原来的人全换了,全换成自己人。所以两者相比,明代制度更安全
不凡豆花 4 2024-12-07 22:33 据野史记载,晚年唐玄宗那个方面不太行,杨贵妃吃不饱就看上了年轻力壮的安䘵山,为了方便行事就干脆收他做干儿子,安䘵山再利用杨贵妃给唐玄宗吹枕头风,让唐玄宗相信他,并将大半军权与地盘交给了他,本来安䘵山不想反的,但安䘵山年纪大了那方面也开始不济,杨贵妃喜新厌旧又看上了另一人,安䘵山妒火中烧就反了。
用户13xxx87 3 2024-11-14 12:35 所托非人罢了。。。人际关系是非常复杂的。有些人嘴巴臭 爱骂人脾气大 但是就很忠心 打死不叛变 有些人看似朋友 掏心掏肺。。就是想巴结你捞好处 等到分到好处就想自己携款跑路
用户61xxx52 3 2024-11-27 11:04 明朝总督和唐代节度使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明代总督没有人事权,所有人事任命必须经过吏部或者兵部的同意。二唐代节度使应有完整的人事权,安禄山在造反前把原来的人全换了,全换成自己人。所以两者相比,明代制度更安全
人在旅途 2 2024-12-10 12:49 中华五千年汉人的兴衰唐朝“安史之乱”是个转折点,“五代十国”北方游牧民族从部落向国家的转变可以说这是北方游牧民族和我们农耕民族攻守易形,尤其是燕云十六州的失去彻底失去了骑兵来源,同时宋朝重文轻武也是唐朝武将判乱的根源所在,所以才有了蒙元骑兵横扫欧亚大陆的强大,包括后来清朝的疆土的面积是任何一个汉人王朝都不可比的,可见冷兵器时代骑兵的强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