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戊戌变法后,荣禄问慈禧:“万一康梁是对的,大清将繁荣富强,比肩英法,抗衡日俄,是

戊戌变法后,荣禄问慈禧:“万一康梁是对的,大清将繁荣富强,比肩英法,抗衡日俄,是不是我们做错了?”慈禧说:“可以不发展,可以不进步,可以不文明,但手中的权力不能丢,家族的利益不能丢,老祖宗的面子不能丢。” 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朝政坛风起云涌,各方势力纷纷展开行动。在这些历史事件的背后,荣禄作为一位关键人物,其角色和影响备受关注。他的形象在后世评价中饱受争议。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在变法失败后,持续对慈禧太后和荣禄进行猛烈抨击。他们指责荣禄顽固守旧,是阻碍中国进步的主要罪人,并称其为政变的主谋。这种观点在当时的舆论中广泛传播,甚至在荣禄于1903年病逝后,维新派报纸仍对他进行讽刺和批评,公开讨论他的历史责任。 然而,许多历史学家和当时的学者发现,康梁对荣禄的指责并非完全属实。康有为在逃离后,捏造了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尖锐对立的细节,将皇帝置于尴尬的境地。这导致光绪帝在其后十年里,处境极为不利,几乎被冷落。 实际上,荣禄在变法期间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态度。根据一些史料,他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为翁同龢等维新官员争取了较轻的处罚。在庚子事变中,他多次劝说慈禧太后推行新政,希望通过改革避免国家危机。清朝的许多改革派官员,如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和袁世凯等,都认为荣禄并非顽固守旧之人,对其持有一定的肯定态度。 荣禄的个人特质在清末的政治舞台上显得尤为特殊。他处事圆滑,善于揣摩上意,深得慈禧太后的信任。当太后没有明确反对改革时,他积极履行职责,尽力满足皇帝的要求。但当太后开始对变法持有疑虑时,他又显得谨慎,小心翼翼地试探,而不敢坚持己见。他更多地选择在事后劝说太后,试图减少对相关人员的打击。 荣禄既支持改革,又不愿冒犯权贵,始终在平衡各方利益。然而,这种过于谨慎的态度,使他在国家面临重大转型时,缺乏必要的担当和勇气。他无法像西乡隆盛、伊藤博文那样,在关键时刻引领国家走向新的方向。 荣禄的能力在满蒙亲贵中已属上乘,但他更注重自我保护,避免与权力核心产生冲突。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历史作为。当国家陷入危机,他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安全和仕途,而非国家的前途。 在戊戌变法期间,荣禄并非一味反对改革。他在关键时刻为京师大学堂的保存提出了重要建议。在庚子事变中,他主张剿灭义和团,保护国家的基础设施,试图通过和议避免与列强的全面冲突。然而,他的劝说未能奏效,国家最终陷入了更深的危机。 荣禄的个人选择和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历史的走向。他的谨慎和圆滑,既是他在权力斗争中生存的法宝,也是他未能推动国家前进的原因。 戊戌年间,大清帝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漩涡中。光绪帝在这风雨飘摇的时刻,试图以变法图强,为国家寻找出路。然而,这场历时仅103天的变法,却以失败告终。 1898年,光绪皇帝连续发布了184道改革诏令。然而如果改革失败,他将再次被权力边缘化,重回只能在慈禧太后面前低头的状态。 变法的过程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作为新思想的代表人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的影响力却相对有限。康有为仅有一次短暂的觐见光绪的机会,梁启超更是因为语言障碍,未能与皇帝深入交流。他们的知名度更多地源于其在社会上的声望和积极的宣传,而非实际的政治影响。 真正阻碍变法成功的,是改革本身触及了满族权贵的核心利益。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政权,清朝对自身的安全感一直存在深深的疑虑。为了维护满族的特权,政府机构中满人的比例一直被维持在高位,许多职位都被刻意保留给满族官员。虽然满族在文化上迅速汉化,但他们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内部圈子,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待遇。 满族官员的政治能力逐渐下滑,但他们依然不愿放弃手中的特权。在改革触及八旗制度、漕运等涉及满人利益的领域时,保守势力的反对声浪迅速高涨。他们认为,这些改革将动摇满族的根本利益,甚至危及清朝的统治。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之间的权力博弈也加剧了改革的困难。虽然按照礼制,慈禧应在光绪成年后归政,但她始终对权力恋恋不舍,继续在幕后操纵朝政。这种二元权力结构,使得改革在推行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阻碍。光绪身边的新派官员的崛起,引发了慈禧的警惕和不满,加深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在压力之下,光绪皇帝尝试通过秘密渠道寻求支持。他希望通过掌握实权的军事将领来巩固改革。然而,当他向袁世凯求助时,却被对方背叛。袁世凯将计划告知了慈禧的亲信荣禄,导致改革派的计划暴露。慈禧随即采取行动,控制了局势,将光绪软禁,并镇压了改革派人士。 变法的失败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改革的举措被全面否定,朝廷内部的保守势力得以巩固。更为严重的是,这次失败加深了满汉之间的矛盾,使得清政府在处理民族关系和应对外部压力时更加被动。 不久之后,义和团运动席卷全国,清政府试图利用民间力量对抗外来势力。然而,这一策略最终引发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使得国家陷入更深的危机。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43
用户13xxx43 25
2024-10-05 19:01
康有为或许是个罪人

云水禅心 回复 10-05 19:32
典型的投机分子,伪君子一个,变法失败后,六君子慷慨就义,他逃之夭夭,之后又打着变法的旗号招摇撞骗,骗海外爱国华侨捐款,那些钱全部进了他自己口袋,又利用这些钱投资,赚的盆满钵满,在瑞典买了一个岛,建起了富丽堂皇的“北海园林”,自己逍遥自在,早把变法救国的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和平使者 回复 10-05 20:31
呵呵

痞子流氓男
痞子流氓男 16
2024-10-05 19:40
康有为这货就是个投机分子,不配和梁启超先生放在一起讨论
绝不妥协
绝不妥协 7
2024-10-05 19:25
所托非人,老康有罪!
土星
土星 7
2024-10-05 20:38
封建时代天下是私人的,伴君如伴虎没必要愚忠,名哲保身为上荣䘵做的没错。另外皇上也过于心急,和慈禧年龄差那么多,慢慢熬吧。先乖点听话等慈禧百年后,再慢慢掌握话语权也可以
foxwu
foxwu 6
2024-10-05 19:32
康梁本无大功,光绪帝在甲午中又独断专行大败亏输,这组合想要定国策,根本没有基础
白云宗主
白云宗主 5
2024-10-05 21:02
这话聊的跟亲身经历一样,祖上是爱新觉罗,还是莲英的后人呐![并不简单][并不简单][并不简单]你咋嫩清楚呐????[狗头][狗头]
桥路通幽
桥路通幽 4
2024-10-05 20:47
变法,我最佩服谭嗣同!
注销就注销呗
注销就注销呗 4
2024-10-05 20:18
梁启超也是骗子。梁启超从未进过皇宫,他和康有为,光绪却合成了一张会见照片。第一代p图大师,梁启超
用户15xxx16
用户15xxx16 3
2024-10-05 20:50
康有为,估计还不如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