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银行说话不算话?”吉林延边30年前,大爷在银行里存了2000元,并定期存款了3

“银行说话不算话?”吉林延边30年前,大爷在银行里存了2000元,并定期存款了30年,利率则高达近20%,工作人员告知存30年之后可以取出72万元,但谁也没想到,大爷去银行取钱时,却被告知活动已经取消了,现在只能取出4000元,大爷一听怒气冲冲的将银行告上了法庭,法院的判决亮了!   1993年,刚刚结婚的张大爷(化名)和妻子王大娘(化名)通过两个人的努力,攒下了2000元。 为了给以后的生活做打算,张大爷决定将这笔钱存入银行,而这也是最安全、最保险 的方法了。 当张大爷走进银行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开心的接待他,并在得知张大爷是来银行存钱之后,向张大爷介绍了一款收益比较高的产品。 银行的工作人员肯定的向张大爷保证,只要存入2000元,30年后就能拿到72万元。而这个数字对于张大爷来说,是一个金额非常巨大的数字,这足够让他和妻子在以后好好享受生活了。 张大爷看到存单的内容之后,小心翼翼的将存单放在了自家的抽屉里,并开始畅想自己美好的生活。 随着时间不断的变化,中国的经济市场也在不断的完善,面对利率高的产品,很快就被国家宣布停止了。 但由于,当时的通讯设备非常的有限,银行并没能将短信通知到每一个顾客,而张大爷每天都忙于工作,根本无暇顾及手机的存在,也将自己存钱的时候抛之脑后了。 30年的时间转瞬即逝,2023年,已经步入老年的张大爷激动地来到银行,准备取出他梦寐以求的72万元。 但当他取钱时,却得到了一个让自己难以置信的结果。 银行的职工告知张大爷,他的存单已经不管用了,当时的利率也不能用了,并根据当时的政策来算,张大爷只能得到4000多元。   而这一结果张大爷表示无法接受,自己之所以等待了30年,就是为了高利率,而现在告诉他高利率已经消失了,不管用了。 并且张大爷还表示当时的2000元,可以算是当时的有钱人了,而现在30年过去了,4000元反而在现在还不值钱了,这让张大爷觉得非常的不值得。   张大爷在和银行反复协商之后,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后,便将银行告上了法庭。他坚持认为,自己所拥有的存单就是一份合同,银行应该履行承诺。 而银行则辩称,长期存款业务早已被国家宣布停止,而他们也只是执行国家政策。 法院则面临着一个比较难以抉择的问题,一方面,需要维护合同精神,理应当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政策变更的客观现实。 最终,法院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判决:按照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9.26%计算,加上本金2000元,银行应支付给张大爷13556元。 孙大爷的事迹不仅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也告诉了商家一个道理,商家在面对消费者时,理应当保持诚恳的态度,并不应该只是为了推销而失信于消费者。 消费者则是要仔细阅读相关内容,办理相关业务的手续也不要胡乱塞到一个地方,孙大爷能够捍卫自己的权益,一大部分的功劳都来自孙大爷的一张票据。 李强的存单故事,虽然只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中国家庭的一个缩影,但它折射出的社会变迁、制度演进和价值观转变,却是整个时代的写照。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更要珍惜时间,珍惜当下,因为真正的财富,不仅仅是银行存单上的数字,更是我们在岁月长河中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来源:长沙政法  2024-09-10  《男子30年前在银行存2000元,到期能拿72万,银行:存单无效,只能给你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