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哈尔滨城子村一村民在自家后院挖出一副棺材,他撬开棺材,竟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躺在棺中,在阳光下,只见女尸的脸上射出刺眼的金光,当大爷想用手触摸,却吓得差点瘫倒在地... 2023年春,北京大学考古系的实验室里,年轻的考古学家李明正埋头整理着一堆泛黄的档案资料。这些都是关于1988年哈尔滨城子村出土的完颜晏墓的记录。 "咦,这是..."李明的目光被一张模糊的照片吸引住了。照片上是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面部覆盖着一层金色的丝织物。 "李老师,您看这个!"李明兴奋地喊道。 "您看这张照片,这个女尸的面纱,是不是很特别?"李明指着照片说。 王教授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确实不同寻常。这种金丝织物在金代墓葬中很罕见。" "我想深入研究一下这个墓葬,特别是这位神秘的女性。"李明说。 王教授点点头,"好主意。这个墓葬当年轰动一时,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研究中断了。也许你能有新发现。" 1988年初春,哈尔滨城子村。 "哎呦我的娘诶!"村民老张一锹下去,铁锹撞在了什么硬物上,发出"咚"的一声。 "咋了老张?"邻居王大爷闻声赶来。 "你快来看看,这是啥玩意儿?"老张指着地上露出的一角红漆说。 两个老头合力挖了一会儿,渐渐露出一个红漆棺材的轮廓。 "这...这不会是棺材吧?"王大爷颤抖着说。 消息很快传开,村里沸腾了。当地文物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赶来封锁现场。 几天后,考古队正式进驻。 "小心点,慢慢来。"领队吴教授指挥着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揭开棺盖。 随着棺盖被移开,一股淡淡的香气飘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天哪!"一位年轻考古学者惊呼出声。 棺内躺着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面部覆盖着金色丝织物,通体散发着淡淡的光泽。 考古队如临大敌,开始了细致的记录和采样工作。 "吴老师,您看这个面纱..."一位女考古学者小心地掀起覆盖在女尸面部的金色丝织物。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女尸的面容精致如生,眉目如画,唇上还点缀着一抹淡淡的红色。 "这妆容...不像是金人的风格。"吴教授若有所思地说。 "您看她的服饰,这个纹样..."另一位学者指着女尸的衣襟说。 吴教授仔细观察后说:"这是宋代宫廷服饰的特征。难道她是..." "是一位宋朝的宫女?"年轻学者接过话头。 吴教授点点头,"很有可能。但她为什么会出现在金代的贵族墓中?" 这里面一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 考古队在墓中发现了大量珍贵文物,在男尸头部的木板上,专家发现了"太尉开府仪同三司事齐国王"的字样。 这是墓主人的官职和封号,表明他是金朝的王公贵族。 "这是...齐国王完颜晏!"一位专家惊呼。 吴教授赶过来查看,"没错,这确实是完颜晏。看来这座墓的主人就是他了。" "可是教授,为什么完颜晏的墓中会有一位宋朝宫女?"年轻学者不解地问。 吴教授沉吟片刻,"这要从靖康之变说起了。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同时还掳走了大批宫女..." 他娓娓道来靖康之变的历史,描述了宋朝皇族和宫女们被掳至金国后的悲惨遭遇。 "也许,这位宫女就是在那时被带到金国的。"吴教授总结道。 通过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记载,考古队逐渐还原出完颜晏的生平。 "完颜晏在位时雄才大略,但也树敌众多。"吴教授解释道,"他最终被政敌陷害,失去了皇帝的信任,郁郁而终。" "那这位宋朝宫女呢?"有人问道。 吴教授摇摇头,"历史没有记载她的名字。但从她能与完颜晏合葬来看,她在完颜晏心中的地位一定非同一般。" 通过出土的文物和历史记载,考古队逐渐还原出当年的政治斗争。 "完颜晏在朝中的对手不断增多,他们联合起来想要置完颜晏于死地。"吴教授解释道。 "最终,完颜晏还是没能逃过政敌的迫害。"吴教授叹息道,"而那位宋朝宫女,很可能是在完颜晏死后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所以他们才会合葬在一起?"一位年轻学者问。 吴教授点点头,"是的。这或许是他们生前最后的心愿吧。" 回到2023年,李明正在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 "李老师,您的论文写得怎么样了?"王教授走进办公室问道。 李明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王老师,我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他向王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对金代服饰和织物工艺的新认识,以及对当时女性地位的思考。 "最重要的是,"李明说,"这个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历史中被遗忘的女性苦难。那位宋朝宫女的故事,代表了无数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女性。" 王教授赞许地点点头,"很好,小李。考古不仅仅是挖掘文物,更重要的是挖掘历史的真相,为被遗忘的人们发声。" 几个月后,北京某博物馆。 展厅中央,一个精致的玻璃柜里,静静地躺着那张金色的面纱。 金色面纱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诉说着那段尘封已久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