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励志的孩子!”2014年,广西一13男孩父母双亡只能靠捡垃圾为生,没想到六年以后,他竟然以707分的高分考上北大,如今他怎么样了? 在北京大学宽敞的校园中,韦仁龙从容地穿梭在繁忙的人群中。这里的生活节奏与山村截然不同。他已习惯这座城市的繁华,每天他都可以从书本中、课堂里汲取到新的知识。 而这一切,对于他而言,恍如隔世般地不真实。短短数年前,他还在广西贫困的山谷中为每日三餐奔波。 今天的韦仁龙,是那个曾经靠捡拾废品过活的少年,然而,在成长的路上,他选择了无论多苦都要坚持下去。 转眼回到2020年盛夏的那个早晨,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他的707分成绩犹如一道闪电,瞬间震撼了整个村庄。这个靠捡垃圾活下来的孩子,竟成为了北大高考的佼佼者。 村民们欣喜若狂,他们送来自己微薄的礼物,激动地围绕着他。韦仁龙却默默地走向了继父的坟地。 在那里,他跪了下来,用微微颤抖的声音,向这位去世多年的继父讲述了这一切。 这是他的成就,更是继父一直以来对他殷切期望的回报。此时,他不由得想起继父曾经的教诲:“无论多难,都要好好读书。” 数年前,在村里小学的走廊尽头,韦仁龙的小屋始终弥漫着淡淡的潮湿霉味。在家中,韦仁龙不得不早早学会独立,因为没有任何人能为他分担生活的重担。 学校的老师很快发现了他极度贫困的情况,牙校长组织了募捐活动,试图帮他渡过难关。全校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有人捐钱,有人拿出家中多余的衣物。 虽然捐款不多,但这些物品成为了他最温暖的庇护所。最终,他在节目报道中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帮助,他的坚韧不拔感染了每一个人。 来自电视台的报道,让更多的人知道了他,善良的人们送来学习用品和食物,而这些爱心资助,成了他继续前行的支撑。 然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他生命中一个又一个痛苦的失去。父亲在他年幼时便离世,母亲罹患肺癌后,他被继父韦双锦所收养,继父尽其所能为他撑起一片天。 十年光阴,他和继父相依为命。遗憾的是,在韦仁龙十三岁那年,继父因病撒手人寰,这次的离去让他彻底成为孤儿。 命运将他推向了一个人独自生活的边缘。但他依然未曾动摇。他学会了面对孤独,用继父的鼓励支撑着自己继续前行。 韦仁龙在求生的过程中不曾松懈。他用捡拾废品和寻找野味的方式度日,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在学校,他会偷偷跑到图书馆借书,以此来填补饥饿。 他深知,知识是他唯一的出路,而且,书本中的世界成了他短暂的逃离,在那里,他得以忘却空空如也的胃袋和迫切的生活压力。尽管生活充满嘲笑与冷漠,他依旧坚定地攀登在求学的路上。 数年光阴流转,这位少年最终凭借卓越的成绩,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今天,他在北大校园中继续着自己的梦想。 对他而言,这不仅仅是一所大学,它更像是另一个开始,一个通向未来的起点。 他从未忘记过那些曾帮助过他的手,也从未忘记过那个坟前许下的诺言。或许他依旧会感到孤独,但他从不再孤单。正如他所承诺的那样,无论生活多么艰难,他都将以不屈的姿态前行。 韦仁龙也时常回想起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感激之情从未褪去。于是,他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回馈社会,用自己的行动去温暖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 他参与学校的志愿者项目,给那些身处困境的学弟学妹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带给他们一点启迪,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光。 如今,他的目光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一座大学,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为更多的人带来改变。 他知道,只有不断前进,才能实现当初那个孤单少年在坟前许下的誓言:不让命运的桎梏束缚自己,为更多人带去希望和力量。韦仁龙在新的征程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信息来源:广西卫视—《第一书记》父母双亡哭仁龙,独自踏上求学路,播出时间:201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