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应有度!”云南昆明,一女子骑车没有带头盔,被交警拦住要求缴纳罚款50元,可是女子生活拮据并不想缴纳,民警选择扣车,并警告了10次,之后强行将她从车上拽下来,导致女子骨折,并且全身多次软组织受伤,在住院21天后,她选择把交警告上了法庭,法院的判决亮了! 街道上,行人匆匆,车辆穿梭,一盏盏交通信号灯如同城市的脉搏,有节奏地闪烁着。 张越(化名),一位40岁的单亲妈妈,骑着她那辆破旧的电动车,匆忙地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 她的脸上写满了生活的沧桑,眼神中却包含着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景。 作为一家小餐馆的服务员,张越的收入微薄,但她咬牙坚持,独自抚养着12岁的儿子。 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早晨,张越接到了儿子学校的紧急电话。老师打电话告诉张越,她的儿子在学校发烧了,并且情况非常的不乐观,作为一个母亲,张越的心瞬间被揪了起来。 她顾不上跟老板详细解释,急匆匆地骑上电动车,朝着学校的方向快速开去。 在这个紧要关头,张越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焦虑。她深知闯红灯是违法行为,但儿子的安危又让她分秒必争。 当她骑到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时,红灯亮起,张越的心跳加速,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她看了看手表,又环顾四周,此时路口车辆稀少。在一瞬间的犹豫后,她做出了一个可能改变她命运的决定——闯过这个红灯。 就在张越刚闯过红灯没多远,一名交警拦下了她。 张越急忙向交警解释自己的特殊情况,恳请谅解,希望能够网开一面。 然而,李煌坚持执法,表示无论什么情况,闯红灯都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必须按规定处罚。 就这样,一场激烈的争执在路边展开。张越实在是不愿意拿出这50块钱,因为自己平常要照顾孩子,还要给孩子买一些营养品,这50块钱对于她来说,实在是拿不出来。而李煌则坚持执法的严肃性,不愿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可是两个人谁都不愿意让步,张越想到自己的儿子在学校生病就非常的着急,想要离开的心情越来越强烈。 交警李煌多次警告张越,如果继续拒绝接受处罚,将会采取强制措施。然而张越依旧固执己见,坚持自己有不得已的苦衷。 就在这时,李煌再也没有耐心了。他决定向张越采取强制的手段了,他一把将张越从电动车上拽了下来。 张越本能地反抗,试图挣脱李煌的控制。在混乱中,李煌将张越制服在地上。 这一摔的后果远比想象的要严重。张越顿时感到剧烈的疼痛,完全无法动弹。围观的路人见状报了警。 很快救护车赶到现场,将张越送往了医院。 经过医生的检查,他表示张越的身体可以被判为轻伤10级,她多处软骨组织受伤,并且还需要在医院接受治疗。 就这样,张越在医院里躺了整整21天。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她不仅要承受生理上的痛苦,还每天住在医院,还要掏治疗的医药费,这对于张越现在的生活条件来说,是非常难以承受的。 作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张越这一住院,顿时陷入了经济困境。更让她担心的是儿子的情况。 好在热心的邻居帮忙照看孩子,但生活还是陷入了一片混乱。 出院后的张越越想越觉得不甘心。她认为,自己虽然有违法行为,但交警的执法方式明显过度,导致自己受伤住院。 于是,她决定拿起法律武器,将交警队告上了法庭,索赔金额高达16.2万元。 支持严格执法的人认为,交警李煌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交通秩序是他的本分。支持严格执法的人认为,交警李煌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维护交通秩序是他的本分。 另一方面,同情张越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还有一些中立的声音,他们质疑执法的方式是否恰当,认为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许多人认为,作为一个单亲妈妈,张越面临的生活压力已经够大了,交警在执法过程中应该更加人性化,考虑到特殊情况。 经过一审判决,法院认定交警队存在执法过度的行为,判决赔偿张越83302元。然而,交警队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最终,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这个判决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人们对执法过程中如何平衡法律和人性的深思。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加人性化的执法培训,更加深入的公民教育,以及更加完善的社会互助机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也能照顾到每一个普通人的合理需求。 张越的经历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能忽视每一个个体的困境和诉求。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也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来源:鲁国平先生 2024-08-02 《云南昆明,女子骑电动车闯了红灯,被罚款50元,她不交罚款。交警要扣车,警告10次后,强行把她从车上拽下,摁在地上。女子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挫伤。住院21天。出院后,她把交警队告上法庭,索赔16.2万。案子先后经过两审,法院这样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