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蒲连升医生在中国执行了首例"安乐死",事后又后悔又崩溃:“给我一百万,我也不会再干了!”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1984年秋天,汉中市传染病医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病人。当蒲连升医生第一次见到夏素文时,她正蜷缩在病床上,面色蜡黄,眼神中透露着痛苦和无助。 "夏女士,我是您的主治医生蒲连升。请告诉我,您最近的身体状况如何?"蒲医生温和地问道。 夏素文艰难地坐起身,虚弱地回答:"医生,我最近总是感到疲倦,肚子胀得厉害,吃不下饭...我还有四个孩子要照顾,可不能倒下啊。" 蒲连升仔细询问了夏素文的病史和家庭情况。他得知夏素文是一位单亲妈妈,丈夫早逝,她独自抚养四个孩子长大。大女儿已经出嫁,二女儿在外地工作,只有小儿子王明成和三女儿还在身边。 经过详细检查,蒲连升诊断夏素文患有肝硬化腹水。他安慰道:"夏女士,您放心,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治疗您的病情。您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这对康复很重要。" 蒲连升开始为夏素文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定期抽取腹水。 然而,两年过去了,夏素文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急剧恶化。她的腹部高高隆起,全身浮肿,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褥疮,每天,她都会痛苦的呻吟。 一天深夜,蒲连升正在值班,突然听到夏素文病房传来一阵骚动。他赶忙跑去查看,发现王明成正在给母亲翻身。 "医生,我妈妈又疼得睡不着觉。您看,她的褥疮又严重了。"王明成焦急地说。 蒲连升检查后,叹了口气:"我们会继续调整药物,尽量减轻她的痛苦。" 就在这时,夏素文的二女儿匆匆赶来。她看到母亲的状况,不禁落下泪来:"弟弟,妈妈已经这样痛苦了这么久,我们是不是该考虑...放弃治疗?" 王明成激动地反驳:"姐,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 蒲连升看着这对争执的兄妹,心中充满了同情。他知道,随着夏素文病情的恶化,家人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随着时间推移,夏素文的痛苦越来越难以忍受。一天,当蒲连升查房时,夏素文虚弱地拉住他的手:"医生,求求你...让我解脱吧。我实在是太痛苦了。" 蒲连升心里一惊:"夏女士,请您不要这样说。生命可贵,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减轻您的痛苦。" 但夏素文摇了摇头,眼中流露出绝望:"医生,我知道自己的情况。我不想再拖累孩子们了。如果可以选择,我希望能够安详地离开。" 这番话让蒲连升陷入了深深的道德困境。作为医生,他的职责是救死扶伤;但作为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他又何忍看着病人饱受折磨? 几天后,王明成找到蒲连升,跪在他面前恳求道:"蒲医生,我求求您,帮帮我妈妈吧。她已经说了好几次想自杀了。我...我实在不忍心看她继续受苦。" 蒲连升扶起王明成,沉重地说:"王明成,你知道你在要求什么吗?安乐死在我国是违法的。这不仅关系到医德问题,还可能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 王明成泪流满面:"我知道,医生。但我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只求您能减轻我妈妈的痛苦。" 蒲连升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的内心在挣扎:是坚守医德和法律,还是遵从人道主义精神? 而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1986年6月28日,经过反复思考和挣扎,蒲连升最终同意了王明成的请求。 蒲连升郑重地对王明成说:"我需要你和你妹妹在这份文件上签字,确认你们同意这个决定,并愿意承担可能的后果。" 王明成颤抖着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的妹妹也含泪签字。蒲连升看着这份沉重的文件,心中五味杂陈。 最终,一位年轻的实习护士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执行了注射。当夏素文缓缓闭上眼睛,安详地离开人世时,病房里弥漫着悲伤而又解脱的气氛。 蒲连升站在一旁,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会给他带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事情很快就爆发了。当夏素文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得知真相后,她们震惊之余,愤怒地冲到医院,指着蒲连升大声质问:"你凭什么剥夺我母亲的生命?这就是你们医生的职业道德吗?" 警方很快介入调查。蒲连升和王明成被带走接受调查。在审讯室里,蒲连升平静地陈述了整个过程:"我知道这个决定可能会毁掉我的职业生涯,甚至让我失去自由。但当时,我认为这是减轻病人痛苦的唯一方法。" 这起案件很快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和讨论。支持者认为,蒲连升的行为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病人的同情;反对者则坚持认为,任何形式的安乐死都是违法和不道德的。 经过长达五年的审理,法院最终宣告蒲连升和王明成无罪。 法官在宣判时说:"虽然被告的行为在技术上构成了非法,但考虑到其动机和特殊情况,本院认为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他失去了行医资格,生活陷入困境。在一次媒体采访中,他流露出深深的后悔之情:"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生命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作为医生,我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去维护它。" 作为医生,如何在职业操守和人性关怀之间找到平衡?这些问题,或许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