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盟计划对中国电动车加征五年关税,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劲,比亚迪、蔚来、小鹏等品牌销量大增,令欧洲老牌车企感到压力。去年,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份额已近8%,今年预计将继续增长。欧盟此举被指眼红中国电动车的成功,法国、意大利等国支持加税,以保护本土车企。然而,德国等反对,担心引发贸易摩擦,损害自身利益。大众、宝马等德国车企高管也表达担忧,呼吁欧盟与中国好好谈谈。
中国商务部迅速回应,批评欧盟搞贸易保护主义,并暗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包括限制欧洲农产品进口、对欧盟进口的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将部分农产品订单转移到俄罗斯。这一系列措施让欧盟感受到压力,特别是依赖中国市场的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家。
中欧电动汽车的竞争反映全球经济格局变动。中国电动车的成功靠的是技术和价格优势,而非政府补贴。欧盟用加征关税的方式应对竞争,不仅违反WTO规则,还会损害欧洲消费者和产业链利益。中国电动车企业应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摆脱对欧洲市场的依赖。中欧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空间大,双方应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全球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
中欧电动汽车之争是挑战也是机遇,双方应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彼此,找到合作共赢的道路,共同推动中欧关系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