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第一次看这幅油画,就被这副作品打动,我也不知为什么?可能凭一种直觉吧。这幅作品叫

第一次看这幅油画,就被这副作品打动,我也不知为什么?可能凭一种直觉吧。这幅作品叫“朝圣者”,画中老人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衫,杵着拐杖,可能那一刻有人叫住了他,他转身看过来。老人背着瘪瘪的行囊,腰上拴着个水杯,通身上下虽然缀着补丁,但显得比较利索。 最重要的是老人的眼神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眼神透着一种坚韧执着,还有一种对生活,对信仰的坚守。老人处于生活最底层,漫长的生活似乎没有给他多少阳光,但老人依旧有自己的信念,依旧有对生活的理解和包容。 看了“朝圣者”的解说词, 也许解说者对作品有更准确的诠释吧,但是我还是愿意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理解这个作品。 从这幅作品联想到罗中立的“父亲”,两幅作品没有可比之处,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敲击人的心灵。 80年代在中国美术馆第一次看全国美术画作展览,罗中立的“父亲”挂在美术馆大堂的正面,这幅画作已经是中国美术馆的馆藏作品了。画作篇幅比较大,颜色很厚重。每一个参观者都要在画作面前驻足一会儿,细细欣赏,的确这部作品太打动人了。他带给人的震撼和思索,非几句话能说得清,可能年纪越大的人越有这种心灵沟通吧。 画中的农民老汉端着一碗水,脸上的皱纹如刀刻般,阳光洒在脸上,他眯着眼,透出几分淳朴的微笑,也许丰收在望了吧。“父亲”画作折射出中国人民漫长曲折的奋斗史,也反映出劳苦大众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