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就得降薪?”贵州贵阳,女子在入职公司3个月后,发现自己怀孕了,在告诉公司之后表示愿意将她调到轻松的岗位,但没想到,公司竟将她的薪资从6000降到了3000,当她去找公司质问时,不仅将她开除了,还直言:走劳动仲裁! 卢女士,身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青年,她为自己定的目标便是在工作上做出一番事业,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她进到了贵州的一家餐饮公司进行工作。 她以6000元的月薪担任实习项目经理,这在当地可谓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 就在她入职三个月后,一个意外的发现彻底改变了她想要成为女强人的想法。 她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工作,平常她也是一名吃货,每当闻到好闻的饭菜时肚子都会叫一声。 但是今天当她闻到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竟然有点想吐,胃里也非常的不舒服。 刚开始,她以为只是普通的身体不适,但很快,她经过医生多方面的检查,得到了一个让她久久不能平复的消息,医生告诉她,她现在已经是一名孕妇了 。 虽然她现在只是一名实习生,但是她还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公司她现在的身体状况。 她希望公司能够理解并给予适当的工作安排,以便她能够兼顾工作和孕期保健。 公司在了解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后,给卢女士的回答也让她感到不敢相信和震惊不已。 他们提出要将卢女士调到一个"更清闲"的岗位,这本应是一个善意的举动,但随之而来的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条件——她的工资将从原来的6000元降到了3000元。 在贵阳,6000元的月薪已经算得上是中上水平,而突然降至3000元,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压力,更何况是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职场女性。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在中国,超过75%的职场女性曾因怀孕或生育而遭遇职场歧视。 公司的做法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公司考虑到了卢女士的身体状况,为她安排了更适合的工作;反对者则指出,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一种变相的职场歧视。 公司人事部门的回应态度更是非常的强硬。他们声称,降薪调岗是基于卢女士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评估,与她的怀孕状况无关。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女性在怀孕期间以及相关事情处理的时候,公司都不能将女性开除或单方面解约。 但仍有许多企业会采取各种"合法"的手段来规避责任,比如以"业务调整"为由进行降薪调岗。 面对这种事情,卢女士也选择了最合法的手段,她选择在法庭上和公司进行对峙。 她来到了贵阳市劳动仲裁、劳动监察一站式服务大厅,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劳动仲裁的过程往往漫长而复杂,对于一个正处于孕期的女性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面对卢女士的案件,我们不能忽视这类事件对职场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突如其来的怀孕,加上职场的不公平对待,无疑会给女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焦虑、抑郁、自我怀疑等负面情绪可能会随之而来,这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表现,更可能危及胎儿的健康。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个案例折射出了我国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传统观念中,生育被视为女性的"专属责任",而忽视了男性应该承担的责任。 有人同情卢女士的遭遇,呼吁加强对职场女性的保护;也有人站在企业的角度,认为企业也面临着经营压力。这种激烈的讨论反映出,我们的社会在如何平衡企业利益和员工权益方面还存在很大分歧。 展望未来,建立一个更加包容的职场环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它提醒我们,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善待,每一个梦想都应该得到尊重。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回答那个发人深省的问题:"谁还敢生孩子?"答案应该是:在一个真正平等、包容的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勇气和信心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因为他们知道,社会会给予他们应有的支持和尊重。 (来源:环球时报 2024-10-10 《冲上热搜!女子入职3个月怀孕,被调岗降薪!公司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