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30年突然爆火,切糕大爷“不想上班”

虎嗅APP 2024-10-10 19:29:27

在北京默默无闻叫卖了30多年的切糕李,如今只要每天对着镜头喊一句“下刀儿”,一天就能卖上五车切糕。

粉丝们都是冲着他那传说中的刀法而来。一双老手颤颤巍巍、虚实难测。有人说这是屠龙宝刀,有人说他自行车后面驮着一套四合院,甚至还有江湖传说,切糕里的八卦图掌管着宏观经济,一刀下去,就能整个牛市。

从直播间追到城中村口,粉丝们拼着摩托变单车的风险,也得亲尝一口大爷亲手切的切糕。

可是生意再红火,切糕还得自己做。55岁的切糕李,尝到了流量的甜头,却也加倍吃着手艺人的苦头。最红火的时候一个人连蒸带卖睡不上4个小时,本就干巴的体格儿“一个月瘦了10斤”。

就算是马布里,也得提防着大爷的“一刀流”

沧州一派的切糕手艺传承渐少,曾经一同闯荡的老乡们不是断代就是改行。二十出头那年,切糕李不愿受上班时雇主管束,只身一人来到北京闯荡。住过28块钱一个月的群租房,也跟城管比过铁人三项。

凭借着一身江湖经验和处事法则,切糕李在同乡之中卖得最好。在一根油条8分钱的时代,挣来了老家的房头屋瓦,却仍然过着漂泊异乡的日子。

在过去,手艺人行走江湖靠的是口碑和耐力,切糕李在北京搬了十几回家,换了60多辆自行车,爆火之后仍然住着城中村里的出租房。

江湖换了场景,手艺人不得不涌上新的门路。切糕李在北京漂了30多年,作为2000多万人的城市里最后一批流动卖切糕的人,赶上了互联网,收起了徒弟。

千万级网红,住在城中村

理着一成不变的平头,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混棉衬衫加灰色短裤,拖鞋板上蹬着一辆从废品站收来的自行车,30多年前,切糕李就是这身行头,从窑湾站到了垡头,同乡一起出来买切糕的,属他穿得最干净,切糕卖得最好。

每天早上在离地铁站3公里开外的王四营村口,人们看到的切糕李仍然是这身行头,只不过发色见花,眼窝因常年睡眠不足愈发凹陷。

从早上天蒙亮到下午四五点,切糕李一直都在仓库院子的过道里守着切糕车。这里沿街跟一家板面馆挨着,等到天冷,他就把切糕板子挪到店里,来年天热了再挪出来。

来买切糕的人大都是附近的村民:遛弯的大爷大妈,周边同样做小买卖的街坊,或是住村里的上班族……也有慕名而来的粉丝,举着摄像头叮嘱“大爷别玩家伙儿”。

切糕李已经习惯了上镜,只见他从后轮上杯口大的水筒里抽出板刀,在筒沿荡了荡水,小身板的肚子夸张地挺着,斜着步子在后座的切糕上比划:“这么多行不行?”

切糕李的走红,靠的就是刀法,平日里和乡亲们童叟无欺,可是粉丝却得打起十二分小心。眼前的大爷一脸超然,可是刀子却一不小心就划过了安全防线。

“下刀儿!”

江湖上流传着“切糕李”的名号,互联网上人们叫他“切糕大爷”,在村子里他是老李。早上去村口外的大街上吃包子和咸豆腐脑,跟鸭货老板叙些家长里短。

切糕李没有店面,自行车就是他的门脸。白天守着村子,晚上去旁边夜市,中午和夜里就在家做切糕。早餐高峰的时间以后,更多的是一个人漫长的等待。

一板切糕大约30斤,直径三四十厘米。切糕做好之后,要用重物压上几个小时。大爷的出租屋里外两间房,外面一间当作切糕的作坊,摆着成筐的小枣和一应厨房用具。

晚上九十点钟,切糕李从夜市收摊回家,在门口收拾完毕,准备第二天卖的切糕。

三十年切糕无人问,一朝“下刀”天下知

不同于新疆切糕的敦厚,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沧州切糕,走的是清甜家常的路子。

入夜,切糕李将泡发的糯米铺满容器,金丝小枣洗净,与糯米一层层交叠铺设,摆出阴阳双鱼或鸳鸯的图形,往往一头枣多,一头枣少,简单的两样食材,交沁着华北糕点质朴的味道。

据他所说,北京超市里卖切糕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老乡。沧州是华北切糕的大本营,小枣是最讲究的。“新疆大枣太蓬,宁夏长枣太脆,就得用华北过去的金丝小枣,又甜又肉筋。”

大爷来京三十余年,早就摸清了每个市场贩子们的进货来路,也有了固定的枣源,一个电话送货到家。“有核的6块,我这是没核的,得7块钱一斤。”

将糯米小枣铺好,人盯着火蒸上个把小时,已经到了下半夜。大爷小心将重物摆在蒸好的切糕上,静候一夜的压制赋予其更紧实的筋骨,这才准备睡去。

故乡的老派技艺在大爷身上沿袭了30多年,具体做法秘而不宣,一套流程下来三四个小时,只道讲究的是火候和力道。胡同里不时传来犬吠,出租房外小窗微明。大爷起早贪黑半辈子,梦里也没想到有一天搭上互联网的东风,摇身一变成为春风满城的切糕李。

“一开始胡同里的‘龟哥’拍我,让我陪他拍段子,也不知道怎么就火了。“

切糕李一开始没有自己的账号,意外走红全凭几个年轻主顾。他所说的“龟哥”,是一个开网约车的小孩儿主顾,没事拍点生活里搞笑的段子。切糕李的视频爆火以后,“他老找我来拍,我说不行我还得卖切糕呢,没工夫天天跟你拍这个。”

“后来干脆留个手机号吧,想买切糕的可以直接来找我。一报手机号,一天几百个电话没完没了。我都得接啊!”

流量里泥沙俱下,并不全是大爷所期盼的买主,很多人只是空侃唠嗑。大爷做了一辈子小买卖,面对突然涌入的关心有些措手不及,在闺女的教导下,注册了自己的账号,起名“切糕李”。

切糕李的视频主页,像走马灯一样展示着大爷成名之后的画风。有各流明星网红来合拍的高糊段子,也有探店和做客直播间的剪影,大爷自己的生活夹杂其间,除了每天出摊报个位置,“我也不知道拍了个嘛,一个生病请假的视频有100多万点赞。”

网络上出圈,带来的也是切糕生意上的爆火,“刚火那阵子,早上四五点就有人排队来买切糕。”打篮球的马布里在中国工作多年,也专程来大爷的摊上,美美地来上一刀。

“太累了,我一个人连蒸带卖,一个月瘦了十斤。”

北漂30多年,人生宗旨“不上班儿”

每天早餐时间一过,村里的人流稀疏,大爷的切糕生意也清闲下来。这时候,网络上的切糕李便支起手机架,坐在村口悄然上线。

不一会儿,直播间里便聚起了十来个粉丝,评论区问的最多的是“切糕在哪儿卖?还有没有?”大爷不厌其烦地报出村名和旁边一家炸鸡店的地址。有时镜头里钻进一个买家,直播间里便起哄:

“问他要不要糖,给他蘸上二斤白糖!”

大爷不收粉丝的礼物,开直播只是为了闲聊天,有人说他像演咏春拳的武打明星,有人叮嘱他“别抽烟被封号”,也有人给他配上墨镜,问他打听一些家长里短。

“(以前)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粉丝,后来才知道,干脆人是粉丝!”

切糕李的老家河北任丘,家家户户都会做切糕,他跟着长辈叔伯们,不知不觉就学会了这一套手艺。二十岁之前他做了几份工,做过建筑,待过工厂,还险些劳务派遣去日本。最后还是决定骑上自行车,像老家的前辈们一样独行闯荡。

“上班老得让人管着,这,自由。”

切糕李最早住在窑湾,与同村的3个老乡挤一间正房,平摊60块钱一个月的房租。“那时候钱也经使点儿,油条8分钱一根,切糕卖得便宜,一个月咋也能卖六七百——反正比上班挣得多。”

切糕是小本生意,外出叫卖最重要的行头就是一辆自行车,前梁挂着钱包塑料袋,后座驮着一版切糕,再挂个窄窄的水筒放刀子。

据大爷说,卖切糕最费的也是自行车,30多年里费了60多辆,“城管三天两头就给你扣了,有那交罚款的钱,我不如再去废品站买一辆了。”

贩夫走卒,沿街叫卖,是在江湖里最容易被忽视的行当。虽然大都是同乡,但同行之间也是自由竞争,并没有太多关系和规矩。二十出头的切糕李揣着一身手艺和两袖清风,自在穿梭于城市的中间地带,当年最怕的也就是各种执法。

“有回遇到城管,大老远我就蹬着自行车跑,他追了我十多里地……那时候是真有意思,追到了就是5块钱,那咱也舍不得,一天才挣几块钱?”

虽然也交过几次大额罚款,丢过几笔花不出去的大额粮票,二十出头的切糕李凭借着过硬的手艺和心理素质,还是逐渐攒够了媳妇本儿。一晃三十年,老婆热炕头留在老家,切糕李一儿一女,姐姐在天津做化妆师,弟弟虚岁十六还在老家上学,只有寒暑假能来北京帮忙做事。

“在这学学手艺,学学跟人打交道,是不是挺好?”男孩性格腼腆,但已能分担不少。白天里大爷整日叫卖,儿子就在家一版一版看着切糕出锅,骑车驮来,再骑空车回去。

“干什么都比上班儿强。我自己不上班,我希望我儿子以后也别上班儿。”手艺人凭本事吃饭,时代起起落落,人们想吃的却还是那一口。大爷卖了三十多年切糕,当年给自己挣来了朴素的老婆本儿,如今也给儿子挣着昂贵的老婆本儿。

“老家十八九必须得盖上别墅,至少得六七十万。我得买车,还得过大礼(彩礼)20多万。可不得给儿子这么干,盖上房子、娶上媳妇是吧?”

这是一场漫长的传承,切糕李的工夫生长于河北大地,却又抚慰着繁华市井。二十出头那个一无所知的切糕少年,却在30多年之后,收到命运意外的礼物。

意外的爆火,加速完成着大爷的心愿,却也将他卷入新的江湖。这里有新的规则、新的算法,大爷的切糕生意,还得一刀一刀地赚。这一次,有的是人要跟他“玩儿家伙”。

“下刀儿!”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