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又闹大了!”河南巩义,一女子刚在监狱完成了长达10年的处罚,出狱后找了一份工作,谁知工作刚发到手里,便被银行扣走了,女子这才发现在自己服刑期间,被别人办了一张信用卡,女子找银行要解释,银行却让女子去告法庭! 在河南郑州巩义的一个普通小区里,李二妞(化名)站在镜子前,凝视着自己略显苍白的脸庞。 十三年的牢狱生活在她脸上留下了难以抹去的痕迹,但她的眼神中却闪烁着重获自由后的希望。 2017年,李二妞终于结束了漫长的刑期,踏出监狱大门。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李二妞当头一棒。再出狱之后她也在尝试的找一些工作,但由于她的经历,大部分的老板都不要招她这样的员工。 每当她如实陈述自己的经历时,雇主们的眼神都会瞬间变得冰冷。她曾经以为,只要自己努力改过自新,就能重新融入社会,但现实却远比她想象的要残酷得多。 在她的不断努力下,她终于在一个小商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虽然工资不高,但对她来说,这份工作意味着新生活的开始。 2020年8月13日,李二妞终于拿到了自己出狱后的第一笔工资——1500元。她小心翼翼地将钱存入了自己的农业银行账户,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期待。 就在第二天,她收到了一条令人震惊的短信:她的银行卡被冻结了,而且刚存入的1500元也被扣除。 李二妞顿时感到一阵眩晕,她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带着满腹疑问,她来到银行查询。带着自己的困惑和愤怒,她来到了银行找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情况。 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她名下有一张信用卡,欠款高达2万元。 而银行工作人员说的话,更让她感觉到不敢相信,这张银行卡是在2009年的时候办理的,但是自己当时正在监狱里面,所以这张银行卡根本就不可能是自己办理的。 李二妞顿时感到一阵寒意袭来,她意识到自己可能成为了身份盗用的受害者。 李二妞试图向银行解释自己的情况,但银行的态度却异常冷漠。他们坚持认为,既然信用卡是以她的名义办理的,那么她就必须为此负责。 李二妞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绝望,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在服刑期间还能办理信用卡,更不明白为什么银行和法院都没有发现这个明显的矛盾。 更让李二妞感到震惊的是,银行早在2015年就因为这笔欠款起诉了她。而那时,她还在监狱中服刑,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法院在本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将李二妞定为了必须要进行归还债务的人,并且因为银行起诉了她,所以法院还将她认为了老赖。 这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彻底击垮了李二妞。而她的男友在得知她欠有外债之后,也离开了她。 男友的离去给了李二妞沉重的打击,她感到自己再次被社会抛弃,孤立无援。 在绝望中,李二妞决定为自己争取权益。她再次来到了银行,并找到了银行的工作人员,希望银行能够给她一个合理合法的解释。 并且她需要一个最终的处理结果,但是银行的态度依旧特别的冷漠,他们让李二妞自己向法院解释这些事情,并且告诉她可以自己要求法院撤回这些处罚。 这个建议让李二妞感到无比沮丧,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要为一个根本不是自己造成的错误承担责任。 公众舆论对银行和法院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也为李二妞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媒体的介入让李二妞看到了希望,她感到自己不再是孤军奋战。 然而,即便有了媒体和公众的支持,李二妞的维权之路依然充满艰辛。她需要面对复杂的法律程序,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每一次与银行交涉,每一次准备法律文件,都让她感到疲惫不堪。 但李二妞并没有放弃,她坚信只要坚持下去,终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李二妞依然没有放弃重塑自己生活的决心。她继续工作,努力维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洗清自己的冤屈。 她的经历也引发了社会对前囚犯权益保护的讨论,人们开始反思如何帮助这些人更好地重新融入社会。 人们开始关注司法系统和金融机构在类似案件中的责任,也开始思考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更好地保护公民权益。李二妞的遭遇,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个契机。 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站出来为自己的权益发声,也让社会开始正视那些被忽视的群体。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像李二妞这样的遭遇不再重演,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对待,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来源:人民日报 2020-09-01 《女子服刑期间被办信用卡遭贷款 逾期未还遭银行起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