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美国人,我当然给美国人做事了!”2016年,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国阿姨”竟然

修竹崽史册 2024-10-11 11:55:03

“我是美国人,我当然给美国人做事了!”2016年,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国阿姨”竟然无视我国底线,成为国外间谍潜伏在中国近20年,却因为一个小动作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澎湃新闻 2016年9月01日 关于《华裔女商人涉间谍活动在中国被拘,其丈夫鼓动美国对华施压》的报道) 1960年潘婉芬出生在越南的一个华人家庭,童年时期,她享受着富裕生活,但父母坚持让她学习中文的做法让年幼的她感到困。 但是随着中越关系动荡,潘婉芬一家从富裕商人沦为被歧视的对象,生意一落千丈,生活备受骚扰。 这段经历在潘婉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怨恨的种子,她不恨那些欺负她的越南人,反而将愤怒指向了中国,在她年轻的心智里,中国的相对落后是导致她家庭遭遇不幸的根源。 随后,潘婉芬一家辗转来到美国,在这片移民的乐土上,她的父母凭借商业才能很快东山再起,潘婉芬也迅速适应了新环境,重拾了富家千金的身份。 大学毕业后,潘婉芬雄心勃勃地投身美国职场,尽管她勤奋工作,但职场上的种族歧视让她屡屡受挫,她看着后来的白人同事一个个成为她的上司,而自己却始终无法获得应有的晋升。 就在潘婉芬对美国职场失望之际,一个改变她一生的机会出现了,她看到了美国政府的一则特殊招聘广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加,没想到,这竟是一个间谍岗位的招募。 面试官们一眼就看中了潘婉芬:她精通中英双语,对中国怀有不满情绪,又失去了工作,最重要的是,她有着中国血统,这些因素使她成为了理想的间谍人选。 对潘婉芬来说,这份工作不仅意味着丰厚的报酬,更是对她个人价值的认可,她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间谍训练,很快就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考核。 1996年,经过精心策划,潘婉芬以成功美国商人的身份重返中国。 回到中国后,潘婉芬开始了她长达近20年的间谍生涯,她充分利用中国当时大力招商引资的政策,以“心系祖国”的华商形象赢得了众多商界和政界人士的信任,她不断扩大投资,建立工厂,逐步构建起庞大的人际网络。 潘婉芬的间谍活动手法高明而隐蔽,她利用自己亲切友善的性格和出色的沟通能力,深入各个核心部门,打探各种消息。 在与政界人士的交往中,潘婉芬常常使用贿赂等手段来诱导他们泄露机密,她还积极寻找和培养新的间谍人选。 2015年,国家安全部门开始对潘婉芬的可疑行为展开调查,当她准备从澳门飞往美国参加一次秘密会议时,被中国警方截获,搜查中,执法人员在她身上发现了各种加密设备。 潘婉芬的案件很快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剧了中美关系的紧张,一些国际人权组织对中国的司法程序提出质疑,而中国则坚持案件属于内政,将依法处理。 潘婉芬的丈夫杰夫·吉利斯也积极为妻子奔走,他公开呼吁美国政府向中国施压,甚至要求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亲自向中国领导人提出此事。 2017年4月,中国法院公开审理了潘婉芬案,考虑到案件的严重性和潘婉芬泄露的大量机密信息,法院最终判处她3年6个月有期徒刑,并在刑满后将其驱逐出境,永久禁止再次入境中国。 潘婉芬案件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它促使中国加强了反间谍法律体系的建设。 201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的《反间谍法》,2017年又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间谍行为的定义和惩处措施,这些法律的完善为今后打击间谍活动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基础。

0 阅读:63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