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何在?上海一女子回国探望94岁公婆,保姆却想方设法不让她进门,女子随后见到了两位老人时,她心都碎了。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4年4月16日 关于《作孽!“上海老人控诉保姆卷走200万”案开庭!保姆:钱都花了… 》的报道) 上海有一对年过九旬的老年夫妇,丈夫沈某礼是一名退休医生,妻子卢德麟曾是一名钢琴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位老人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 沈某礼双目失明,行动不便,卢德麟因脊髓炎瘫痪在床,他们的儿子儿媳因工作原因长期在国外,无法亲自照顾父母,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决定雇佣一位保姆来照顾日常起居。 58岁的蒋英成为了这对老人的全职保姆,起初,蒋英表现得十分尽职尽责,细心照料两位老人的饮食起居。 随着时间的推移,蒋英的行为开始发生变化,她不仅对老人态度恶劣,还开始限制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与儿子小卢的沟通。 当小卢夫妇回国探亲时,他们发现父母的状况远比电话中所描述的要糟糕得多,更令人震惊的是,家中250万元的积蓄竟然已被转入蒋英的账户,面对质问,蒋英声称这是老人自愿赠与的。 这起事件很快演变成一场法律纠纷,卢德麟以“赠与合同纠纷”为由,将丈夫沈某礼和保姆蒋英一同告上了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她要求法院判定赠与行为无效,并索赔20万元精神损失费,这场官司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然而,一些邻居对蒋英的评价与小卢夫妇的指控大相径庭,有邻居表示,蒋英在社区做钟点工多年,虽然动作有些粗鲁,但为人并不坏。 更有邻居称,曾听沈老先生公开表示要将200万元赠给蒋英,可能是出于感激和希望她能继续照顾到老的考虑,这些证词为案件增添了复杂性。 在庭审过程中,蒋英坚持认为这笔钱是老人自愿赠与的,拒绝全额退还,她的态度引发了更多质疑和争议,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2023年7月,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最终作出判决,认定沈某礼赠与蒋某珍200万元的行为无效,要求蒋某珍返还200万元及相应利息。 这起案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民事纠纷,更折射出当前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如何在子女无法亲自照料的情况下,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可靠的养老服务? 如何平衡老年人的自主权与家庭财产的保护?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在这起案件的影响下,多地政府开始重视并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监管,同时,社会各界也呼吁子女们要更多地关心和照顾老年父母,不能将责任全部推给他人。 一些专家建议,可以考虑建立老年人财产处置的公证制度,或者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以更好地保护老年人的权益。 这个案件给我们的启示是,在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挑战时,我们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监管。 社会应当提供更多优质的养老服务选择,子女应当在工作之余多关心父母,即使无法亲自照料,也要经常与父母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老年人自身也应当提高警惕,谨慎处理财产问题。 这起震惊上海的保姆纠纷案不仅是一个法律案件,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社会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和保护,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温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环境。
职业道德何在?上海一女子回国探望94岁公婆,保姆却想方设法不让她进门,女子随后见
修竹崽史册
2024-10-11 11:58:1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