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败诉!北京,一大爷在自助取款机取了500元,去超市购物发现有两张是假币,大爷返回银行要求还钱,不料银行直接把200元收缴,还说大爷无法证明价钱来自取款机,离柜概不负责!大爷愤怒地把银行告上法院,要求还钱! “已经离柜了,我们不负责!” 这几个字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79岁的郭大爷心头。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去银行取了500块钱,却意外卷入了一场关于信任、责任和法律的旋涡。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郭大爷算着退休金应该发下来了,想着去超市采购一番,便在家附近的自动取款机取了500元。然而,当他拎着满满一袋子食材到收银台结账时,却被告知其中两张百元大钞是假的。 郭大爷只觉得不可置信,十几分钟前这钱还在银行机器里呢,绝对不会有假呀!面对周围顾客投来的疑惑眼神,郭大爷感到无比尴尬。 他再三向收银员澄清,这些钱确实是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他再三向收银员澄清,但是店员也很无奈。 为了自证清白,郭大爷把剩下的钱都拿出来,让店员一张张查看。好在剩下的三张都是真的,这才让他稍微放心了一些。 尽管这场误会最终得以澄清,但郭大爷心中仍有一股怨气难以平复。他紧握着那两张假钱,怒气冲冲地赶往银行,要求给他一个解释。 银行的工作人员经过专业检验,确认却两张钱确实是假的,所以按照法律规定就直接回收了。 郭大爷见此,安安静静的站到那里等银行工作人员给他换钱。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工作人员只是让他先回家等待通知,表示需要时间来进一步调查此事。数日后,银行致电郭大爷,告知经过详细调查,确认那两张假钞 这让郭大爷目瞪口呆,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取钱后直接去了超市,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假钞。他再次来到银行,坚持要求查看相关的监控视频,证明自己手中假钱就是从这里来的。然而,银行方面却告知他,他并没有权限查看。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郭大爷一纸诉状将银行告上了法庭,要求银行返还200元并赔偿各项损失。 这场官司的核心争议点聚焦于:郭大爷是否能提供确凿的证据,以证明那两张假钞确实是从银行的ATM机中取出的。 在一审法庭上,银行方面坚决否认郭大爷的钱是从银行取得。他们展示了郭大爷取款时的监控录像,但录像内容仅显示他取走了500元钱,无法清晰辨认每张纸币的冠字号码。此外,银行还出示了郭大爷签字确认的假币冠字 由于缺乏直接证据,一审法院判决郭大爷败诉了。 这个结果当然不能让郭大爷满意,他直接选择上诉。二审法院认为,郭大爷作为普通储户,已经提供了在银行ATM机取款的事实,完成了初步举证责任。 银行作为专业金融机构,理应承担更高的举证责任,证明其ATM机没有问题,以及提供完整的冠字号记录,以排除假钞来自银行的可能性。 然而,银行方面只提供了部分冠字号信息,无法证明涉事ATM机在此期间取出的所有钞票都是真钞,因此应承担举证不利的后果。最终,郭大爷顺利拿回了自己应得的200元钱。 郭大爷的经历并非孤例。近年来,随着自助银行业务的广泛推广,出现假钞的问题频繁出现。值得我们反思! (信源:裁判文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