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信仰引出的问题(三) 上接(二) 从当时的统治者宋徽宗来说,任何一个朝代,开

信仰引出的问题(三) 上接(二) 从当时的统治者宋徽宗来说,任何一个朝代,开国皇帝的创业之难可以想见,而守业更艰难。宋徽宗的笔墨丹青今天看来都是极品,而其执政的能力就差强人意。不过矛盾规律已经告诉了我们,历朝历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无不是矛与盾的博弈,平衡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至上法则。历史就是那么清晰,历历仿佛昨日。而宋代的人文、经济发展,可以说在中国历朝历代中,都是登峰造极的。因此,尽管有外忧内患,但其根基并未崩断。水浒一百单八将是乱世黎民,是压抑自己却又释放方能求得小义的小民。因为人本身就是矛盾的,何况人性!凡君子皆坦荡,凡小人均苟且,人世间哪朝哪代,均只见小人设计害忠良,而终无可能君子算计小人。一部《水浒传》皆当时的众生之像,感图不是今夕之事,却让我们体味百态人生。 下接(三) 看《红楼梦》,又有几人出于社会学的角度去研究。风花雪月,佳人偶句,挥洒中国人对它的极致。它的文学价值叫国人辗转反侧,百转千回。“四大家族”的宅中故事,让我们有了家国天下理想中对家的情愫和向往,花团锦簇间的勃勃人性,让我们有了对家的深刻记忆,“金陵十二钗”的或颦或笑,让内心的怜爱垂临纸外,心生清涟。刘姥姥游大观园的笑料,让我们对“家”的静谧清灵,有了幻化的冥想,不为爱恨情仇的交织,更为红楼一梦的湮灭而唏嘘。研究人性的写真,不为诗词之妙灵,亦不为雪月之凄迷,不为红楼遗梦的玄幻,亦不为通灵偈语所萦绕,它的现实不妨碍我们心中的真幽冥。卷帘东风晓月,只将心灵幽冥,坦荡皆为人是,何堪吾自心界! 中国人是最勤劳善良的民族,实际上也是世界上最聪明但又最矛盾的民族。聪明自信的背后,极端的盲目自卑却是中国人性格两重性的真实写照。理性的同时,没有自省,性格当中最柔软的部分恰恰就是我们自己的纠结,总是要给自己的一切找到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借口,而且一生都在维持不知道是不是自尊的“自尊”。 外国敬畏中国的国民众多,更敬畏中国人真正凝聚在一起的力量。近五千年的封闭,让我们接受冲击的同时,难掩我们的含蓄客观的恍惚,尤其是一直“天国上邦”的千年威仪,在被小小的东西方蛮夷之邦的劫掠中,在圆明园辉煌的悲怆倒塌瞬间被击得满目疮痍,自信崩塌。四方朝贡的几千年大中国的国民心态,在突如其来的灾难冲击下被轰然击碎。从自信到自卑,一夜之间的转换,让国人难以自拔。 其实,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无人不晓,虽然嗟叹时代的变迁,但我们一定是承古启今的一代又一代,铭记历史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一步步强大,仿佛一夜间让 国人有了成吉思汗、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那样的冲天豪气,金戈铁马、铁骑狂飙的激 越又让每个中国人心绪激荡。 这个时候,另一方面“纠结”这个词又是当代中国人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纠结实际上就是一种极端矛盾的心理状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