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0年,中央政府决定收回东交民巷,但以美英两国为首的洋人对此不屑一顾,毛主席

1950年,中央政府决定收回东交民巷,但以美英两国为首的洋人对此不屑一顾,毛主席下达命令要求一个礼拜内外军必须撤离!现在看来,不得不佩服伟人的大智慧。 1950年1月14日,北京城,寒风凛冽。一群穿着军大衣的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了曾经的“禁区”——东交民巷。这可不是简单的散步,而是新中国收回主权的宣示。在此之前,这里一直是外国势力的“自留地”,中国人?禁止入内! 东交民巷,这条名字里透着历史沧桑的街道,见证了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从元代堆满江南大米的“东江米巷”,到清末列强瓜分豆剖的使馆区,再到民国时期依然“水泼不进”的“国中之国”,东交民巷就像一块伤疤,刻在中国人的心头。 鸦片战争的炮火,烧开了中国的大门,也让列强把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这古老的东方帝国。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一把火烧了圆明园,还顺手强占了东交民巷,美其名曰“设立使馆”。 你以为这就完了?西方列强可不是来做慈善的,他们要的是特权,是凌驾于中国法律之上的“治外法权”!东交民巷,逐渐变成了一个“铁桶一般”的存在:军队、警察、邮局、银行,甚至连自来水厂都得自己建,活脱脱一个独立王国。至于中国政府?对不起,这里不归你管! 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怒火直指东交民巷的外国使馆。可惜,这场反抗最终以失败告终,《辛丑条约》的签订,让东交民巷彻底沦为了“租界”,中国人的主权在这里被践踏得体无完肤。 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如春雷般响彻神州大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不仅是政治上的宣言,更是对内对外政策的宣示。对于东交民巷这个“国中之国”,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收回!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毛主席这句掷地有声的话,表明了新中国的决心:只有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的不平等条约和外国特权,才能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1949年底,解放军进驻北京城,这支人民的军队,让盘踞在东交民巷的外国势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新中国的外交策略也逐渐清晰:坚持原则,灵活处理,既要维护国家主权,又要避免不必要的国际纠纷。 1950年,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收回东交民巷的控制权。先是从取消特殊邮政系统、撤销外国使馆武装警卫开始,再到清查房产、设立税务所,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不给外国势力任何可乘之机。 然而,西方列强并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美国,这个自诩为“世界警察”的国家,跳得最欢。他们搬出所谓的“国际惯例”,试图阻止中国收回东交民巷。 面对美国的阻挠,中国政府不为所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周恩来总理在外交场合据理力争,揭露了西方列强的霸权主义行径,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1952年,苏联率先归还了其在东交民巷的所有房产,给了其他国家一记响亮的耳光。 最终,在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的外交手腕面前,西方列强不得不低头。1950年1月14日,中国政府正式接管东交民巷,结束了这里长达近百年的屈辱历史。 东交民巷的易帜,是新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和尊严。从“国中之国”到“主权之地”,东交民巷的百年变迁,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也是中国人民追求独立自主、维护国家尊严的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