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老子滚!”重庆一名中学女班主任在家长群里怒吼,这句炸裂的脏话,瞬间引爆了家长群,也点燃了舆论的怒火。这位班主任到底经历了什么?她的情绪为何失控到如此地步?而这场“爆炸”背后的故事,也引发了人们对学校教育和师生关系的深思。 “你们所有人都给我老子滚!”屏幕上,刺目的文字像一把把尖刀,直插每个人的心脏。难以想象,说出这番话的人,是一位有着多年教龄、顶着“优秀教师”、“优秀个人”等光环的名校班主任。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咱们接着往下聊~ 10月14日,一条关于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徐老师在家长群里“爆炸”的消息,像病毒一样迅速在网络蔓延,也撕开了教育体系中那层看似平静的表面。曾经的“园丁”,为何变成了如今的“暴君”?这声嘶力竭的怒吼背后,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和无奈? 徐老师的“崩溃”,并非个例。近年来,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日益凸显,从过劳猝死到心理疾病,类似的悲剧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钟。高强度的工作、复杂的教学任务、繁琐的行政事务,压得老师们喘不过气。 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却逐渐演变成一座信息轰炸的“围城”。各种“鸡娃”焦虑、“过度关注”、甚至是指责和质疑,像一张无形的网,将老师们紧紧束缚。徐老师在“爆发”前,也曾在群里表达过自己的情绪:“我现在情绪很不稳定,没有办法处理你们的所有问题”。可惜,这句近乎哀求的呼声,却被淹没在家长们的信息洪流中。 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教育,从来都不是老师单方面的责任,而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学校管理者,是否关注过老师们的心理健康?是否提供过必要的减压渠道?家长们,是否真正理解老师的付出?是否给予过足够的信任和支持? 更深层次的症结,在于教育评价体系的畸形。唯分数论、唯升学论的“指挥棒”下,老师们被迫成为“刷题机器”的操控者,学生的个性发展被忽视,教育的本质也被扭曲。徐老师曾多次获得教学设计大赛奖项,也参与过多个教育课题研究,足以证明她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然而,在应考的巨大压力下,她还能坚守住“育人”的初心吗? 徐老师的“暴走”,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对整个教育体系的无声控诉。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定期组织心理疏导,为老师们提供一个释放压力的出口。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鼓励老师们开展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应该转变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不要把自己的焦虑强加给老师。家长群,应该回归沟通的本质,成为家校合作的平台,而不是互相指责的战场。 社会,应该给予教师更多的尊重和理解,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教育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老师、家长和社会携手同行。 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不再听到“园丁”的怒吼,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和老师们温柔的教诲。 原文刊载于大风新闻2024-10-14关于“重庆一名中学女班主任家长群里怒骂‘都给老子滚’,自称情绪失控‘要爆炸’;教委回应正介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