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想到,看似兄弟情深的徐峥和王宝强,在一部电影的合作中,竟然上演了一出“投资谈判”的大戏? 2010年,《人在囧途》横空出世,这部小成本喜剧电影意外爆红,最终斩获超过七千万票房,甚至打破了九项票房纪录。 对徐峥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成功的电影,更是他转型导演的试金石。他参与了《人在囧途》从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的几乎所有环节,对电影的掌控力远超一般演员。尝到甜头的徐峥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IP,于是便有了后来与出品方长达五年的版权之争,最终以徐峥败诉并赔偿五百万告终。 官司的失败并没有浇灭徐峥的导演梦,2012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泰囧》上映,这部电影最终以近十三亿的票房成绩,打破了当时国内的票房纪录。 《泰囧》的成功离不开王宝强和黄渤的精彩演绎。作为徐峥多年的好友,王宝强以两百万的友情价参演,而黄渤则展现了精明的商业头脑,他选择放弃片酬,转而以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到电影中。最终,《泰囧》为黄渤带来了五千万的巨额回报,而王宝强却只拿到了当初约定的两百万片酬,这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 时间来到2015年,徐峥筹备拍摄《港囧》,他希望王宝强能够继续出演,但这次王宝强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愿意零片酬出演,但要以一千万投资电影,并获得10%的票房分红。 徐峥拒绝了。 或许是出于对电影的绝对掌控欲,又或许是出于对利益的考量,徐峥最终选择了放弃王宝强,转而邀请包贝尔出演《港囧》。 尽管《港囧》最终获得了超过十六亿的票房,但口碑却远不如前作,观众普遍认为包贝尔的表演无法与王宝强相提并论。与此同时,王宝强加入了陈思诚的《唐人街探案》剧组,这部电影最终获得了超过八亿的票房,王宝强也凭借着分红协议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此后,王宝强与陈思诚继续合作了《唐探》系列的第二部和第三部,这两部电影的成功,让王宝强赚得盆满钵满,也让他在电影圈站稳了脚跟。 反观徐峥,在与王宝强分道扬镳后,虽然也推出了《囧妈》等作品,但无论是票房还是口碑都难以再现《泰囧》的辉煌。 回过头来看,徐峥和王宝强这对曾经的“黄金搭档”,最终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王宝强凭借着对机遇的把握和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成功转型为集演员、导演、制片人于一身的多栖艺人,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而徐峥则坚持着自己的导演之路,尽管失去了王宝强这位“黄金搭档”,但他依然在不断尝试和突破,寻求新的可能性。 或许,这就是娱乐圈的真实写照: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名利场的诱惑下,每个人都在努力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看到更多优秀的作品,也希望看到更多真诚的合作。毕竟,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多令人难忘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