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朝边境线上唯一的博物馆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18 14:09:14

鸭绿江畔的辽宁省丹东市见证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伟大时刻,也激荡着各族儿女“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的动人故事。

与朝鲜一江之隔的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有一座特殊的博物馆——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也是唯一一座建在中朝边境线上的博物馆。

在抗美援朝纪念日(10月25日)前夕,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跟随“道中华·边疆行”采访团,走进这座博物馆,探访这里的英雄故事。

钢铁运输线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火很快烧到鸭绿江边。

在抗美援朝时期,一共有三条“铁血运输大动脉”,凤上铁路线就是其中之一。列车从凤城到河口村上河口,再经由上河口铁路桥进入朝鲜。七十多年前,前方战士急需的棉衣、食物、药品等物资,从这里运往前线。

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占地面积2052平方米,共两层14个展厅,就坐落在河口村凤上铁路74公里隧道旁。

这座栩栩如生的蜡像,展示的正是志愿军铁道兵抢修凤上线的画面。

凤上线是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修建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最初,这条铁路线只通往宽甸灌水镇,战争初期,铁道兵团为了临时修建一条秘密的运输线,于是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将这条铁路线延长至河口村。

战争期间,凤上线在一次次轰炸与抢修间基本保持畅通,为后勤保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年间,从这里过轨的车辆占全部过江车辆的11.8%,成为支援前线的“生命线”。

作为志愿军“生命线”的运输补给线,被美军视为空袭重点。为了粉碎美机封锁,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铁道工程总队和铁路运输系列大队紧随作战部队入朝,担负抢修铁路的任务。

敌炸我修、随炸随修,白天炸,晚上修,这就是志愿军采用的最简单也最实用办法。数据显示,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国后方战场修复铁路路基640公里,修复桥梁2294座次,加宽公路8100多公里,新修公路2510公里。

在长达1000余公里的运输线上,中朝军民克服重重困难,有力保障作战部队的物资需求,为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构筑起一条铁路与公路运输相结合的“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战旗美如画

博物馆所在的河口村,是志愿军出国作战的三大渡江点之一,与朝鲜清水郡隔江相望。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河口村有两座重要的大桥,其中一座是连接凤上铁路进入朝鲜的上河口铁路桥,另一座是位于下河口的公路桥。

1951年11月,美军出动20多架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将下河口公路桥拦腰炸断,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上河口铁路桥下游约3公里处,就是下河口公路桥遗址。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经由河口公路桥前往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

当时,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从河口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1950年11月牺牲。河口公路桥成为了他在祖国大地上留下的最后一处脚印。

为了表达对烈士深深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宽甸县决定在河口村设立一所毛岸英学校,并在校内建设毛岸英纪念馆。每年前来参观和学习的群众达40万人次。

2001年,毛岸英的妻子刘松林(刘思齐)两次赴河口,选址、题词并参加奠基仪式。2003年9月,毛岸英生前战友——赵南起上将为学校题写了校名,从此河口村有了一所以英雄命名的学校。

据河口村村民回忆,过去学校门前曾有一座志愿军工兵搭建的便桥,八十年代水位上涨后这座便桥被淹没了。

毛岸英学校校长谭家华告诉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学校里每个班级都以一位英雄的名字命名,学习英雄故事也是每名学生的必修课。

今天,站在河口断桥上,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迎着猎猎江风,这里留存的抗美援朝遗迹依然令人触摸到历史的余温。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因为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断桥上空战旗飘扬,深情诉说着英雄们的不朽功勋。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