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微生尽恋人间乐丨周末读诗

新京报 2024-10-19 10:13:57

去巫山仍走水路,多云天气,碧波浩渺,鳞浪层层。午后坐在船头看水,水与舷板很近,船头击水声安宁,催人入梦。

我枕在臂弯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一片空白,倏然醒来,眼前仍碧水青山,微觉可惜,这么好的风景,怎能睡过去呢。转而自喜,就算睡觉,那也是在长江上睡的一觉。

将近巫山,天色已暮,遥望见县城,楼宇栉比,一片灯火,想起李商隐的诗:“微生尽恋人间乐,只有襄王忆梦中。”

明唐寅《琵琶行图》

《日暮》

(唐)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抵岸之际,首先看见一条长长的台阶,纵贯山城,宛如天梯,我蓦然记起小时母亲讲过的一个梦。去世的外婆终于给母亲托梦,外婆说她一切都好,叫母亲不要再哭泣,临走还说为了见一面,她得跪着爬上千层台阶。

巫山县这条台阶,叫神女大道,典出宋玉的《神女赋》。名字大气,也激发历史想象,实际却毫无美感,又陡又长,令人望而生畏,我感觉爬上去会死。神女在哪里?显然不在这里。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诗曰:“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他登临巫山,缅怀宋玉,尚可对景悲歌,从那之后,又过了一千多年,江山故宅即使还在,也无人为之洒泪,无人为之心哀。唐代太遥远,宋玉的时代更如同史前,巫山神女的故事太荒唐,今人不相信梦,只相信“现实”。

县城广场高台石栏上,街道灯柱上,到处都有刻诗,史上最美的巫山诗。例如李白的《宿巫山下》:“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李商隐的《过楚宫》:“巫峡迢迢旧楚宫,至今云雨暗丹枫。”崔涂的《巫山旅别》:“无限别魂招不得,夕阳西下水东流。”李贺的《巫山高》:“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巫山人都知道诗好,并引以为骄傲,可极少有人知道诗之所以好。

这些刻诗都没有人读,不过是文化装饰而已,周围全是物质现实。肮脏的路面,杂乱的车辆,两轮,三轮,四轮,速度再快,也驶不进神话。临街餐馆毗连,烤鱼,美蛙,火锅,肥牛,全羊,穷奢极欲,难道真的只剩下吃?想起奉节自称诗城,因杜甫、李白、刘禹锡、陆游等大诗人都曾留下诗作,其主要街道皆以诗城名:诗城一路、诗城二路、诗城西路、诗城东路,更有诗城百货、诗城汽修、诗城烧烤,等等。

杜甫漂泊西南十年,写过很多接地气的事物,写过种树种菜,写过鸬鹚和鸭子,写过病马和空囊,写过废畦和苦竹,但是从未写过美食,从未写过哪里有什么好吃的以及他吃了什么。如今美食争霸神州,餐桌上饕餮称雄,吃顿火锅就是赴汤蹈火,喝个奶茶便叫霸王别姬。这不叫解构历史,这叫轻薄无知,恨不得把多元现实压缩进一个无底洞的胃里。

在巫山县某“土家洋芋饭”吃快餐,我正和土家族老者聊天,问他对以前的三峡有什么记忆,他说石头很多,船底会擦着石头,我想那或者就是滟滪堆。这时进来一对青年男女,男的很肥,毫不客气地插话,说三峡很无聊,没啥好看的,然后宣称他昨晚吃了四十多个生蚝。

公元767年三月,蒙夔州都督柏茂琳资助,杜甫获赠瀼西果园四十余亩,蔬圃数亩,又有稻田若干顷,他在瀼西营建茅屋,生活得以安定。弟弟杜观自京师来,总算多了个亲人在身边。秋天获稻,他暂住东屯,复萌东游荆湘之意。在夔州(包括奉节和巫山)近两年,他写了几百首诗,几乎每天一首,其中好多长诗,诗不是美食,但可以当饭吃,也可以当药吃。

这首《日暮》,是他在瀼西一个寻常的傍晚。就像我在旅途的傍晚,就像《诗经•王风》中的那个傍晚,“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在东屯的小山村,天就要黑了,牛羊归栏已有些时候,村人也已各闭柴门,留下寂寥的诗人独自怅望。年来他时常愁荒,迫切地感到死亡临近,而自己仍游子天涯道路长。

风清月白,如此良夜。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此乃苏轼的无尽藏哲学,他好像在哪里都能随缘喜乐,然而北归途中却说游山玩水有何好。多少人追慕苏轼,学他的豁达乐观,闻此一语,恐怕会爽然若失。

杜甫没有这么哲学,他是个忠厚老实人,心心念念故园,“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他还听见秋露滴落草根,暗泉流响石壁,而这一切都与他无关。对着一盏孤灯,灯花报喜,他也快乐不起来,只看见明灯下自己头白。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曰:“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巫山神女的故事,到了唐代,虽遗迹泯灭,舟人过此尚且指点,尚且疑问,如今连指点也没有了,更无需怀疑,因为今人早已丧失了对神话的想象力。

巴陵一望洞庭秋

清石涛《山水图册》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杜甫于公元768年冬天,乘船抵达岳州,天色将暮,风雪交加,但见江河纵横的天地间,一片小小的山城。他把船泊在岳阳城下,夕浪翻卷,雪洒寒灯,想到时世艰危,自己滞留遐方无所作为,悲怆之余,胸中生起一股浩瀚之气,乃赋诗言志,即《泊岳阳城下》。

我也是向晚抵达岳阳。车窗外暮色无边,旷野几星灯火,湖还不可见,但已感觉天地之间,有一片辽阔的水域,那就是洞庭湖。秋风比我先到岳阳,出了高铁站,空气凉爽,夜色茫茫。

酒店在巴陵中路,尽头便是洞庭湖,近在眼前,远在天边。穿过大而无当的巴陵广场,是废墟般的游船码头,两侧退潮后的沙滩上,垃圾场似的儿童乐园,简易的钢丝蹦床,花花绿绿的套圈玩具。水上泊着几艘工业气息的游船,刺耳的扩音器反复叫嚣游客登船,船身上写着“岳阳楼—君山岛”。

至于岳阳楼,为了赢得免费入场,前夕我把《岳阳楼记》专门背诵了一遍,保证滚瓜烂熟背完前两段,可以想见到了“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时,工作人员就会连忙摆手叫我进去,这篇文章实在太长了。正值国庆假期,才早上九点,景区门口广场上已排起长龙,我一阵头晕,决定放弃。

还是去看看湖吧。坐在远离码头的近水堤岸上,长风吹拂,湖水并不大,但可以行船,湖心裸露出大片滩涂。湖面宽广,与辽阔天空相映,正如孟浩然《望洞庭湖呈张丞相》诗开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此时亦农历八月,洞庭湖气象略同,不过三四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时移世易,云、梦二泽早已淤为陆地,且也没有波撼岳阳城,“撼”字生动,可惜钢筋水泥的岳阳城太过坚硬。

我试着借杜甫的眼睛看洞庭湖。他替我登楼赋诗,比我挤在游客队伍中去看更好。“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听他娓娓道来,我不禁莞尔,正是正是。接着“吴楚东南坼”,我的地理学得不好,也不善于跨越千里想象空间,但“乾坤日夜浮”就在眼前,天地真的就像浮在水上。我喜欢这种漂浮感,所谓天下,不就是漂浮在大海上的小块陆地嘛。

再接着,杜甫又开始身世之悲:“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他真的老了,贫病交加,什么都能触发他的愁情,战争还在继续,乱糟糟的世界,平静的洞庭湖。

秋风吹水,湖水拍打堤岸,温柔安宁,我感觉宛如坐在上帝的摇篮里。背后几百米外,广场上各种声响大喊大叫,活像一群猴子在大擂大跳。我不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相反,我相信人类正在退化为猴子,穿衣服的猴子。

环湖公园护栏上也有很多刻诗,唐诗最多,一路缓步,读读这些诗,自信仍是个有灵魂的人。诗中的洞庭湖,一个比一个美: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张说《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王昌龄《巴陵送李十二》)李十二白,就是李白,当时同在舟中的,还有贾至,他赋诗三首,其一曰:“江上初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胜愁。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李白亦赋诗《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诗曰:“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

那天的湖上聚会真美,与大诗人们同在,互为知己,洞庭湖永远幸福。我呢,眼前是苍白的湖水,四顾无相识,只能尚友古人,长歌怀采薇。

作者/三书

编辑/张进

校对/赵琳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