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东莞市殡仪馆内送来了一具已经有味道的女尸,火化工人何亚胜经过火化车间,突然看到一具无名女尸的肚子似乎在微微地起伏! 陈翠菊来自贵州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里,那里的生活条件非常贫穷,连件新衣服都穿不起。 所以在18岁那年,她离开家乡,独自一人来到东莞打工,希望能改变家里的贫困状况。 然而,现实根本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 繁重劳累的工作、卫生堪忧的生活环境,再加上水土不服,她的身体变得越来越差。 突然有一天,陈翠菊直接倒在了一条河边,一直过了好几天才被人发现。 此时的她极度虚弱,没有一丝一毫的意识,看上去就像是去世一样,再加上身上没有任何的证件,她便被送往了殡仪馆。 可就在马上火化的时候,工作人员发现到“女尸”的脚步开始颤动,这把他吓得不轻。 赶忙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没错,“她还活着!” 何亚胜立即上报,陈翠菊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经过医生诊断后,她严重的营养不良,还有各种各样的状况,情况非常不乐观。 为了救活陈翠菊,医院不仅组织了最好的医生团队,还专门从劳务市场请人照顾她的饮食起居。 80个日夜,医院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倾尽全力,终于将陈翠菊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可劫后余生的高兴劲儿没过多久,就被现实的难题给冲淡了。 文化水平不高的她,除了外出打工,似乎找不到其他出路。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浙江金华的信,为陈翠菊打开了命运的另一扇窗。 写信的人叫陈仲濂,是一名专门教美术的中学老师,他被陈翠菊的事迹感兴趣,因此邀请她来学习美术。 1996年夏天,陈翠菊前往了金华,可因为文化水平有限,她学起来非常吃力。 而陈仲濂也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有人说他傻,有人说他图名利。 面对质疑,陈仲濂没有退缩,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只是想帮助一个可怜的女孩。 他不仅为陈翠菊姐弟俩提供免费的食宿,还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教导,鼓励她克服困难,勇敢追梦。 她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对命运的思考,都融入到了一幅幅作品中,最终成为了完美的艺术品,还获得了很多的荣誉。 从一个险些被送进火葬场的打工妹,到小有名气的女画家,陈翠菊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而这一切,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那些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的陌生人。 2006年,陈翠菊带着自己画的画回到了东莞。 她要感谢那些当年救过她命的恩人,感谢这座城市给予她的温暖和希望。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生活在阴沟里,也要记得仰望星空。 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你肯努力,命运的齿轮,终将转向你想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