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何丽娜通讯员王栊羚
近日,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来了一对同村小姐妹,两人年纪在65岁上下,都是在村里体检筛查时发现骨质疏松。从外形上看,第一位阿姨身材偏瘦、皮肤白皙,而另一位则身材结实、皮肤黝黑。
在DXA骨密度检测前,接诊医生心里已有了初步判断:第一位阿姨的情况更为严重——而之后出炉的骨密度报告也证实了医生的猜想:前一位骨密度T值-2.9,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后一位骨密度T值-1.0,处于正常和骨量减少的边缘。
看到这,很多人非常好奇:为何仅凭外形,就能大致判断骨质疏松的情况?为什么瘦人,尤其身材较好的中年女性,被骨质疏松症盯上的可能性会明显大于正常体型者?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与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共同发布2024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为“管体重、强骨骼”,并倡议社会各界在疾病日之际共同传播科学管理体重、强健骨骼的理念,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脆性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极易被忽视的,是体重。
相关学者研究显示,体重因素是影响人体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体重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成反比关系,简言之,体重相对重的人,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可能性小;若体重过轻或是体型纤细者,骨质疏松症和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
为啥瘦人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有研究认为,体重过低时,由脂肪组织转换而来的雌酮量减少,而体内脂肪的减少则意味着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破骨细胞的数量增加,凋亡减少,导致其骨吸收功能增强,进而使骨强度下降。
相比正常体型者,瘦人通常饮食摄入较少,尤其是肉类等动物蛋白和含钙量较高的奶制品摄入量明显不足,造成骨骼代谢所需的“原材料”,如钙、磷、微量元素、蛋白质等严重不足,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此外,适当的力学刺激和负重有利于维持骨强度,人体骨骼的受力状态直接影响骨的密度和强度,通俗点理解,就是用进废退,肌少症或日常体力活动较少者,骨骼负荷减少,使骨吸收增加,骨强度自然下降。
如果科学判断自己到底是胖是瘦?可通过计算体重指数(BMI)自测。
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医生介绍,低体重指数人群是患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且体重指数越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就越大。
BMI的具体计算方法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一般情况下,BMI在18.5-23.9kg/m2为标准体重,小于18.5kg/m2为体重过轻,在24-28.0kg/m2为超重,超过28kg/m2为肥胖。若体重指数(BMI)低于19kg/m2,应积极通过增加能量摄入、加强运动等方式进行调整。
除了将体重控制在正常区间外,大伙在日常生活中又该怎样预防骨质疏松?
合理饮食、正确补钙很重要,正常成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1200毫克,而骨质疏松人群每日的钙摄入推荐量则为1000~1200毫克,可将牛奶、豆浆、虾皮、深绿色蔬菜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作为首选。饮食不足时,可考虑钙补充剂,期间最好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和碳酸饮料。
而在补钙同时,还要重视补充维生素D和补充维生素K。
维生素D能够促进肠道和肾脏对钙的吸收,而且能够促进钙质沉积到骨头上,其主要是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合成的,因此建议大家可多晒太阳,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每周两次。
维生素K2是骨钙素合成的一个辅因子,主要存在于绿叶蔬菜里,可使骨骼更强健。
会吃也得会练。运动可提升机体敏捷性、力量及平衡等,降低跌倒风险,中老年人可选择行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舞蹈等合适自身的锻炼方式,但要注意,应循序渐进,过分加练并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