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中学食堂臭肉事件#“整盆肉都是臭的”,云南昆明官渡区长丰学校食堂近日被指提供变质肉给学生食用。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来看看媒体锐评:
[话筒]红星新闻:#肉已经臭了学校应对怎能更臭#?学校的应对,都不该比食堂的肉还“臭”。
[话筒]人民网热评:#一盆臭肉,为何能“熏”倒多名官员?#一盆臭肉,不仅“熏”得家长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也“熏”倒了校长和多名官员,发人深思。
[话筒]北京晚报:#要让给孩子吃臭肉的幕后黑手付出代价# 家长都闻出肉臭了,食堂工作人员不可能闻不到,明明已经臭了还给学生吃,学校食品安全不可一罚了之。能把臭肉端上孩子餐桌,又怎么指望这样的管理者在食材、卫生等方面较真?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学校食堂的食品到底有没有问题,绝不能再靠家长闻出来,更不能靠孩子吃出来。只有加大对此类案例的处罚力度,让每一个幕后黑手付出足够的成本和代价,才能让从业者不敢违法、不会违法,堵住臭肉和异物通向学生餐桌的通道。法律的板子,应该让学校餐饮行业的所有参与者明白:学校食堂是教育事业的一部分,承载的是一种远超生意的责任,食品安全半点怠慢不得,莫让利益和黑心熏臭孩子的餐桌。
[话筒]南方都市报:#臭肉查清楚臭脸也要说明白#肉臭了,脸不要臭,心更不能黑。臭肉问题查清楚,臭脸原因说明白,这是公众在一场舆论风潮中所应得的答案。缺失的冷链与不合时宜的冷脸,不能只是择其一说说,也必须要有确定无疑的后续。一块臭肉映照出的是一所学校的办学资质、办学能力,以及公众对涉事学校多个责任人枉为人师的忧虑。
[话筒]北京日报: #臭肉不能靠家长闻出更不能靠孩子吃出# 每一个把臭肉推向学生餐桌的幕后黑手,恐怕并非眼睛不亮、鼻子不灵,而是心被熏黑了。令家长愤怒的还有,在校方组织的家长见面会结束时,学校董事长竟然无视最后一个提问,插兜离席。这作风、这做派,丝毫不见愧疚之心,反而是毫不在乎的嚣张与冷漠。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