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永加
今年7月,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北京城市中轴线申遗成功。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创立伊始,都城长安也规划建设了一条鲜为人知的城市中轴线,可以看出其蕴含的传统文化理念。
我国城市最早出现于夏商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城市中轴线的概念,据《管子·乘马第五》载:“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由此推测当时已有城郭中规矩、道路中准绳的城市规划;战国时期成书的《考工记》对周王城营建制度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这是说,都城每面开三门,东西、南北各九条街,王宫修建在中央大道上,左侧是宗庙,右侧是社稷,王宫前面是朝会诸臣的殿宇,后侧是商业集贸市场,体现了以宫室为主体的中轴线布局。
汉长安城位于渭水南岸,龙首山之北,部分宫殿修建在龙首山上,有居高临下之意,始建于西汉初年,面积36平方公里,共有12个城门。城内分为东西两个大市和若干宫殿区。汉长安城的布局充分体现了《考工记》中关于古代都城建制的特点,其皇宫是未央宫,位于城南,此外在东、北、东北还分别建有后妃居住的长乐宫、桂宫、北宫和明光宫。北部则是都城的主要市场——东市和西市。宗庙与社稷分别位于未央宫东南和西南,这个布局,反映了都城“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特点。而未央宫总体上以前殿居中布置,符合传统的“天子中而处”“王者必居天下之中”观念。未央宫轴线南北贯穿宫城,通过前殿东侧,轴线基本“择中”而设。
未央宫轴线向南延伸至西安门,继而穿过汉长安城南郊礼制建筑群,形成左祖右社布局。轴线向北出北宫门与横门大街重合,至横门大街北部,东市、西市分列左右,再北至横门,横门临渭桥,北望咸阳原上的高祖长陵陵寝。这条轴线就是汉长安城的中轴线,对后代都城、宫城轴线设置原则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在汉高祖时,已经对汉长安城布局进行了规划:东西二宫建成后,沿二宫中间道路继续向北扩展至渭水,方便都城供水。这个布局,一方面符合“前朝后市”的传统理念,再就是二宫以北多为秦宫旧地,建城基础好。这个布局基本决定了汉长安城的城市面貌,而两宫之间的道路即后来惠帝时的安门大街不仅统率两宫,将二宫分为东西,更是汉长安城北扩的轴心。
长乐宫是汉长安城的第一座宫殿群,也是汉初的政治中心,其位置对汉长安城的布局具有重大影响。《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七年)二月,高祖自平城过赵、雒阳,至长安。长乐宫成,丞相已下徙治长安。”未央宫建成后,“(刘邦)自栎阳徙都长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从此,长乐宫与未央宫成为汉长安城的主体建筑。
到了汉惠帝时,他决定扩建都城,强化城内北侧建筑格局,巩固安门大街的中轴线地位。惠帝所筑城墙与高祖时沿二宫中间大街北向扩建方向是一致的,城墙建成后,二宫中间大街便成为安门大街,从安门向北延伸至宣平门大街,长约5500米,宽约45米,长安城基本建筑都是在其两侧展开的。城内大街将汉长安城分为若干区块,这些区块分列安门大街两侧,安门大街的中轴线作用不断明晰。
安门大街作为汉长安城的中轴线作用巨大,也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内涵。长安城市布局就是沿安门大街呈现尊卑有序的序列。安门大街在位置上居中,从南墙中门向北延伸,基本平分全城,其在位置上居于最尊贵的中部,代表中央和权威。
沿安门大街自南向北呈现帝后住所、后妃和宫女住所、市场及百姓住所这一地位逐级下降的建筑序列。长乐、未央二宫分列安门大街两侧。长乐宫初为高祖布政之宫,后为太后所居,地位几可比肩未央宫。未央宫为惠帝至平帝时的布政之宫,是长安城最尊崇的建筑。二宫向北,桂宫、北宫立于安门大街之西,明光宫在街东,此三宫均为后妃、宫女所居,地位次于长乐、未央二宫。继续沿安门大街向北,东西二市在西,闾里集中区在东。北侧主要为市民生活和活动的区域,其地位继续降低。九市大致以安门大街为中轴线,东市、西市为最大的两个市场,与其余七市均匀展布于城北。
再就是,以安门大街为中轴线的都城布局符合西汉尚右原则。按照南为正位的原则,安门内大街以西为右,以东为左。以安门大街为界,其右侧自南向北依次为未央宫、桂宫、北阙甲第、北宫、东西二市,左侧自南向北依次为长乐宫、明光宫、闾里。左右对比,右尊左卑。通过对比,汉长安城以安门大街为轴线,右尊左卑、南尊北卑的布局理念显而易见。在尚南尊右理念下,汉长安城以安门大街为统率南向而建,东西大致相称,自南向北建筑等级逐渐降低的布局格外鲜明。
此后,我国城市中轴线,经过东汉三国、隋唐宋元,至明清达到鼎盛,目前北京的中轴线就是在明清遗存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已经成为当代北京城的重要城市地标和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