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展示用“熊猫纸”创作的画作。
起良村造纸制作技艺
起良村造纸制作技艺起源于东汉末年,传承于蔡伦造纸技艺。起良汉麻纸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要经过三十六道工序。起良汉麻纸色白、薄亮、吸墨不褪色,是上乘的书法绘画纸张,可保存千年依然完好如初,有“纸寿千年”“惜纸如金”“笔下问纸”之说,是制作古线装书的最佳用料。
2011年,起良村造纸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李妮整理)
秦岭脚下,秋意正浓。周至县起良村,1000多人的小村落里,延续千年的造纸制作技艺在这里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至今,村中一些农户家中依然留有曾用过的纸汉石。这些纸汉石历经岁月雕琢,将人们带回到那个家家户户青烟袅袅、捣浆造纸的旧日时光。10月17日,记者走进起良村,探寻当地敬字惜“纸”,让造纸制作技艺流传千年的故事。
■一段尘封的历史
在西安市周至县与鄠邑区的交界处,秦岭北麓的耿峪河与白马河之间,有一座专事造纸的小村落——起良村。
起良村造纸制作技艺历史悠久,起源于东汉末年。
据《陕西通志》记载,最早时起良村叫作利泽里刘地。由于村里人都从事造纸,无人照看田地,时任大理寺评事的刘垂芳联合太傅卿赵于魁,上奏万历皇帝,请求赊去该村的田税粮赋,以鼓励起良人专心从事造纸,扩大生产。皇帝恩准,因此,起良村一度被称为“没粮村”。后因“没粮村”名字不吉利,人们逐渐将村子称为“弃粮村”。明末清初至今,村名变为“起良村”。
起良村最早的村址在白马河东岸。有一年,白马河水冲倒了人们为纪念蔡伦而修建的庙和祭台,起良人便将村址迁至现在的周至九峰镇。
村里老人还记得,以前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纸坊,所造纸被称为“蔡侯纸”,又叫“蔡侯笺”。起良人过年时除供奉祖先外,还要供奉蔡伦祖师,几乎每家都张贴有蔡伦画像。
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工作人员将制作好的纸张摆放整齐。
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两天,起良村都异常热闹。村里要举办祭祀蔡伦的大型民间文艺活动。除唱大戏外,人们将蔡伦的巨幅画像挂在临时搭建的棚中,拈香跪拜,全村男女老少敲锣打鼓,表演“跑竹马”“牛斗虎”“耍大头娃”“拴火球”“敲锣鼓”等,祈求大吉大利。
■一项传承的技艺
如今,人们可以在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看到汉麻纸的制作过程。博物馆占地10余亩,仿古的关中建筑,中式花园庭院内青砖铺地,汉白玉的蔡伦雕像正立其中。
“起良村造纸工艺相当复杂,一般要经过采料、蒸料、制皮、晒皮、切番、舂捣、打浆、搅浆、抄纸、压纸、晒纸、揭纸等工序。造纸基本都要靠人力完成,道道工序要求严格,不能有半点马虎,否则将前功尽弃。”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馆长刘晓东介绍。
10多年前,刘晓东从小学校长岗位退休后,不顾身边人的质疑和反对,一心投入还原古法造纸中。
“我挨家挨户拜访了村里老人,请他们出山帮我一起完成这件事。但村里老人都说,这事儿苦得很,你做不成。”刘晓东说,“我这人比较犟,认准了就非干不可。”
“我时常在梦里听到纸坊里此起彼落的打浆声、白马河的涛声、捞纸时竹帘的搅水声。”刘晓东说,“作为生于此长于此的起良村人,我从小目睹了邻里造纸的盛况。我想办起良蔡伦纸坊,把祖先的宝贝传承下去。”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第一个镜头——长篇画卷徐徐展开,古法造纸技艺呈现在世人面前。“我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画面时,自豪感油然而生。”刘晓东说,“这更加坚定了我想要让更多人了解造纸技艺的决心。”
2009年启动恢复古法造纸术,2010年用古法造纸术造出第一张纸,2016年建起了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刘晓东脚踏实地、默默坚持。
起良村的麻纸制作原料考究,用的是秦岭山中的楮树树皮。楮树落叶以后,纤维长成。水池注水,放入楮树树皮,浸泡3天,树皮充分吸收水分,开始了蜕变之旅。3天后,泡软的树皮转入石灰池,再两天后,捞出树皮,拧干入锅,大火持续烧制。随后,还需要踏对、切番、舂捣、打浆多项工序。
一张纸从原料到成品,历时一个月,经千锤百炼方才成形,整个过程采用最原始的工艺。
■一笔宝贵的财富
千年蔡侯纸见证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刘晓东在传承传统造纸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2016年,刘晓东以秦岭大熊猫的粪便为主料,以楮树树皮和猕猴桃藤蔓浆为辅料,制作出“国宝”和“古法”融合的“熊猫纸”。
“笔接触到这张纸的时候,点画起止顺滑得仿佛是在布上书写。”书法爱好者胡官印说。
后来,刘晓东又选用端午节前后的艾叶先进行分拣、浸泡,再经过蒸煮、打浆后与楮树皮浆融合,运用制作汉麻纸的古法造纸工艺,制成了艾纸。人们可以用艾纸进行书写和绘画。
据说,起良造纸最兴盛时,全村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从事这一行业。由于常年造纸,起良村很多老人脖子上都有采料、卖纸等肩扛担挑活动留下的印记。造纸艰苦的过程造就了起良人吃苦耐劳的性格。
刘晓东(左)进行切番作业。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从树皮到纸张,一张纸的诞生需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烈日侵蚀、烈火灼烧、冷水洗练、细细打磨……一张纸得以诞生,造纸的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磨砺。
“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造纸会让人变得冷静、吃苦耐劳、坚韧不拔。”刘晓东说。
据村里老人回忆,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数村民从事着造纸这项千百年来祖辈从事的营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工业造纸厂出现并迅速占领市场,人力终究败给机器。2010年,起良村几乎无人造纸,这项技艺也仿佛被岁月尘封。
“随着现代工业、数字技术的冲击,传统工艺日渐被人们淡忘,失去往日的荣耀和光华。我们起良蔡侯纸坊承袭蔡伦古法造纸,原原本本地再现蕴含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汉麻纸手工制作全过程。这是对古代文明的尊重,也是对文化遗产的守护与传承。”刘晓东说。
如今,在创意理念引领下,借助现代科技,西安市起良蔡侯纸博物馆也在大胆尝试开发文创作品。
在中国汉麻纸制作技艺传习所,人们可以体验造纸的过程。不少中小学生前来参加研学活动。周至六中教师何海周说:“通过对古法造纸的参观学习,我和学生对造纸术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了解、喜爱造纸技艺,这项文化遗产将更好传承下去。”刘晓东说。(记者李妮)
记者手记丨传承古法造纸守护文化遗产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项伟大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书写的历史,在知识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造纸技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历史性和技术性,还在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每一张手工纸都是匠人心血的结晶。匠人精心制作的纸张,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融合,展现了独特的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传统造纸技艺面临严峻挑战。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虽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难以复制手工造纸所蕴含的文化韵味。传承造纸技艺,是为了保留一项古老的技术,更是为了守护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传承造纸技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在加强教育普及与文化传播方面,社会各界应鼓励通过研学活动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造纸的全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建立相关教育基地,在造纸技艺的发源地或代表性地区建立传统造纸技艺教育基地,为公众提供学习和体验的平台;举办与造纸技艺相关的展览、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传承人讲述造纸技艺的历史、现状和文化内涵,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兴趣。
在保护与传承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完善对传统造纸技艺传承人的认定和扶持工作,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困难,确保技艺代代相传。同时,对传统造纸技艺进行系统性的记录和整理,建立技艺档案,为后续的研究和传承提供宝贵资料。此外,鼓励传承人进行技艺创新,开发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提高传统造纸技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在促进传统技艺产业化与市场化方面,相关部门应支持传统造纸技艺的产业化发展,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拓展传统造纸产品的销售市场,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使用传统造纸产品。此外,可以推动传统造纸技艺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国际展览和比赛,展示中国造纸技艺的独特魅力,提高国际影响力。
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让传统造纸技艺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例如,运用VR、AR等数字化技术,创建传统造纸技艺的数字化展示平台,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造纸技艺的魅力。开发在线互动体验项目,如在线模拟造纸过程、虚拟参观造纸工坊等,为公众提供便捷、有趣的体验方式。
传承造纸技艺、守护文化遗产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任务。传承文化遗产,必须要守正创新。这样,才能让文化遗产得以代代传承。(李妮)